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心理學:為什麼需要接納自己生氣這件事?
我覺得光是「我們不太容易連結自己的生氣」就值得討論。我們的文化中,生氣和哭泣都是不太容易被接納的情緒。有些憤怒哀傷,會藏在心裡面的深處。只是,久了之後,就變成內傷。
我覺得光是「我們不太容易連結自己的生氣」就值得討論。我們的文化中,生氣和哭泣都是不太容易被接納的情緒。有些憤怒哀傷,會藏在心裡面的深處。只是,久了之後,就變成內傷。
以前我聽到這個故事覺得很有道理,但後來才發現這故事有一個bug——這個爸爸有沒有想過,是什麼讓他的小孩重複的、經常地如此憤怒?如果是我生氣,我爸非但不理解我還叫我去釘釘子,我一定會氣到把釘子釘到手指。
我們從交往到結婚,總共在一起7年,他覺得我自己一個人付房租太辛苦,提議住在一起。 在他的想法裡,兩個人在一起就應該是過著「只有」兩人世界的日子,所以不管我去到哪裡他都想跟著
如果你想要改變,需要把「生氣的力量」拿回來,「練習生氣」也是感受自己情緒、釐清自己想法的開端,讓你的善良帶著力量。
「榮格的人格類型」一直是我心中永遠的痛,每一次讀的時候都覺得頭昏眼花,而且還不知道自己唸的對或不對,書上的解釋都很抽象,越看頭越糊。 (圖片取自林仁廷心理師《【… Read More »【影片筆記】親密關係溝通學(上)榮格論人格類型:內傾、外傾、思考、情感、實感、直覺,你的情人是哪一種?
你最近的生活有以下的狀況嗎? 每天覺得很空虛 醒來以後覺得一天還好長,做什麼都沒有動力 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或者是自己只是某一個人的替代品 別人問你怎麼了,你都… Read More »讀《空橋上的少年》:當生命陷入徬徨,流浪是一種解方
我花了好久才走到這一步。
這幾個月下來的沙盤,出現各種產道、子宮、容器的意象,治療師只差沒有問我:「如果你耳鳴想要有一些改變,要不要嘗試看看回到母親的懷抱?」
我看完了《小飛俠》這篇文章,有一種五味雜陳的感覺。下面這個段落讓我覺得驚心又觸動: 「可以幫我翻一下他的口袋嗎?」 於是我們往前走到屍體前,破碎的腦袋,從面容看… Read More »讀《比句點更悲傷》:當全世界都不懂你的時候,不要連你自己也背叛了自己
你早就知道,你只是他填補時間的解藥,卻不是他永遠的依靠;你早就清楚,你總是為他留下很多時間,去迎合他那個剛好有空的時間;把自己愛到塵埃裡面,以為在裡面你可以獲得像張愛玲那樣美麗的愛情,卻在等待好多年之後,才發現自己其實是鄭愁予《情婦》裡的金線菊,總是在等待,他卻總是在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