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急著解決問題?你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接納
有時候問「怎麼辦」和「為什麼」,只是我們用來和自己的感覺保持距離的方法。因為「去感受」太痛苦了,甚至是外在的資源不足以讓你停下來感受,所以你總是逼迫著自己,先解決事情再解決心情。
有時候問「怎麼辦」和「為什麼」,只是我們用來和自己的感覺保持距離的方法。因為「去感受」太痛苦了,甚至是外在的資源不足以讓你停下來感受,所以你總是逼迫著自己,先解決事情再解決心情。
如果你符合3個以上,或許你就是那種很在意別人、也會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的人,你總是習慣「用猜測取代溝通」,但並不是每一次都準確。
那天和 江宜蓉聊到《童話世界》這部片,她在劇中扮演被補習班老師性侵的女高中生陳新,她分享的幾段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成長就像是一顆螺旋丸,在螺旋當中漸漸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好久沒有來唸信了,今天就一起找個舒服的位子,靜下心來場自我對話吧。
「你會遇見新的人,看見新的風景,去新蓋的樂園,滑新的雪,你不會永遠停在原地。」——小日刀口《失戀快樂,祝我快樂:唯有愛與傷能帶我們抵達幸福的彼方》
受傷的人,總是要自己承受痛苦,自行修復傷口。很多的過往,不是自己的錯,但走出來,卻需要很多的勇氣和運氣。
這幾天我發現了一件事,有些時候,我們明明理性上面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條件和特質的人,明明知道哪種人對自己的未來比較有幫助,明明很清楚跟誰在一起會陷入無限循環的地獄,但是很奇怪的是,我們還是會愛上
告別是辛苦的,但是這些辛苦,會累積成之後的幸福。你要相信歲月有光,只要你願意離開那個,讓你受傷的地方。
分享一下最後一句我聯想到的事情。我記得在剛開始唸心理學的時候,很喜歡用平均數、理論來套「我看到的現象」,那時候覺得自己好棒好厲害,什麼都可以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