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給了我兩張票,去看了《想飛》一片首映,還遇到《十六個夏天》的阿慶與瑞瑞(也是本片女主角),心理暗自竊喜。一開始我一直以為,這又是一部普通的愛情電影,夾雜一些理想什麼的就上映,沒想到去看了首映之後,才發現有時候「夢想」兩個字的意義,並不如我們想像中那麼容易(以下無雷)。
這是一步剛看時覺得溫馨的小品,但細想卻後勁很強的片。描寫一位想飛的青年(家豪,張叡家飾),以及一個喜歡幻想與小王子的少女(欣怡,許瑋甯飾)的邂逅,片中交織著精實的訓練(當過兵的朋友一定會有共鳴)、單親爸爸、長官與同梯的期待、姊妹關係的拉扯、以及持續的暗戀守候、危機產生與夢想的拉扯,150分鐘裡面袍澤、親情、友情、愛情與師生之情塞得滿滿,好處是每個點都有人潸然淚下,不過缺點是每一角都刻畫得不深。
什麼,是你想飛的天空?
我覺得這部片最值得討論的部份是「理想」與「關係」。根據我最喜歡的「米開朗基羅效應」,一個適合你的人,應該是可以和你互相支持、陪伴、一起完成理想的人,在關係中互相鼓勵,變成更好的人1 2 3。
但問題是,許多人光是理想,都很模糊。每當我問學生「你以後想要做什麼」時,他們大部分的回答都是「不知道」、或「我媽要我念高中」,即使到了今天,螢幕前的你可以問自己同樣的問題:我的理想是什麼?為什麼我非達成它不可?
當我們問及「為什麼」的時候,事情就變得複雜起來。例如你想當廚師(多虧阿基師與吳寶春效應,這是我很多學生的答案),從來不會是單一原因,一定是興趣、能力、同儕影響、師長提點、生命機運、旁人期待等等組合而成。
這裡最特別的一項是「旁人期待」。我們活在一個被關係所支撐和牽拖的社會,好處是當你失敗的時候不會孤單一人,但當你為未來規劃時,也無法考慮自己一個人。
西方人在談選擇時,會用「自主」(Autonomy)這個詞,意思是說,一個人如果可以自主做決定,有選擇地完成自己喜歡的事,通常都會過得不錯;但我們東方人在談「理想」時,卻很難不考慮到其他人,因為對我們來說,有一部分的理想是奠基於「關係」上的,所以有些時候,我們會心甘情願地替家人犧牲,或是為重要的人的期待而奮鬥(像是我一個朋友為了陪家人,每週五都回家吃飯而拒絕我們的熱炒聚),這樣的行為我們做「關係自主」,例如「孝道」就是一個典型的範例4。
就像是主角張家豪一開始其實只是嚮往天上的飛機,所以失戀時一度說出「反正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飛」,但後來同袍的期許、父親的堅持與祈禱,發現這並不只是自己的夢想,而是「大家」的夢想。當一份夢想被許多人所共同期待著,這份夢想就有了重量。
真正的愛,是獨立而不單獨
當然,你有可能跟我一樣,不管身邊的人的期待,畢竟重要的還是自己的決定。所以在升學、就業、甚至重大決定時,你一次也沒有徵詢過家人或好友的意見,因為你相信人生是自己的,本不該被人左右影響,那也是一種選擇。
(以下有雷)
「當空軍的,在面臨『那一天』(失事時),你就得做出你的選擇。」家豪的飛訓教官羅郁中這樣說,而在教官他自己『哪一天』做的選擇是,放棄跳傘的機會(同等於放棄家人),避開稠密的都會區減少傷亡;但家豪面臨生死關頭的時候,卻又做了另一種選擇。此時我才發現,選擇本身並沒有好壞,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勇氣替自己的選擇負責?
例如,如果你愛上一個每次出任務都生死未卜的飛官,你願意他定下來嗎?如果你恰好是國軍弟兄,翩然地愛上一個非常漂亮的老百姓,你不怕兵變嗎(事實上,一項大型調查顯示職業軍官的離婚率大約是15%~20%,遠低於演員、醫生、酒保與舞者等等(30%~40%)5。)?如果你罹患了嚴重的疾病,如癌症或失明,你會願意和剛交往的伴侶坦承你的病況嗎?
其實,轉身離開與留下定終身,都是一種選擇。只是前者必須承擔彼此可能有一天消失的風險,後者則是註定抱憾終身。雖然長期來說,「不做」會讓你日後想起時更後悔(inaction regret)6,但不可否認的,向所愛的人坦白自己的弱點和疾病、承擔被拒絕的風險而表白、甚至容忍有一天對方可能會兵變失事,遠比退縮需要更大的勇氣。
「每個人都在逃,差別只是自己知不知道而已。」──《寒禪效應》
逃避是一件相對簡單的事情,我們藉由這種方式,可以不用對很多事情負責。可是關係裡,很多抉擇和情緒,還是得由自己承擔。
欣怡在家豪大難不死之後,回來見到他的第一句話是:「你是要飛機,還是要我?」這是一個很難的抉擇,長久以來困擾愛情裡面的人的一個核心問題是:我究竟是要多一點親密,還是多一點自主?我要朝我理想前進,還是要多在乎身邊愛我的人?早上我看了一本舊書Anne Wilson Schaef 的《逃離親密》,突然發現最好的關係其實是「獨立而不孤獨」──在關係中,都能為自己的決定與情緒負責,但又能給予彼此關懷與陪伴。
就像當初家豪即使和欣怡分手,也「獨立」選擇了「繼續飛」;而選擇了和家豪繼續在一起的欣怡,就得「承擔」有一天可能會失去彼此的風險。在愛裡,責任與選擇往往相依,逃避責任,也就是逃避與自己和伴侶的親密。
「真正重要的事情,不是用眼睛能看見的。你要用心,才能看見它的真實。」欣怡說,而這句話的意義,大家可以在影片與生活中,細細體會。推薦給跟我一樣,喜歡「小王子與狐狸」的朋友們。
P.S.本文圖片擷取自預告片
註腳
- Rusbult, C.E., E.J. Finkel, and M. Kumashiro, The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9. 18(6): p. 305-309.
- Drigotas, S.M., The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and person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2. 70(1): p. 59-77.
- Drigotas, S.M., et al., Close farmer as sculptor of the ideal self: Behavioral affirmation and the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9. 77(2): p. 293-323.
- 葉光輝, 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本土心理學研究, 2009(32): p. 101-148.
- McCoy, S.P. and M.G. Aamodt, A comparison of law enforcement divorce rates with those of other occupations. Journal of Police and Criminal Psychology, 2010. 25(1): p. 1-16.
- Avni-Babad, D., Action/inaction regret as a function of severity of loss.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003. 17(2): p. 22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