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心理學:為什麼需要接納自己生氣這件事?
我覺得光是「我們不太容易連結自己的生氣」就值得討論。我們的文化中,生氣和哭泣都是不太容易被接納的情緒。有些憤怒哀傷,會藏在心裡面的深處。只是,久了之後,就變成內傷。
我覺得光是「我們不太容易連結自己的生氣」就值得討論。我們的文化中,生氣和哭泣都是不太容易被接納的情緒。有些憤怒哀傷,會藏在心裡面的深處。只是,久了之後,就變成內傷。
「大家都說,你可以嘗試看看諮商,可是我沒有錢。」沒有資源做治療的時候,還是可以給自己一點流眼淚的機會。
如果你符合3個以上,或許你就是那種很在意別人、也會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的人,你總是習慣「用猜測取代溝通」,但並不是每一次都準確。
我覺得工作帶給我的可能是一種安全感吧。小時候爸媽分開,我很早就替代了家裡爸爸的位置,幸運地遇上了這份工作,一開始是感恩,後來越做越喜歡,抱著一種感激的心情在過每一天。
在愛情中受過傷的人,讓她打開心窗的契機是什麼?徐若瑄和《初戀慢半拍》的導演陳駿霖來到節目中,分享一個可愛的姐弟戀愛情故事。
這幾天我發現了一件事,有些時候,我們明明理性上面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條件和特質的人,明明知道哪種人對自己的未來比較有幫助,明明很清楚跟誰在一起會陷入無限循環的地獄,但是很奇怪的是,我們還是會愛上
你是一個溫暖的人嗎?這個問題可能有點困難,但是我們可以用個測驗知道「你是如何讓自己溫暖起來」的!現在就立刻來玩吧!
你有總是要求你考前三名的父母,童年在不斷地學才藝中度過?父母的要求,有其背後的壓力,出口傷人,也許正是他們啟動的心理防衛。長期使用心理防衛,可能會刺傷別人,傷害自己。
其實我是很內向的人,但我哥更內向。家裡面有親戚朋友來,我都是在前面擋的那個,我哥哥躲在我後面。小時候我媽媽都跟我說,你要保護哥哥;就連我哥上幼稚園的那一天哭哭啼啼,我都去當他的「安全毛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