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心理圖書館 » 讀《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一本緩解你人際與成就焦慮的書

讀《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一本緩解你人際與成就焦慮的書

這本書我特別推薦給下面五種人:

  • 很在意人怎麼說自己的人

  • 選擇困難症患者

  • 自己「比不上同輩」的人

  • 厭惡自己的人

  • 對世界感到悲觀的人

一般來說我很少推薦心理學以外的書籍,但達達令的文字,真的是每次都讓我驚艷。她不像一般的雞湯作家一樣,用一些華麗的詞彙堆疊不切實際的句子安撫你,而是用最真誠的個人經驗,談她一路走來的各種酸辛轉折。有趣的是,作者並沒有因為這段時間,變得比較厲害、或者是拿她豐富的人生經歷來閃瞎大家,相反地,書裡面只是提出一些觀點,告訴你: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了,既然無法轉動世界,那不如就轉換自己的觀點吧。

有趣的是,書裡面的「轉念」都稱不上積極,所以特別適合「不太自己」的人閱讀——你不需要變得,也可以有相對自在的生活。比方說(下是我書中比較長的段落的摘要):

重點摘要

  • 「把自己過好,就不用和別人解釋一大包」

  • 「時候我們得接受工作就只是工作,別因為屈就,改變了你全部的生活。」

  • 「要做到『不在意別人怎麼』說,是很難的。有時候身邊的人一句話,就會把你好不容易建立已久的自信心給推翻掉。如果被推倒是無法避免的(我沒有想到奇怪的東西),那麼就鍛煉自己加快東山再起的能力吧。」

  • 「有時候青春期只是來的晚一點,當你在該叛逆的時候被逼迫當個乖小孩,那麼在你後青春期冒出來的內在矛盾,其實是在彌補你過去沒有被滿足的叛逆。」

  • 「朋友是會隨著時間轉變的,運氣好,彼此轉變的方向雷同還可以繼續當朋友;運氣不好,也不用強求,畢竟他曾經在你的生活當中扮演一個很重要的人,這樣就足夠了。」

  • 放慢,優雅就會來

這樣一種「半消極」的書有趣的地方在於,你不會覺得作者是成功人士、離你很遙遠,也不會覺得那是因為是她所以才做得到這些鍛煉,你會發現作者跟你一樣是個普通人,因為普通,所以也會焦慮;可是也因為這些焦慮,讓彼此的人生都長出一些不同的經歷。

看完這本書之後你會發現,人生當中幾乎所有的焦慮,都是來自於和別人比較:你做出社會所不允許的事情、你自己會跟不上同年紀的人、你擔憂自己如果沒有達到某些標準,會被一些人遺棄或討厭、看著自己的年齡,覺得自己相對於同齡的其他人,一事無成⋯⋯這裡的每一個焦慮,都是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 )的結果。

有時候,你不想和大家都一樣,你內心的小叛逆會跑出來;有些時候,你又很擔心這個不一樣會讓你孤立無援,所以選擇和大家站在同一陣線、講類似的話——於是,你慢慢變成別人的形狀,可是內心深處又,那個藏在面具背後、最原本最的自己,能夠被其他人所接納。所以你會變很矛盾,不甘世俗又不敢孤獨,不想特立獨行,又不願同流合污。到最後,你把原本就很難的人生,過得更難了。

那該怎麼辦呢?就像書名所說的一樣「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當你放棄去追求「最好的生活」,這樣的一種釋懷反而讓你過得更從容。沒辦法愛自己也沒關係,隨緣吧,反正很多人也無法愛自己;很在意別人的看法也沒關係,就一邊在意一邊把自己過好就好吧(這樣想有沒有一種輕鬆的感覺);如果生活還是顯得焦慮而傖惶,就從慢慢喝水、慢慢走路、慢慢說話開始吧;倘若這一生注定要焦慮地過,不如從放慢的速度裡,找到自己的優雅和從容。

買這本書

達達令(2020)《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台灣,台北:時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