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4督導筆記 |看見個案的逃避與優勢
這個禮拜很特別,有機會可以跟兩個督導討論,然後看見我的治療當中一直忽略的問題,具 […]
20191024督導筆記 |看見個案的逃避與優勢 Read More »
這個禮拜很特別,有機會可以跟兩個督導討論,然後看見我的治療當中一直忽略的問題,具 […]
20191024督導筆記 |看見個案的逃避與優勢 Read More »
這本書我想要特別推薦給,覺得「自己可能一輩子也不會好了」的人。 介紹憂鬱症的書很
讀《別再叫我加油,好嗎?》縱使永遠都不會好,你也已經夠好了。 Read More »
「我真的很不喜歡這樣,但是又無法停止……我知道他工作在忙,但是就是無法可克制地想打給他。他那天跟我說,我太黏了,這樣下去他會受不了,我跟他說我知道、我會改,但是每次一個人的時候還是會覺得很害怕、很孤單,最後還是不爭氣地拿起電話傳LINE。
又到了推甄申請的旺季,前幾天收到一個高三生Angela的來信,我想很多人也會有類似的問題,所以就她的問題直接回覆在這邊,不過,因為我的說法多少參雜個人意見在裡面,加上我並沒有讀過這麼多不同學校的心理系,所以僅供大家做參考。礙於字數,關於面試與備審資料的準備,請讀《心理系推甄申請秘笈三疊》一文。本文歡迎各界專業人士強力補充回應。
前幾天收到一位在台北車站當名師的朋友的簡訊,希望能推薦一些不錯的心理學參考書籍給那些尚不知民間疾苦,事態險惡(?),又想念心理系的高中生,為方便故,這裡整理了一些入門的心理學書籍,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