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社會心理學 » 我心中尚未崩壞的,颱風眼

我心中尚未崩壞的,颱風眼

台灣颱風多,地震多,不是什麼人住的地方[1]!但是不論是哪一個颱風,都有一個無風無雨的地方--颱風眼。這個距離颱風中心10公里的面積雖然風平浪靜,但是只要跨出颱風眼一步,就會面臨「最大的風雨」--可是你知道,我們心裡也有這樣一塊尚未崩壞的地方嗎?

Guedeney與Mendel(1973)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住在鄰近核電廠的居民,比起較遠週邊的人更不擔心自己的安危與工安意外[2]。北京一項也發現,在SARS發生期間,越接近疫情中心的人越是緊張焦慮,但是最中央的人反而比較不焦慮[3]。

比較有說服力的是2008年大陸汶川發生大地震時,中科院心研所的研究員李紓等人做的調查[4]。他們收集了5216(果然是中科院)位距離震央遠近不等的居民適應、心理師或精神科的需求狀況<1>等等。結果發現這個心理颱風眼(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效果非常明顯--的反應,呈現一個倒U的拋物線--最擔心、求助最多的,都是距離災情正中央有一點距離的人,真正在震央的人不論是心理求助或行為反應上,反而沒有那麼嚴重。

不會崩壞的理由       

為什麼會這樣呢?大陸學者李紓在兩篇文章中都提出Festinger[5]強大的「認知失調論」做為解釋。當事實與相違背的時候(或兩個認知產生衝突)<2>,我們會改變現狀或改變想法--但並不是每次我們都有權改變現狀(例如颱風假放是不放……) --這時候,我們就只好改變想法。身處風險中心的人,大腦會出現兩種衝突的想法:

(A)我住在震央/核電廠/SARS疫情爆發點

(B)住在震央/核電廠/SARS疫情爆發點是危險的。

有一點小小的腦袋就可以推論出這定言三段式的論證:我現在身處險境!(然後擺出Line兔子驚恐圖)。

        可是,我並沒有辦法改變我住在震央的事實啊(A),該怎麼辦才好?只好安慰自己:哎呀安啦、安啦,反正說不定也沒那麼危險(改變B想法)[6]! 李紓也指出,除了上有心理颱風眼的現象,這樣的效果也可能出現在時間上--災難前一段時間很(因為你還可以做一些改變、因應),大難臨頭卻很淡定。或許這就是為什麼越是接近考試,越是緊張,但是考試前一週卻比前一天還要緊張。

如果颱風是下週來,你可能會計畫做一些防颱準備,如果是三天後要來,你可能就開始期待放假了。如果颱風正在吹得呼嚕嚕,我想,這時候只要笑就好了<3>。我想這就是人吧。縱使大難臨頭,還是能給自己一個不崩壞的理由。

[按此下載全文] 

註解

<1>災後常見的精神症狀是急性壓力症候群(ASD)或後壓力症候群(PTSD),詳請參閱這篇悲慘的亞洲災難回顧[7],或莫拉克風災後原住民的適應情況[8]。

<2>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相當強大卻也複雜,不是腳毛黏上來就可以說明清楚的……每年我們改社會考卷錯最多的就是這個章節,需要多了解的人可以多Google一下。

<3>當然除了笑之外,還要祈禱不要有災情發生。想知道更多與時間空間有關的操作對心理與認知的影響,請參閱構念層次理論(Construal Level Theory)[9]。

參考文獻與延伸閱讀

1. 賴聲川, 離航, 這一夜,誰來說相聲?, Editor. 1989, 表演坊.

2.  Guedeney, C., L’angoisse atomique et les centrales nucleaires; contribution psychanalytique et sociopsychanalytique a l’etude d’un phenomene collectif [par] Colette Guedeney [et] Gerard Mendel. Collection Science de l’homme, ed. G.j.a. Mendel. 1973, Paris: Payot.

3. 时勘, 陈雪峰, and 胡卫鹏, 北京市民对SARS疫情的风险认知特征的追踪研究. 人口研究, 2003. 27(4): p. 42-46.

4. Li, S., et al., Progress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 and Variations Since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Plos One, 2010. 5(3).

5.Festinger, L., Cognitive Dissonance. Scientific American, 1962. 207(4): p. 93-&.

6.梁哲, et al.,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沟通难题-从心理学角度的观察. 自然災害學報, 2008. 17(2): p. 25-30.

7.Kokai, M., et al., Natural disaster and mental health in Asia.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2004. 58(2): p. 110-116.

8.陳智惠, et al., 遭逢莫拉克颱風之災民創傷一年後反應之經驗. 護理雜誌, 2012. 59(3): p. 29-39.

9. Trope, Y., N. Liberman, and C. Wakslak, Construal levels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Effects on representation, prediction, evaluation, and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2007. 17(2): p. 83-95.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