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愛情心理學 » 明明想靠近卻總是把對方推開?心理學家解析矛盾的愛

明明想靠近卻總是把對方推開?心理學家解析矛盾的愛

回想一下你的感情或者是,有沒有這樣很矛盾的情形:

  • 明明想靠近一個人,卻總是把對方推開
  • 因為擔心對方「看到真正的我之後就不會喜歡我了」,所以保持距離
  • 當對方疏遠你的時候,你覺得,但當對方太靠近你的時候,你又覺得難受、不自在
  • 希望對方能夠無時無刻的注意你,但又害怕對方表現得和你太過親近

上面這樣的描述,在心理學上類似於「」(anxious-avoidant attachment)1,經常在感情和人際關係當中過得非常辛苦,和他們相處的人也很痛苦。不過,最近我讀到了幾本書2,覺得這樣的分類可能不完全正確——畢竟,人是有很多不同的面向的!

性格的四個特質

心理學家Fritz Riemann3與Christoph Thomann4指出,每個人都有下面四個特徵,不同的情境下,我們可能會切換到不同的一面(為了理解方便起見,我用我的話整理了一下, 括號內是原文翻譯):

  1. 好孩子5(強迫型/持續傾向)

表現出比較保守、依循道德和教化的原則,就像一群孩子聚在一起玩,其中一個A孩子試圖想要逾越大人所訂定的規矩進入禁止的房間,另外一個B孩子就會跳出來說「不可以進去哪裡!」那個B孩子,就是表現出「好孩子」的面向。持續傾向的人害怕失去秩序、害怕改變、忌諱混亂。

  1. 壞孩子(歇斯底里/變換傾向)

表現出比較冒險、願意改變、依循享樂原則的樣子,就像是前面那個例子當中,想要去禁忌的房間探險的A孩子。變換傾向的人恰好相反,不喜歡一成不變 ,認為很多的規定都是過於保守。

  1. 類似逃避依戀(精神分裂型/距離傾向)

擔心過於靠近會失去自己, 所以在關係當中傾向和對方保持距離,親暱對他們來說相當恐怖。

  1. 類似(壓抑型/親近傾向)

害怕失去、失去與對方的接觸,所以總是希望能常受到對方的關注。

看完了上面這四種類別,你覺得自己是哪一種?Fritz Riemann與Christoph Thomann認為,其實每個人身上都具有這四種特質,所以有些時候你表現出來的是比較保守的一面,有些時候你會比較願意冒險,有些時候你想要靠近別人,另外一些時候你希望有自己的空間。

舉例來說,在工作上面,我比較傾向於願意嘗試與冒險的人,可是在投資上面,我卻比較保守;在朋友面前我會表現出親近,但是在面前,我比較保持距離6

這裡我們先停一會兒,你可以畫一張座標圖(如上圖),試著找找看自己目前的位置在哪裡?ABCD?什麼時候又會跑到別的地方?

如何面對自己矛盾的心理誤區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倘若你已經發現自己這樣反反覆覆,該怎麼辦呢?我有三個小小的建議,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1. 接納自己,矛盾是生命的過程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跟沒講一樣,不過關鍵在於「允許」這兩個字7。「允許」自己有時候可以這樣有時候可以那樣、「允許」自己某些時候表現出某一種個性,另外些時候表現出另外一種個性,這其實也是一種自在。怕的是,你在保守的時候希望能夠冒險一點,在依賴時候責怪自己為什麼不獨立。如果生命是一個湖泊,我們就像是在這個湖泊上面航行,湖泊的每一個角落都是我們的一部分8,所以當船開到某個地方的時候,就好好享受這個地方的自己。

  1. 找回你內在的陽光小孩

如果你總是被自己困住,總是在親近和獨立當中擺盪和矛盾,每天都很煩很抑鬱,那麼或許是時候把那個自由的、快樂的、陽光的小孩找回來了。你可以閉上眼睛想一想,小時候的自己,什麼時候最為快樂?在單車上面,乘著風在草原上面飛翔、和兄弟姐妹們一起手舞足蹈的扭屁股、還是在媽媽懷裡面,聽她說故事的時候?試著回想那個童年快樂的自己,你可以把這個畫面寫下來、或者是畫下來,重新回味當時的心情。(猜你想看:找回原先快樂的自己,內在陽光小孩的3個小練習

對我來說,那些總是想要靠近別人,卻又推開別人的人,某種程度上面是不能夠面對內心「徬徨不安」的自己——因為我對自己沒有自信,所以需要靠一個人來灌溉我的自信;但我又很擔心對方靠近我之後,會發現我其實是一個沒有自信的人——所以解決問題的鑰匙不在於究竟要和對方靠近或者是疏遠,而是當你可以好好的安撫自己,或許你就能夠在矛盾裡面找到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

有一天你會發現,或許你從頭到尾追求的都不是要靠近或者是要疏遠,而是期待,能夠在自己的生命中自在。

(本文初次刊載於愛心理平台)

註腳

  1. Fraley, R. C. (2004). A brief overview of adult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 Retrieved March, 28, 2006.
  2. Prinzip, D. S.(2017)。81個練習,找回內在陽光小孩:讓生活更愉快、主動、有創造力(不言譯)。台灣:遠流。
  3. Heger, M. (2008). Fritz Riemann: Grundformen der Angst Einhundert Meisterwerke der Psychotherapie (pp. 172-173). NY: Springer.
  4. Thomann, C. (2013). Klärungshilfe 2: Konflikte im Beruf: Methoden und Modelle klärender Gespräche: Rowohlt Verlag GmbH.
  5. 關於好壞孩子的區分,其實Eric Berne 的溝通分析(transitional analysis,game people play)裡面也有提到類似但不完全相等的概念,其中「自由型兒童」(free child)比較接近「壞孩子」的冒險類型,「順應型兒童」(adapted child)比較接近「好孩子」的類型,前者是依據本能表現出自己的樣子,後者是當對方有一些要求、規則的時候,願意做出妥協或犧牲,當個好孩子。
  6. 當然,近年的研究認為逃避(avoidant attachment)和焦慮依戀(Anxious attachment)[2]是兩個獨立的向度,所以光是這兩個就可以形成一個四個象限的圖。不過,這裡為了簡單起見,而且也尊重Fritz Riemann與Christoph Thomann原先的觀點,把焦慮和逃避放在同一個向度的兩端。
  7. (2017)。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台灣:圓神。
  8. Lund, D., Caserta, M., Utz, R., & De Vries, B. (2010). Experiences and early coping of bereaved spouses/partners in an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dual process model (DPM). Omega-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 61(4), 291-313.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