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海苔熊手寫 » 憤怒心理學:為什麼需要接納自己生氣這件事?

憤怒心理學:為什麼需要接納自己生氣這件事?

小地瓜分享了一篇文章給我,我超級喜歡,也推薦給下面這兩種人

  • 「經常讓別人」的人
  • 「經常生氣,但是卻感覺到罪惡感」的人

除了文中性別角色值得討論之外,我覺得光是「我們不太容易連結自己的生氣」這件事情本身,也很值得討論。這樣我們的文化當中,生氣和哭泣都是不太容易被接納的

  • 如果你常常生氣,別人就會很害怕,認為你脾氣不好;
  • 如果你常常掉眼淚,別人就會覺得你是一個、脆弱的

所以有些哀傷,會藏在心裡面的深處。只是,久了之後,就變成內傷。

面對憤怒非易事

我覺得要面對生氣,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如果你過往原生家庭當中,其中有一個人,經常會暴怒,那麼你很容易就會躲避這個情緒,因為你不想要想那個用語言暴力來對待你的人一樣。

你想要成為一個快樂自在,而且不會被情緒給抓走的人。換句話說,憤怒就是你的

過幾天是我爸的忌日,儘管他走了一段時間,每次提起他,內心還是百感交集。他是一個情緒很豐沛的人,難過的時候眼眶會紅,憤怒的時候整個樓梯間都會聽到他的嘶吼,但同樣的,他也會直接用行動表達愛,例如擁抱、親吻臉頰等等。

在我的心中有一塊,非常抗拒這件事情。不論是情感表達,或者是和人連結,我都覺得好可怕!我好害怕如果有一天我跟一個人太靠近了,會不會有一天他就會傷害我了?

因為種種的害怕,所以我總是和身邊的人保持一點點距離,也總是和情緒保持距離。這個距離看起來很安全,可是卻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孤島,尤其是當生氣降臨的時候:

  • 身邊有人生氣的時候,我就急著道歉,就算我還沒有搞清楚自己做錯什麼。
  • 自己生氣的時候,就趕快分心去做別的事,就算我沒有好好搞懂自己的生氣。

反正我就是不想要變成「跟我爸一樣」的人,所以遇到生氣、遇到的情境,能閃一秒是一秒。

但今天團督的時候,心理師叮噹貓跟大家說:「有些時候家裡面發生的衝突,在這個家庭裡面的孩子表面上說『我那時候就躲起來,根本沒有在聽爸媽在吵什麼』,只是一種心理防衛 ,實際上,他們每一句每一字都聽得很清楚。」 aka 洪培芸的心理觀察

這也意味著,這些「閃躲」並不能夠真的把情緒隔離在外面,我們的身體還是很敏感,我們還是會誒那這些家人的情緒,然後儲藏在內心的某一個部分,就像你腹部的脂肪,就算你不去看它,它還是會在那裡。

「那麼,心裏有憤怒的時候,該怎麼辦呢?」我問叮噹貓。

「先停下來,然後去感覺在那個憤怒的背後它想要的是什麼?每一種情緒背後都有一個需求。」天啊,這個我早就知道了,但我竟然還需要問,就代表我內心對於憤怒這件事情是多麼的抗拒(大家可以上網搜尋 冰山 )。

抗拒生氣會怎麼樣?

沒有辦法好好生氣的人,經常也無法真實的去接納身邊的人生氣。可能會用討好、推托、閃躲、解釋、搞笑的方式來跑走,但實際上,那個憤怒還是在那裡,彼此的之間還是存在課題。

「如果你時常惹一個人生氣,那麼或許在你們之間的相處裡面有一些一直沒有被處理的課題;或者是,在你們的相處裡,反映了兩個人彼此過往經驗的一些課題。」其中一個夥伴說。講得這麼複雜,其實我覺得就是 #性認同 ——在當前的關係裡,把過往的新仇舊恨,一起丟到這份關係當中爆炸。

你可能會覺得很無辜、很無奈,但是爆炸的起點往往也是包紮的重點。如果彼此的需求,能夠在這一秒鐘被好好看見,那麼那些過去所受過的傷,也會含笑九泉。

那我能怎麼做?

講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提供SOP給大家帶回家參考:

  1. 當你生氣的時候,先不要急著壓抑。停在這個情緒裡面感覺一下,自己內心發生了什麼。
  2. 當對方生氣的時候,先不要急著否認、道歉、解釋,先稍微停下來,放慢速度感覺一下,自己此時此刻的感覺;然後同時也感覺一下,對方被冒犯的時候內心的感覺是什麼。
  3. 如果這個爆炸的情緒真的大的無法處理,先讓自己在一個安穩的地方,先處理好自己的心情,找時間再來面對。有時候先逃跑,反而是戰略上面很重要的技巧。

最後,我覺得可以生氣反而是一種祝福。那些到最後已經不知道該如何生氣的人,某種程度上面也犧牲了自己的界線。

我很喜歡 大心診所家齊的這個概念:「凡事憤怒發生的地方,就一定有在乎的事情。」

如果你對一個人憤怒,代表他一定踩到了你某一個很重視的東西,或者是他是你很重視的人,反之亦然。

不是所有的關係都經得起考驗,但通過考驗的關係,往往能夠抵達先前無法到達的彼岸。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