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近PTT很流行的一張梗圖,它並不是真的叫人自殺(想要自殺的人千萬不要按照圖上的建議去自殺),而是反諷那些一直抱怨但是卻從來沒有改變的人,用抱怨來當作他人生的「燃料」,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色裡面,來逃避自己人生當中本來應該要負起的責任。
當你遇見這種有「受害者情結」的人,千萬不要嘗試幫他解決問題,因為你會被捲進卡普曼戲劇三角形(p.26-28)1,按照蘇絢慧心理師的說法,他所創造出來的受害空間,就像是一個流沙坑(p.16),你想要把他拉出來,可是沒想到他習慣越陷越深,你看自己就要被捲進去了,想說真的不行了要脫離,他就會把你罵得一文不值,彷彿你才是加害者、狠心丟下他的人。這到底是一場什麼樣的爛戲?
受害者情結的定義
根據書上的做法,當你跟一個人相處的時候,他會抱怨自己的不幸,然後他的抱怨會經過下面幾個步驟(p.14-15):
-
發洩怨氣:可能是罵對不起他的人,也可能是罵整個世界
-
表達自己的脆弱跟無辜: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說自己是如何被其他人欺負
-
反覆播放:他會重複說著同一件事情、抱怨同一個人、罵同一個對象(甚至是罵政府),把人生當中所有的辛苦都怪罪在那個加害他的人身上。
-
零改變:重點是,不管他抱怨幾次,他的想法或者是行為都從來沒有改變。
這就是所謂的「受害者情結」的人,我一開始還覺得為什麼一本書的名字要幫辛苦受害的人貼上「情結」的標籤?但是後來發現,其實受害者不一定永遠都會是受害者,有可能在互動的過程當中,原先的受害者變成加害者,或者是有其他各種不同的轉變——於是,這本書開始讓我有了興趣。
這本書我喜歡的一些地方
除了受害者情結之外,書還提到了許多其他的相關症狀,例如完美主義、低自尊、覺得自己不夠好、控制、情緒勒索、善於支配別人、拯救者情節等等⋯⋯,內容相當豐富,我把這本書裡我覺得最有收穫的2個部分分享給大家:
-
(上圖跟下圖)原來很多時候拯救別人的人,真正需要被拯救的其實是自己。所以有時候受害者情結的人會在拯救者和被拯救者之間來來回回,但無論如何,內心真正的恐懼都是「孤兒」。
-
下圖是這本書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段落,就是關於神隱少女當中千尋與無臉男之間的療癒過程。如果你身邊的某一個人有受害者情結,那麼你可以學習千尋的這個對應方式,或許就可以陪他到生命的另外一個彼岸。
作為了解複雜人生的起點,我覺得這本書是一個還不錯的入門,因為裡面提到的各種症狀,例如過度自我要求、完美主義、自卑、覺得自己不夠好、覺得都是別人害的⋯⋯種種症狀幾乎都有涉獵到,所以如果你有任何的心理困擾,應該都可以從這本書當中找到一些「你自己」。
總評:了解複雜人生的起點
整體來說,這本書舉例豐富,貼近本土:幾乎每一個論述和分類都會加上一些例子,尤其是很契合本土的例子(例如華人文化裡面才有的一些特徵: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等等),所以你很快就可以對應到你身邊的人、想到某一些事情,是一本很「接地氣」的書籍
除了內容多元,旁徵博引,我的感覺是(有可能是因為我自己的取向有關)這一本書似乎是前一本人格原型的延伸,用了許多榮格取向的觀點,並且加入了其他學派的不同觀點,使得整本書由各種不同的理論交織而成。如果你想要藉由一本大眾書來了解「諮商理論概述」,那麼這一本書大概是一本可以涵蓋許多不同面向的書籍——從古典精神分析、理情治療REBT、客體關係、依戀理論、溝通分析⋯⋯幾乎很多的理論都有涉獵和提及。
最後我想說,如果你身邊有這種受害者情結的人,這本書的第四章有提供「受害者情結身邊的人該怎麼辦」的做法,最重要的還是做好課題分離跟心理界線。對我來講最受用的是p.242作者提到如果你具有三項配備(個人健全的界線、自我的穩健成熟、同理心的能力),比較適合陪伴具有受害者情結的人,如果你沒有,很可能會連自己也賠進去,還是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附表
然後附上書最後的檢核表,看看你遇到的那個人是不是具有受害者情結的人:
註腳
- 關於卡普曼戲劇三角形,大家可以上網搜尋,我特別想要引用裡面第28頁談到的拯救者的受害者的描述,我覺得講的非常透徹:
「迫害者習慣貶低別人,自處在比較高的位置,把別人看得比較低下和不好,或者是沒有能力。拯救者也是把別人看得比較低下和不好,不過他的方式是從比較高的位置提供別人幫助,他相信『我必須幫助別人,因為他們不夠好,無法幫助自己』。受害者則是自認比較低下、不好。有時受害者會尋求迫害者來貶低自己,或者是尋找拯救者提供幫助,進而更加認定自己:『我是無助的,無法靠自己來解決問題。』⋯⋯有些人會在不同的人際關係當中演出三種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的位置,或是在同一件事情當中,在這三個角色上面來來去去轉換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