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隱形創傷」嗎?《樂樂不見了》觀展心得
很多人可能都聽過「創傷知情」,我自己在考卷、演講當中也都不知道寫過提過多少次了,所以今天來展覽的時候一開始有一種:「Say something I didn’t know!」的感覺。
很多人可能都聽過「創傷知情」,我自己在考卷、演講當中也都不知道寫過提過多少次了,所以今天來展覽的時候一開始有一種:「Say something I didn’t know!」的感覺。
有時候會在閱讀中失去專注力,讓思緒飄到其他事情上。在寫作時,她也發現自己很難將想法整理出來,因為她的思緒經常跳躍。同學也不喜歡她,她常常遺忘老師交代的事情,或者在對話中遺漏重要的信息,所以他表面上說說笑笑,實際上是常常感到孤獨和被排斥。你遇過像這樣的孩子嗎?
事情是這樣的,猶記歲末的時候很忙,覺得自己是滾輪上面的倉鼠,一直在做好多事情,可是卻一直在原地踏步。論文進度不如預期,所以我就跟治療師談到這件事。
每天耍廢可以存一百萬還可以去北極,到底怎麼辦到的?前陣子我訪問的世界上最快樂的心理師雅涵!
你曾經也有過這種迷惘嗎?覺得自己不值得活下去、覺得自己一直在重複同樣的輪迴、感覺自己很爛,爛命一條爛命一條、好像這個世界有沒有你都沒有差、疑惑自己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努力
當你內心有某個衝動,但是你試圖去壓抑(repression)它時候,就會出現焦慮、恐懼的感覺。你一方面很害怕那些那個黑暗的部分被看到,可是另外一方面,維持現狀又… Read More »心理防衛機轉:抗拒是改變的契機
早上聽兩場量化研究,在彰師大聽量化的機會真的是不多,有三個(以偏概全)的主要心得:量化研究的結果,許多在實務工作上面,較有經驗的心理師的腦袋也都已經知道了,只是用數字來證明而已。
我花了好久才走到這一步。
這幾個月下來的沙盤,出現各種產道、子宮、容器的意象,治療師只差沒有問我:「如果你耳鳴想要有一些改變,要不要嘗試看看回到母親的懷抱?」
先說我沒有看憲哥「憂鬱症是因為不知足」的原片,但我看了他後來解釋的影片,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