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社會心理學 » 為什麼我會對「自O不能解決問題」這句話感到生氣

為什麼我會對「自O不能解決問題」這句話感到生氣

自O不能解決問題

以前我看到這句話這時候都會莫名的,因為我總覺得,沒有一個自O的人做這件事情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因為這一切的一切都太了,痛苦到自己無法承受。

但一段時間之後,我開始思考為什麼這句話會讓我感覺到生氣。後來我才發現,原來生氣的背後有一種感覺是「」——我好生氣為什麼這些人不能夠理解、好生氣為什麼世界這麼不公平、好生氣為什麼一切的一切這麼殘酷、有好多好多的生氣,都沒有答案,也不知道如何解決,而這個「無法解決」才是讓我感到挫折的地方。

關於烏鴉的聯想

當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突然翻到自己詠唱的圖片裡面有一隻烏鴉,想到了兩件事情:

  1. 烏鴉喝水的故事:當你很口渴的時候,或許你不管怎麼努力,往瓶子裡面塞、往裡面鑽,都是喝不到水的,只是徒增痛苦而已。有些時候你要的答案你可能根本不在瓶子裡面,而在瓶子外面,飛到別的地方,找一些石頭,先讓自己安定下來,或許,就有水到渠成的一天。(念頭來的時候,先轉移注意力)
  2. 烏鴉的象徵:在一些文化裡面,烏鴉象徵幸運和智慧,但有些文化,好像也象徵著厄運和死亡(還有賴達人補充),因為烏鴉是肉食動物,經常在屍體附近徘徊(可以聽魔女宅急便那一集)。把這兩個合併在一起看,我覺得生命經常會給人一些不曉得過不過得去的關卡,如果越過了,就是一個智慧和新生,但如果沒有過,很可能就是死亡和黑暗。(有時候等待時間,感覺很真實,但感覺就只是感覺,感覺過後,可能是柳暗花明。)

於是我就在想,那個「過」跟「不過」的關鍵點到底在哪裡呢?什麼是烏鴉身邊的那顆「石頭」呢?最近在讀,發現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是「有沒有」。

當「那個」想法出現,到「執行行動」之間,到許多複雜的關鍵因素(例如以危險因子來說,包含衝動行為、絕望感、危險物品、模仿還有很多很多;當然也有正面的因素,例如被理解、接納、有一個人知道你的狀況⋯⋯),這些因素,都是一顆又一顆的石頭,如果能夠堆疊起來,烏鴉就不會乾渴而死。其中一顆石頭就是,給予關心和支持。

不過,困難的問題從來就沒有簡單的回答。

在你不知道有可以做點什麼的時候,或許可以想想「不要做什麼」。

在媒體報導這些訊息的時候,大家通常會有一個困惑是:「為什麼?為什麼這件事情會發生?」

我覺得這個時候,反而要給生命一點點彈性,不要過度簡化自O的原因。畢竟報導本身,影響的不只是閱聽人,更可能會觸發有很多類似經驗的人,把自己身上的感受和痛苦,投射到當事人身上。

Less is more。

當你不管怎麼努力好像痛苦都會在的時候,不如就先暫時停止努力吧。如果今天沒有呼吸的心情,就不要太過勉強自己吧。有時候找不到石頭並不是你的問題,只是你不想要造成別人的麻煩,可是你知道嗎,你的存在本身本來就不是個麻煩,只是你還沒有辦法相信而已。

或許坐在原地稍微等待一下,隔一陣子,就會天降甘霖,瓶子裡面,就會裝滿水;真的不行的時候,記得像哆啦A夢一樣伸出圓手,去急診躺尋求協助1,或者是找一個你可以信賴的人說說話。你已經夠辛苦了,不要再過度責備自己了;那些目前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可能幕後就有辦法,只是幕後還沒有來。

「願溫柔的你,被世界溫柔以待。」

如果世界對待你不夠溫柔,你對自己不再苛求,也算是一種溫柔。

註腳

  1. 危急的時候,這是必要的,不需要覺得自己「在浪費醫療資源」;也可以尋求朋友和其他專業資源的協助。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