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的人生,是你永遠無法想像的。從底層出身的他們想翻身、想改變、想過不一樣的人生,但到頭來,有些努力反而讓他們更是困在原地。因為,家族世襲總是比家族反轉來的容易太多,這當中,當然包括貧窮與階級的世襲。」
前幾天和青鳥應邀去看林靖傑導演的新電影「愛琳娜」,原本是抱著看愛情喜劇的心情去看的,沒想到看完之後反而沉重了起來(以下無雷)。
我們從書上看到很多成功的勵志故事,但真正能夠從悲哀中翻身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那些少數成功的人,都會出現在書局的暢銷排行榜。
我一直記得一個心理師跟我說過的話:「那些從小就不斷打架滋事、從事性交易、買賣毒品的人,裡面有大多數的人,以後不是進出醫院,就是進出法院。從小失落的家庭與背景影響他們太深,那些不安與恐懼、可能要他們重複選擇糟糕的關係、重複困在錯誤決定裡。老是後悔,又老是想要金盆洗手,但卻怎麼,也爬不出這個坑洞。」
當然,這並不是說從小就有不好經驗的人, 或是出身比較窮的人,就一輩子沒有辦法翻身;而是再說,很多時候我們低估了環境的影響力。就像我的一些學生,口口聲聲說要戒菸、洗手不混,但還是時常出沒在兄弟常聚集的早餐店和公園,是要如何抗拒這些誘惑?
靠愛情搬回一城,可能嗎?(以下有雷)
故事的主角愛琳娜,就是典型的「失敗者聯盟」的主角,花了幾乎半輩子的時間,從工廠的女工想要翻身到上流階級,就算是很偶然的當了小提琴老師,嫁個高富帥的期待還是遙遙無期。好不容易認識了一個地方政治世家小開Kevin,都已經在幻想著結婚的浪漫畫面,卻因為Kevin的軟爛,繞了一圈還是跟計程車司機廖俊明一起過剩下的生活。
其實,愛琳娜如果早一點讀心理學就好了。
倘若你對於愛情與婚姻的期待,是反轉自己的人生,那麼有很大的可能,你這一輩子都無法遇到一個這樣的人。
過去的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雖然我們都希望能夠找到自己命中注定的真命天子,但如果你的生活環境沒有太大的改變,怎麼到最後,你可能只是找到靠自己比較近的一張椅子。
研究戀愛多年心理學家Benjamin Le認為,關於婚姻與擇偶,通常我們最後選擇的,不是自己夢寐以求的那種人,而是下面三種人:
1.你身邊的人(physical closeness):我們說近水樓台先得月,如果你越常看到這個人,就越容易跟他產生互動與好感。一般來說,身體上的親密通常也會跟心理上的親密有關,根據重複曝光理論(mere exposure effect)[1],相較於比較少出現在我們身邊的人,我會對常看見的人有更多的好感(當然前提是你第一次看到他的時候並不討厭他)。這就是為什麼,女主角愛琳娜然千方百計地去婚友社找她的真命天子,最後還是和天天見面的計程車司機一起度過下半輩子。
2.和你相似的人(similarity):愛琳娜和廖俊明同樣生長在高雄這塊土地上,同樣操著道地的台語、同樣只要在河邊的計程車裡面喝著廉價的紅酒,就可以開心一整夜,這些對於平凡的知足生活瑣事的共同默契,其實都是源自於兩個人的相似[2]。這也是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與自己年紀相差不到五歲的人、社會經濟地位和自己差不多、教育程度也雷同的人結婚——不論他們當初,是否有想過靠結婚來階級翻身。
3.認識你朋友的人(social network):研究發現,將近一半的人是透過朋友介紹來開始一段新關係;2/3的人在認識新朋友之前,就認識那個新朋友的朋友[3]。所以,就像電影裡面的配音所說,俊明要能夠在半路上遇到一個機車拋錨的女子,開啟一場美麗的邂逅,那個機率真的是低到不行!
總而言之,如果你想要認識和自己很不一樣的人、甚至透過婚姻來反轉自己的階級(就像愛琳娜一樣),除非你自己改變(利用讀書或調整生活圈等等),否則,要嘛你就是根本沒有機會認識這樣的人,不然就是在一起之後才發現兩個人差異太大,實在是不適合。
如果你的人生無法逆轉勝,怎麼辦?
無論是從女工好不容易當上小提琴老師的愛琳娜、國營事業退休勞工陳有義(愛琳她爸)、車床技工陳清貴(愛琳三哥)、從警察敗陣下來變計程車司機廖俊明、甚至是政治世家小開的Kevin,都想藉由獲得一些什麼,來讓他們的人生扳回一城。
「這些研究給我們的一個啟示是:如果你真的想遇到不一樣的人,要不就改變自己,要不就改變生活圈。在同樣的地方,用同樣的生活模式,卻想遇到不同的人,談不一樣的戀愛,那是不切實際的。」Benjamin Le說。
不過,若真能透過這種方式認識別人,也要承擔一些風險是:你找到的或許是白馬王子,但你真的有辦法騎白馬嗎?會不會你想像中的那種戀情,根本不適合你?
或許,真正能夠讓他們扳回一城的,不是階級的跨越、也不是獲得更多的金錢和更好的工作,而是能夠真正實現,自己一直以來都想做的事,維繫一段真正值得經營的關係。
畢竟我們的人生本不該浪費在超越誰,而在於找到自己是誰。
短評:««(滿分五顆星)
延伸閱讀
1Zajonc, R. B. (1968). Attitudinal effects of mere expo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 1-27.
2Byrne, D. (1971). The attraction paradig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3Parks, M. R. (2007).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Personal Network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首圖來源:愛琳娜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