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人際關係源於自我脫離
「在修理關係之前,要先修理自己。」惠文說。這不是要你把自己拿去「報修」,而是要「修通內在的衝突」以及「理解自己內在的需求」。
「在修理關係之前,要先修理自己。」惠文說。這不是要你把自己拿去「報修」,而是要「修通內在的衝突」以及「理解自己內在的需求」。
自我要求很高,並不是一種錯。對於許多創作者來說,真正的孤單並不是蒙起頭來創作本身,而是內心堅持的地方,往往並不是別人可以理解的。
「大家都說,你可以嘗試看看諮商,可是我沒有錢。」沒有資源做治療的時候,還是可以給自己一點流眼淚的機會。
所謂的逃避依戀者——只要談到承諾或長期的關係,就會倍感壓力,原先對於這段感情的熱情,也會一下子就消退。所以他們的伴侶常會覺得很無法理解,明明曖昧的時候一切都很好,為什麼一談到要穩定交往、或是要進入婚姻,就變了?
你曾經也有過想讓車撞O的想法嗎?那天, 火星爺爺的故事星球有想要結束一切的念頭,沒想到路人一個動作,改變了他的一生。
討好是件很弔詭的事情。如果你渴望被愛,但是在心裡面又擔心自己終究不會被愛,所以常常以別人的需求為中心,扮演他們想要的那個樣子,那麼可能會有三種狀況。
你有沒有聽過一個說法:談合作、談戀愛的時候,要約在好吃的餐廳,因為食物的美味會過渡到你眼前這個人的印象上,所以用完餐之後,你會對這個人印象比較好(相較於只跟他尬聊)。
如果你現在的身體或心理有一些疾病,先不要怪罪你自己,先停下來,想想「你對你自己做了什麼」。
我想邀請你思考一個問題:當你看到一個很可憐的人被幫忙,而且脫離原先的困頓很痛苦的時候,在你的內心發生了什麼?這一本繪本所描述的「快樂王子」,其實就是一個透過幫助別人來看見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