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82年生的金智英》:人生最可怕的悲傷,就是把異常習以為常
結果我去看《82年生的金智英》了。老實說在電影院裡面,有好幾次我都想要走出去,並不是因為電影不好看,反而就是因為太寫實了、寫實到我很想要在電影院裡面罵人跟翻白眼。
解析《82年生的金智英》:人生最可怕的悲傷,就是把異常習以為常 Read More »
結果我去看《82年生的金智英》了。老實說在電影院裡面,有好幾次我都想要走出去,並不是因為電影不好看,反而就是因為太寫實了、寫實到我很想要在電影院裡面罵人跟翻白眼。
解析《82年生的金智英》:人生最可怕的悲傷,就是把異常習以為常 Read More »
先前我去新加坡演講的時候,聽到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有位夥伴跟我分享到,馬來西亞馴象師在訓練大象的時候,都會從很小的時候開始訓練起,拿一根木棒,上面有通電,如果小象沒有按照指令來進行,就會被電擊。幾次下來,小象就會被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到最後甚至是一般普通的木棍,牠們也會嚇得不要不要,言聽計從。
談錢傷感情?不談錢,才真的「傷感情又傷自信」! Read More »
如果你可以知道自己的死期,人生會不會活得更有意義?還是說,恰好相反,正因為你已經遇見了自己的死亡,所以對你來說,每一天都充滿重量?
讀《永生者》:你會想知道自己的死期嗎? Read More »
這個禮拜很特別,有機會可以跟兩個督導討論,然後看見我的治療當中一直忽略的問題,具
20191024督導筆記 |看見個案的逃避與優勢 Read More »
在事情發生之後,我們往往會說:「為什麼之前都看不出來?」但我們所不知道的是,很多悲傷之所以悲傷,是因為當事人以為如果不隱藏,這樣的自己沒有人可以接納。很努力的把眼淚吞下去,在其他人面前表現得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這樣的一種用力,底下所涵蓋的才是更大的絕望。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到底該怎麼樣陪伴他們?這篇文章收集了幾種可能的解釋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讓陪伴者有機會可以好好照顧自己。
他說他想死,怎麼辦?12張圖理解如何陪伴企圖自殺者 Read More »
許多書籍會談到如何和自己的情緒共處方法,不過有些時候會走到原生家庭、走到更深的黑暗裡面去,不是每一個人都想碰觸。
找回原先快樂的自己,內在陽光小孩的3個小練習 Read More »
「人生是一條漫長、面對失落的過程,當我們好好的理解這些傷痛,我們的心也會慢慢地變得強大。」皓宜說。所以,讓我們先來認識這些焦慮吧!
3分鐘搞懂隱形焦慮者:認識焦慮、理解傷痛,讓心慢慢變強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