讀《永生者》:你會想知道自己的死期嗎?
如果你可以知道自己的死期,人生會不會活得更有意義?還是說,恰好相反,正因為你已經遇見了自己的死亡,所以對你來說,每一天都充滿重量?
如果你可以知道自己的死期,人生會不會活得更有意義?還是說,恰好相反,正因為你已經遇見了自己的死亡,所以對你來說,每一天都充滿重量?
你是不是有這個經驗?在圖書館反而因為太安靜而無法專心、在都是同學或親人的家裡也容易分心,可是在咖啡廳或麥當勞,別人在談著一些無關的事情的時候,這種「不相關的吵雜」反而能夠增進讀書的效率。
你是這樣的人嗎? 「明明日子過得好好的,為什麼內心卻總是感到空虛。」 別人都說你是多愁善感、想很多的人,也有人(比較委婉地)說你心思細膩、善解人意,但你多麼不想… Read More »讀《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用你的方式,和空虛共處
今天在《夢知道答案》這本書的31頁看到了這一個練習,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可怕的練習,不過結局倒是讓我意想不到。如果想做這個練習的人,可以先做完練習再看下面的文字,… Read More »房間裡的鏡子:接觸自己內在恐懼的練習
「我們受過傷、被拋棄、一次又一次地失望,卻還是能夠繼續走下去,是因為我們堅信,生命是可以修復的⋯⋯在落淚的時刻,身體裡出現了空缺,時間進來,為我們慢慢修復。」張曼娟老師說。
你做過考試、落榜、或寫不完考卷的夢嗎? 可能是回到學生時代,考聯考、基測、學測統測等等的考試。奇怪的是,這些考試你明明都考過了,為什麼還會夢到呢? 大陸著名心理… Read More »你做過考試的夢嗎?
其實這本書裡面寫的,都是你我很熟悉的事。但生命當中最恐怖的事情就是「熟悉」。 被文化捆綁的女性 因為熟悉,所以你會覺得習以為常;因為熟悉,所以你會覺得沒有問題;… Read More »讀《他們都說妳應該》:你是習慣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這本書我想要特別推薦給,覺得「自己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好了」的人。 介紹憂鬱症的書很多,憂鬱症患者的自白書也很多,但憂鬱症患者利用心理學來協助自己輾過好難好難的人生… Read More »讀《別再叫我加油,好嗎?》縱使永遠都不會好,你也已經夠好了。
怎樣才算情緒殭屍?根據胡展誥心理師的定義,「情緒殭屍」就是過度隔絕情緒的人,有三個典型特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