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Podcast » 海苔熊為你點歌 » #218 《Falling》(我又掉了)/Harry Styles|墮胎者的心聲:我暈船懷了他的孩子,他要我拿掉,卻又說我自私?

#218 《Falling》(我又掉了)/Harry Styles|墮胎者的心聲:我暈船懷了他的孩子,他要我拿掉,卻又說我自私?

獨自面對,是無比糾結又徬徨的過程。或許你會覺得羞愧,或許會有很多的自我責怪,這都很正常,但這些都不妨礙你「值得被愛」的這個本質,當你準備好,隨時都可以再站起來。

海苔熊你好!

我是小艾,今天要分享我跟 L 的故事。我與 L 是在交友軟體認識,一開始說好是戀愛砲關係,是我暈船喜歡上對方,在告白被拒絕後,試著離開放下。

漸漸地, L 開始疏離我,為了引起 L 的注意,我開始說一些讓 L 生氣的話,只是讓關係破滅,我很懊悔,想起家人與我相處的模式,都是氣話激怒我。

我知道這是不成熟的表現,卻複製了這套模式,為什麼對越在意的人,我那麼無法控制自己。

不久後,我發現我懷孕了, L 淡淡說了要我拿掉。中間嘗試與他,我想單獨生下,他卻說他不想有自己的小孩,說我是的人沒替小孩想。

我答應 L 選擇藥流,但拒絕 L 陪我處理這一切,因為失望與難過,如果再次看到 L ,我可能會整個崩潰。

從小我就是很沒有自信的女孩,需要被人肯定才找得到自己的存在的意義,當有人需要我或依賴我,我會緊緊抓住對方不放。

故事最後,我仍無法走出失去小孩的傷痛,將整個轉移到 L 身上,在這幾個月的互相拉扯下, L 也無法承受了。

歌詞中提到:

And I get the feeling that you'll never need me again.
(而且我覺得你再也不需要我了。)

是不是 L 再也不需要我,我該怎麼調整自己不被需要的心情?

by 小艾(點播時間:2022/8/20 下午 1:03:11)

 

親愛的小艾:

這些日子辛苦你了,想必你一定經歷過非常長時間的內心糾結波折,一下子覺得是對方的責任,但是一下子又覺得都是自己的錯,反覆責怪彼此,可是卻沒有一個結果。

長久以來,埋藏在心裡面的又會一起爆炸出現,讓你陷入情緒的旋渦當中。

過去我曾收過一些「射後不理」的墮胎信件,我也曾分享了一些身邊朋友曾經遭遇過的,悲傷的墮胎故事。

但我今天想要用一個比較宏觀的角度帶你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在墮胎的前後,到底我們的心裡面發生了什麼事情。

國外心理學網站 Psychcentral 指出,墮胎後感到悲傷的跡象可能包括:

  1. 情緒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突然有強烈的悲傷
  2. 隔離感,感覺脫離了情境或其他人
  3. 煩躁或突發的憤怒
  4. 重複自問:是什麼導致墮胎的發生?
  5. 持續的悲傷和情緒低落
  6. 與事實相反的假設:想知道如果沒有經歷過這些會怎樣?
  7. 後悔、自責和內疚
  8. 對幫助或推動「墮胎決定」的其他人感到憤怒
  9. 對那些沒有幫助或支持「墮胎決定」的人感到憤怒
  10. 擔心過早懷孕或能否再次懷孕
  11. 有種心理寬慰感
  12. 對經歷過的事情,感到冷漠或麻木

有些悲傷,會發展成慢性的狀況。

兩者並不一樣,「悲傷」是一個情緒,但是「慢性憂鬱」可能會是一個長期的狀態,像是許多人會經歷一些典型的症狀:

  • 否認自己失去了那個孩子,卻同時感覺自己感已經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
  • 一方面試著避免讓身邊任何人提醒你有關於墮胎的事情,但一方面當別人無法同理你的時候,你又會跌入那種「為什麼都沒有人了解我」的痛苦。
  • 影響到生活和工作的功能,覺得自己和世界有一種格和的感覺沒有辦法真實的碰觸一些情緒
  • 「三個不好」:吃不好,睡不好,記憶力也變得不好,什麼事情都不想做,可是什麼都沒有做又充滿罪惡感。

此外,還會在兩個想法當中徘徊,一方面覺得都是那個「提供精子」的人的錯,另外一方面又會責怪自己為什麼沒有進行安全性行為;一方面會覺得自己被丟下來,另外一方面又會覺得自己明明有身體自主權當時為何不拒絕?

到後來,不論如何,都會累積堆疊成一種

心理學 OK 繃

憂鬱症和墮胎之間真的有關係嗎?

有的研究發現有一些關聯有的研究發現這個效果很小,所以我們目前在心理學上似乎還沒有辦法很明確地說墮胎會「導致」憂鬱。

實際上,如果要去操弄墮胎這件事情也非常不合研究倫理,不過在過去的研究當中的卻得到了一些結果。

Julia R. Steinberg、Jeanne M. Tschann、Dorothy Furgerson與 Cynthia C. Harper 1等人在 2012 至 2013 於社區生殖健康診所招募「因意外懷孕,而接受手術或藥物流產的18 歲或以上女性」。

在替他們做檢查的同時也詢問他們過去的一些經驗還有症狀等等作為問卷測量,包括:

  • 童年逆境(Childhood adversities)2:小時候受到身體、心理、性上虐待的程度。典型的題目例如:「家裡面的主要照顧者曾經推你、抓你、拉你或者是打你嗎?」或「家人曾經貶低你或侮辱你嗎?」 當然也會調查家人是否有酗酒,以及被性侵害的經驗等等。
  • 親密暴力:除了毆打和辱罵之外,也詢問了一些和避孕有關的題目如:「他說如果我不跟他生小孩,他就要跟別的女人生小孩」或「他會在做愛到一半的時候拔保險套」等等。
  • 懷孕期望(Future pregnancy desires):大概分成兩類的問題,有一類的問題是你明年的計劃是避孕嗎?你有多不想要明年懷孕?另外一類的問題是,如果你有計畫要懷孕的話,你大概希望未來的幾年之內懷孕 ?
  • 墮胎恥辱(Perceived abortion stigma)3:用來測量墮胎的污名化,詢問女孩是否認為:倘若別人知道自己墮胎了,會被別人看不起。

研究者還測量了身心症狀例如焦慮、壓力與憂鬱、當事人和伴侶之間的關係、這段感情的長度、對方知不知道這件事情嚴重程度、以及兩個人之間有多少的討論等等。

結果發現,更年輕的女性、至少有過大學學歷,有更多的童年逆境,有更頻繁的親密伴侶暴力行為,並且感知到更多的流產恥辱感的人,有更多的流產前憂鬱症狀。

這個研究有兩個重要的關鍵:

第一個是你對自己的想法,也就是你是否覺得流產墮胎這件事情是一件很恥辱的事情;

第二個是伴侶對你的支持,也就是說他平常是否對你暴力相向、逼你無套,甚至是射後不理,也不跟你討論等等。

所以重點,或許並不是有沒有墮胎,而是你可以如何因應三個人之間的關係——這裡的三個人指的是你、L、還有那個無緣成為兩人小孩的寶寶。

重新梳理三人關係

你可以先拿出一張紙在紙上面畫一個三角形,三個頂點分別畫上這三個角色,三個邊長則代表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包含你和孩子父親的關係、你和寶寶的關係、以及孩子父親和孩子的關係。

1. 「你」和「孩子父親」間的關係

如果他願意的話,你可以和他去討論在這段關係當中你們彼此所受的傷,以及你希望能夠用什麼方式來得到安慰和補償;

對方不一定要完全答應你的要求,但至少要把這件事情拿出來討論,畢竟根據研究裡面的發現,對方對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很明顯的影響到你放下的速度。

2. 「你」和「寶寶」的關係

你可以寫下你想跟「未出生的寶寶」說的話、用黏土幫他蓋一個房子、甚至用一些你所知道的儀式來做一個告別。

或許是在他本來要出生的那一天幫,他做一個祈福的護身符,也或許是使用紅線綁著一封信,信裡面寫著你對他想說的話。

這路途可能非常漫長,給自己一點時間。我會推薦一本非常使用的書《你不在,悲傷的我這樣生活》 ,裡面有很多的練習,可以帶你一點一點的告別那些傷痛的過去。

3. 孩子父親和孩子的關係

最後這一個部分你會發現是你無法掌控的。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想要透過改變別人來讓自己覺得好一點。

所以,與其去要求對方弔念那個沒有出生的孩子,不如把時間和心力花在自己身上,整件事情發生之後你也受傷了,給自己一點溫柔的安撫,給未來一點祝福。

最後,身邊朋友和專業人員的協助也是重要的,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就停止要求自己要做到最好。別忘記伸出你的手請別人幫忙你。

或許你會覺得羞愧,或許你會有很多的自我責怪,這都很正常,但這些都不妨礙你「值得被大家愛」的這個本質,那些自己無法跨過去的坎,攜手一些夥伴,或許就能夠走到彼岸。

就算他不再需要你也沒關係;

就算他不再在乎你也沒關係;

就算他不重視這一切,就算他總是說你很多情緒,也給你很多貶低,這都不妨礙你好疼惜和珍

或許,那個無緣造訪的孩子去當了天使,正默默守候著你,跟你說:「謝謝媽咪,你是一個很棒的人。我永遠在你身邊,陪你一起愛自己。」

註腳

  1. Steinberg, J. R., Tschann, J. M., Furgerson, D., & Harper, C. C. (2016). 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pre-abortion psychological health: The significance of stigma.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1982), 150, 67–75. https://doi.org/10.1016/j.socscimed.2015.12.007
  2. Felitti, V. J., Anda, R. F., Nordenberg, D., Williamson, D. F., Spitz, A. M., Edwards, V., & Marks, J. S. (1998). Relationship of childhood abuse and household dysfunction to many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adults: The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ACE)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14(4), 245-258.
  3. Major, B., & Gramzow, R. H. (1999). Abortion as stigma: cognitive and emotional implications of conceal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7(4), 735.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