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對他死心了。」你一邊摺衣服一邊說。
「乖女兒,很多事情要漸漸學會放下。」母親一邊說,一邊幫妳把烘好的衣服拿來,窗外寒冷的空氣像是嘲笑著你的傻氣,夾著絲絲細雨扎入你的心。
「已經有一根針在這裡了,就算拔出來,也還有一個洞。」
母親要你放下,看開,但是他卻沒有教你怎麼將心境從「死心」轉到「放下」。
窗外的雨持續地下,剛烘好的他的毛衣像是永遠不會乾似地還滲出一股濕氣。
前幾天討論George Kelly的構念論時,主要是在談「事件結果」和「信念或預期」不符的時候,會產生的負面心理感受。當我們預期一件事情會往A發生的時候,很不幸的他往B發生,我們會感受到焦慮或失望的情緒,為什麼呢?
因為一個人類的基本需求是想要「正確認識這個世界」,事件結果與預期不符,表示我們先前錯誤認識這個世界(Willy & Sons, 1999; Pervin, Cervone, and John, 2005)。
「原來我之前以為的是錯的阿!」,所以我們會覺得不舒服。
不過這裡存在兩個問題,似乎需要仔細思考一下:
- 每次結果和信念或預期不符,我們都會難過嗎?
- 若真是如此,這難過的原因只是因為我們想要「正確認識這個世界」這個動機嗎?
當結果和預期不符
針對第一個問題,我想舉兩個例子讓大家思考:
- a.雖然你跟未婚妻說房子的事情她決定就好,但你想先撐過新婚這段時間,先住普通一點的房子,多賺一點錢之後再來買好一點的房子,這件事情你們之前聊過很多次,你也相信她跟你站在同一陣線。但最後她受到某房屋廣告的影響,買了一間有嬰兒房的大房子。
一開始你很難過,因為你無法理解為什麼她這麼做,後來跟她溝通後,你發現她這麼做是因為她一直很想有個孩子,有個讓孩子快樂長大的空間,雖然你諒解了她為什麼這樣做,心中還是不免有一些疙瘩。日後,你已經知道原來相對於金錢,她更care小孩。
- b.一直以來你都用某種公式解這類數學題,但今天補完習後你才發現每題這樣解都錯,你感到有些挫折,因為過去你用的這個公式都是錯的。不過因為帥氣酷炫的小花老師教你正確的解法,你已經可以順利的解對這些問題,心想「原來如此啊!」,心情好多了。日後,你已經知道原來這類數學題要這樣解。
在兩個例子中,當事人都經歷三階段的認知歷程。
- 第一階段:結果與預期不符,感到挫折或失望。(此時情緒已經產生)
- 第二階段:透過sociality corollary了解他人的認知世界,認識他人的構念系統,及系統的運作(此時會降低負向的情緒,Fransella, 2001)
- 第三階段:透過modulation corollary將構念做調整,知道日後要如何反應
不過這兩件事情其實很不一樣。
在兩事件都落幕後,a.例中你還是覺得不是很舒服,但在b.例中你其實感受到比較多的正向感覺,是為什麼呢?
根據Kelly的解釋,可能是因為你對「金錢」或者是「立業再成家」構念的「可滲透性」較低,而「數學公式」的可滲透性較高。也就是說,就算你知道對方怎麼想,或者也清楚他這樣想是很合理的,也不見得可以接受。相較於「數學公式」的構念,「金錢」或是「立業再成家」的構念更難以改變。
再根據Rogers對於不一致的論述,因為a例中你的構念改變仍然有限,所以你還是感受到一些不一致,所以還是會有些疙瘩或難受;在b例中,因為你的構念已經「完全」改變了,所以下次再遇到類似的事情,你會以新的預期面對之(應該用新的公式來解),不會感受到不一致,自然不會再有負面情緒。
那麼究竟是「什麼東西」在不一致呢?
一種可能是因為,原先你的基本預期是「老婆應該是跟我站在同一邊的」(余思賢,2009),殊不知她做出與你預期相反的事情。Kelly的解釋是,因為你錯誤地知覺了對方的行為所以覺得難過,不過還有別的可能:
- 因為你感受到她與你價值觀不相似,原先你對兩人婚姻價值觀的建構是放在相似極,現在卻必須改變放在相異極,這樣的不相似感讓你覺得威脅,讓你覺得跟她之間有些距離,你們不再是「一起」(together),而是「分開」(separate) (Buehlman, 1992)。
- 不一致的感覺是指「自我概念」的不一致,原先你視伴侶自己的一部分,把你和伴侶看成一個「總和體」。你預期對方應該會跟你做類似的決定,不過事實卻相反,也就是一部分的你,和另一部分的你不一致。可以想像你的手不聽使喚嗎?如中風的人,想舉起右手,但是右手卻動也不動,那種感覺是很令人沮喪的。
綜合言之,因為「關係」是你重視的面向,是比較不可滲透的構念,當其中發生不一致的時候你會很難過,需要花更多心思去調適;但是數學不是如此,所以同樣發生不一致,你卻只需要很小的調適,就能回復到原先的情緒。
如果談到這就結束,總覺得還少些什麼。
畢竟對方跟自己是不同的人。
我們彼此都有一些意見與價值觀,各自陪我們生活了幾十年。
我們因為一些吸引力結合,相識相知相惜不過幾年,勢必有些相異的點,比方說他很care晚上講電話時妳是否能專心、不要一邊聊MSN,你比較在乎她跟異性出門是否有跟你報備,每次都溝通未果,兩人都依然故我,那不是等分手?
你是要死心隨她去,默默接受電話那頭的他心不在焉的應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容忍對方不報備,還是要放下看開點?
「很多問題不是靠溝通就能解決的。」他悻悻地說。
許多次你與對方的爭執,最後都落到不了了之。你相信彼此的差異可以透過溝通、相互接納來磨合,難道錯了嗎?
答案是,錯一半。
好好溝通就能解決問題?
有些時候,除了溝通之外,我們還需要一些別的東西。
一般而言,根據「衝突管理模式」,溝通方式可以分成「整合或妥協」、「謙讓」、「支配」、「逃避」(Cheng & Lu ,2004),其中「謙讓」、「支配」、「逃避」都是至少有一人的需求受到威脅或期待被違反,此時怎麼辦?
長久相處的夫妻,不可能事事都滿意,許多時候,他們需要發展出一些「適應法則」才能維持婚姻。比方說,老夫老妻都能容忍彼此一些輕微的謊言,而這些謊或接受這些謊對彼此的關係反而是有幫助的(Guthrie <2009>。例如:老婆,沒有胖,是妳想多了。)
一開始你還為了對方做出不合妳意的事情生氣或感到不舒服,但久了之後就包容他了,然而這裡的「包容」是怎麼樣的歷程呢?為什麼有些事情你可以包容,有些事情無法?為什麼有時你選擇放下,有時卻只能死心?
最簡單的回答,似乎是當你感覺不到他還愛你,你便死心了;若這次事件只是他的一個壞習慣,你還是從其他方面感受到他愛你,那麼你選擇放下。
死心和放下差在哪?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死心和放下有什麼不同?怎麼從死心走到放下?
下表是我的答案。
死心和放下最大不同點在於,我們對一個人死心,幾乎是否定他的一切,但我們對一件事情放下,仍然是接受這個人。
對方一次又一次做了令你難以想像,讓你相當傷心難過的事,你當然可以選擇溝通(第一道防線)或離開關係(最後一道防線),但其中是否還有其他選擇?如果可以選擇,又要怎樣讓自己「放下」而不「死心」?
根據文首的討論,「了解對方行為的成因」只是減少負面情緒的第一步,如果事件本身就是「滲透度低」(難以改變的構念)怎麼辦?
比方說幼時的負面成長經驗使你深信,男人晚回家一定有鬼,雖然事後你知道他是真的因為剛結婚,拚事業,天天加班,也曾經半夜送宵夜過去突襲看到他真的在埋頭苦幹,但每次睡覺時他不在妳身邊,你還是很沒安全感。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到對方還有其他優點(Murray,1999, 2009, Showers, 2004, (林以正,2009))。
想想對方的好,想想他在你生病的時候陪在你身邊,從公司趕回來好像怕妳會碎掉一樣握住妳的手,他在寒冷的冬天裡一邊發抖流鼻涕一邊出去幫你買妳最愛吃的加熱滷味,想想某年情人節他傻傻地跟你告白的靦腆模樣……,有些緣分是一生難得,這些溫暖的感覺便能讓你有能量繼續走下去,不會因一時絕望感侵襲而分離。
幾乎所有的書都講到這裡,不過知易行難。
挖馬災訝(台語:我也知道)要往好處想,但我都想不到他有什麼好怎麼辦?會絕望死心不是沒有原因的,真的是因為在我的腦袋中,真的想不起來他有哪裡好。我不是自願全盤否定他的,是我仔細想一想之後發現他好像都是缺點。
這裡必須區分上述這些想法是「真實」(truth)還是「相信」(believe) 。
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呢?Garg(2009)曾提出這樣的區別:
- 「真實」是指,這件事情確實存在,我可以理性的知道它存在的原因。比方說我是公司的員工,這是truth。
- 「相信」是指,這件事情不一定存在,但我不曉得為什麼,就相信了。比方說我相信他是我兒子(Garg這樣說的時候,我好久才意會過來這是個笑話)。
然而,幾乎所有的感情都是因為「相信一些什麼」而開始,因為「不再相信那些什麼」而結束。
如果這件事情是「真的」,其他人對他的觀點也都是偏向負面,不是你一個人的幻覺,那麼就是時候離開關係了。畢竟眷戀錯誤並不會帶來更大的幸福。
如果這件事情只是你的「相信」,你當然知道他可能有些地方好,但是每次發生負向事件時你總是想不到他哪裡好,他不接電話,她消失一陣子,或者他晚點回家,妳都擔心他是不是不愛妳了,你無法「提取」到他的好,亟需擁抱他卻不在身邊,每次他做出妳預期之外的事情,你就覺得沒有安全感,好冷好孤單。這好像是一種病,一種提取正向事件困難的病。
感恩正面力量的實驗
一項研究希望藉由讓焦慮依戀者想一些對方很體貼,很甘心的行為,希望能藉由「感恩的正面力量」讓焦慮依戀者走出負面思考的迴圈,提升生活滿意度。你猜結果怎樣?
或許你猜對了,出乎研究者意料地他們越想越糟。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提取失敗,一旦負向事件發生,整個腦子都被那件事情占據,想不到對方的好,然後覺得自己怎麼連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也想不到。
「原來我生活中都沒有值得感恩的事情阿,我真悲慘。」
於是不但沒有幫助到這些人,反而使他們受害。
一項有名的社會認知研究也顯示,要求你寫20項伴侶的優點,要求另一人寫5項他伴侶的優點,你會有一種「我好像也沒有那麼愛他」的錯覺,因為你會覺得,他如果真得這麼好,為什麼我連20個優點也想不到;而另一人可能寫超過5個,並且覺得「原來她真棒,我答案卷都寫到不夠用」——儘管你們兩人寫得優點數可能差不多。
可見,提取失敗真是害人不淺(請勿拿這招來對付你的情敵,相當不道德……)
一言以敝之,如果你是安全依戀者,那麼在事不如意時想想對方的好,轉換觀點,就比較能「放下」,而非「死心」;如果你不幸是那個提取不到,或是焦慮依戀者,那麼請期待實驗室寒假將要進行的研究吧。
<註1>章首圖片選自「宅男最後的120小時」
<註2>夏欣(2007)。 「放下是超越的開始」 。知青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