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邊緣性人格障礙者相處:同理通常是不包含「但書」
早上在群組收到了一個我覺得超級棒的影片,整個影片當中有一個讓我印象非常非常深刻的部分在於:「同理心,通常是不含『但書』的。」
早上在群組收到了一個我覺得超級棒的影片,整個影片當中有一個讓我印象非常非常深刻的部分在於:「同理心,通常是不含『但書』的。」
「如果我還在意的那個人,現在愛上了別人,我很生氣、嫉妒、難過,而且想報復,那我該怎麼辦?」
我覺得光是「我們不太容易連結自己的生氣」就值得討論。我們的文化中,生氣和哭泣都是不太容易被接納的情緒。有些憤怒哀傷,會藏在心裡面的深處。只是,久了之後,就變成內傷。
雖然講是這樣講,但當你遇到一個好愛好愛的人,經常還是會不死心,內心想著:「會不會我再怎麼做,我們的感情就會比較好一點?」
你是否有下列的狀況?不喜歡接電話;沒事不要打來、有事也不要打來;傳LINE、Messenger不是很好嗎?
如果你符合3個以上,或許你就是那種很在意別人、也會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的人,你總是習慣「用猜測取代溝通」,但並不是每一次都準確。
獨自面對墮胎,是無比糾結又徬徨的過程。或許你會覺得羞愧,或許會有很多的自我責怪,這都很正常,但這些都不妨礙你「值得被愛」的這個本質,當你準備好,隨時都可以再站起來。
「我覺得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啊,絕大部分人都還是相信科學更多一點,但是我出生在一個很迷信的家庭裡面,因為我媽是一個佛教的狂熱者。怎樣的狂熱呢?例如說讓我買Play station的條件,不是考100分,而是吃一個月的素!」 桃桃喜-命理大師簡少年 說。
這篇文章會針對上面五點下藥,介紹五本台灣在地心理師出版的書,分別從認知、需求、情緒、觀點以及深度心理學的角度切入,每一本書用1000字摘錄我覺得很棒的點,並分享自己的心得。一定有一本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