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間諜家家酒》看生活中的挫折 透過角色理論蛻變長大
「你知道嗎,間諜家家酒第一季要完結了!」前幾天小地瓜跟我說這個消息,我真的是痛哭失聲、臨表泣涕(孔明上身),據說第二季要等年底!歐布,安妮亞的臉已經變成我每個星期的精神食糧了,我不能接碩~~
「你知道嗎,間諜家家酒第一季要完結了!」前幾天小地瓜跟我說這個消息,我真的是痛哭失聲、臨表泣涕(孔明上身),據說第二季要等年底!歐布,安妮亞的臉已經變成我每個星期的精神食糧了,我不能接碩~~
世界上,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嗎?
「每個開始都是個承諾。」當社群和網路越來越發達,跟人之間的連結也會更複雜,從前可能要見面、聊上一陣子的天才能夠成立比較深度的「關係」,但現在可能光是一則訊息的往返,就開啟了一段感情。就算沒有名分、承諾,等到你發現的時候,可能已經陷入其中。
有些時候你感覺不到對方的愛,並不是對方不愛你,而是對方沒有用你想要的方式來愛你。這句話反過來說也可以——有時候你愛對方的方式並不是他想要的方式,而是你期待被愛的方式。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女孩叫做瑪麗,她長得非常漂亮,愛慕她的人用四肢的手指加腳趾都數不完,她和兩個哥哥住在一起,哥哥都以他們有一個「超正的妹妹」引以為傲,哥哥們經常在IG上面曬妹妹的照片(奇怪的癖好?),主要是希望妹妹能夠趕快從這麼多追求她的男生當中,挑選一個靠譜的對象,一起走過後半生的旅程(等等,哥哥們怎麼不先擔心自己?莫非⋯⋯)
「有一種無力,是你明明心裡很怨恨失望,卻知道維持現狀,已是傷害最小的選擇。」
有些時候你覺得你在幫忙別人,但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你以為的幫忙,其實是害了他。相反地,有些時候你以為你很殘忍,但時光可能會證明,你的殘忍其實是一種善良,他因為你那樣的殘忍,有了驚人的成長。關於關係中的努力,是很弔詭的,有些時候你很努力不一定能夠得到你要的結果。
前陣子我跟朵朵聊到滑手機成癮這件事,在心理學上好像有不同的看法。網路成癮的研究指出,一個人之所以會成癮其中一個因素是「為了逃避現實生活當中的痛苦,所以遁逃到網路裡面尋找快樂。」
最後的最後,就在我跟他太太攤牌被已讀不久後,他太太發了一篇他們去看電影的限時動態,我退出了這場爛戲。我還是不懂他們的鬧劇。他曾指責我為什麼用這麼不在乎的態度對他,就這樣想離開他,他說他不缺女人,要的只是我的真心,很可笑吧。也聽說他們後來一樣恩愛一樣放閃,就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而受傷的似乎也只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