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治療筆記|琴床初體驗:像海浪一樣安撫自己
在琴床上的體驗真的很特別,做完之後我喝了一公升的水。晴說,當身體的筋膜鬆開後,我可能會覺得非常渴,因為身體需要更多的水分。事實上,當我體驗到大約三分之二的時候,我真的突然覺得非常渴,感覺像是全身的水分都被吸走了。
在琴床上的體驗真的很特別,做完之後我喝了一公升的水。晴說,當身體的筋膜鬆開後,我可能會覺得非常渴,因為身體需要更多的水分。事實上,當我體驗到大約三分之二的時候,我真的突然覺得非常渴,感覺像是全身的水分都被吸走了。
根據認知失調理論,當我們的信念、態度或行為之間存在矛盾時,我們會感到不安。這種不安促使我們試圖減少這種失調,通常是通過改變我們的信念或態度。
這可能要看看如何定義「一輩子的傷口」,就我所知,在成長過程當中曾經遭受霸凌,可能會出現以下幾個「長期」的狀況
「許多的痛苦是來自於我們的想像,現實的痛苦反而不如腦內的風暴來得大。」今天我們將深入探討一個古老的故事——三個傻子,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背後藏著豐富的心理學智慧。準備好一同揭開人類心理的神秘面紗嗎?讓我們一起開始吧!
真正可怕的,不是憂鬱來襲。而是你不曉得盡頭在哪裡。我身邊有一些很ㄍ一ㄥ的朋友,明明壓力很大,事情很多,心情很糟,但還是強顏歡笑,在任前撐著一個面具,就連一個人的時候,也很害怕掉眼淚,日子久了,連哭泣都不會了。
前陣子 #metoo 佼哥直播有點到,但是比較少被討論到的一個議題是:「如果加害者在後來做了很多好事,想要彌補早年自己犯的錯誤,難道連更生人都不如嗎?」
以前我看到這句話這時候都會莫名的生氣,因為我總覺得,沒有一個自O的人做這件事情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因為這一切的一切都太痛苦了,痛苦到自己無法承受。
「在修理關係之前,要先修理自己。」惠文說。這不是要你把自己拿去「報修」,而是要「修通內在的衝突」以及「理解自己內在的需求」。
暢銷書《踏實感的練習》當中,邁向「精疲力盡」之路的人正在做的事情,我把擁有這五個特色的人,叫做「大便人」——你可能always在很忙很累的狀態,抱怨說要離職、每次聚會嚷嚷不想做了,但奇怪的是,每天還是翁嗡嗡,叫你不做你反而會良心不安,就像大便一樣,抱怨成為你的日常,改變卻很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