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書情
「從她離開我以後,我就一直有好多話想說,卻又不知道要找誰說。或許是因為和她在一起 […]
重要的不是色彩豐富,而是畫面是否乾淨一致。這十年來進行推甄申請模擬面試,我每次都會建議學生的資料力求重點清楚、圖文排列和諧。因為教授看你資料的時間非常有限,甚至有些還是面試當天、當場才翻幾下就問問題,所以盡量以「瞬間能抓到重點」為核心方向,至於照片與文字間的搭配,可以找較有美感的同學或美術老師給予建議。
又到了推甄申請的旺季,前幾天收到一個高三生Angela的來信,我想很多人也會有類似的問題,所以就她的問題直接回覆在這邊,不過,因為我的說法多少參雜個人意見在裡面,加上我並沒有讀過這麼多不同學校的心理系,所以僅供大家做參考。礙於字數,關於面試與備審資料的準備,請讀《心理系推甄申請秘笈三疊》一文。本文歡迎各界專業人士強力補充回應。
前幾天收到一位在台北車站當名師的朋友的簡訊,希望能推薦一些不錯的心理學參考書籍給那些尚不知民間疾苦,事態險惡(?),又想念心理系的高中生,為方便故,這裡整理了一些入門的心理學書籍,供大家參考。
我們除了比較會引用文獻之外,到底比一般凡人多懂了些什麼?有沒有可能找到一個好的理論來說明什麼是愛情,又有什麼影響愛情最多?畢竟就連提出愛情三因論紅極一時的Sternberg,晚年時也承認,愛情比我們想像中還要複雜,另外寫了一本「愛情是個故事」(Love is a story),重新解構與詮釋愛情。在讀了Brehm (1985)的「親密關係」(intimate relationship)之後,這個問題似乎有比較明朗的答案。
為了減輕諸位負擔,增加大家的內在動機(詳見博愛座困境一文),各位可以選擇自下列書單中選讀0~10本(預計有十本),並列入學期成績計算
考題會有一半是源自課本 (限時填充),一半是源自以下的科普書 (問答,申論),期中期末依照學校時間考課本(Z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