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焦逃配會在一起?
以前我總覺得很奇怪,如果焦慮依戀和逃避依戀的人個性如此迥異,當初為何會在一起?後來我發現,所謂的「焦逃配」之所以能配成一對,可能來自於下面兩個原因
你是這樣的人嗎?對於某個人或是某件事怨恨、放不下;想要跟某個人和解,但見面不是爭吵就是無言;曾經嘗試很努力做點什麼可是徒勞無功;不知道為什麼總是無法喜歡自己
《魔法公主》你也是無法和自己和平共處的人嗎? Read More »
「榮格的人格類型」一直是我心中永遠的痛,每一次讀的時候都覺得頭昏眼花,而且還不知
【影片筆記】親密關係溝通學(上)榮格論人格類型:內傾、外傾、思考、情感、實感、直覺,你的情人是哪一種? Read More »
這篇文章嘗試回答下面幾個問題(內容是整理今天20200815網路成癮研討會的筆記
網路成癮懶人包:什麼,為什麼,還有我們可以怎麼辦? Read More »
這世界上有一種懂,叫做你曾經經過我的經過。然而,為什麼明明是當初說你很懂他的那個人,最後卻愛上了別人?其實,這可能跟自信有關,當一個人愛上兩個人,很可能一個是愛上彼此的同病相憐,另外一個,則是滿足了他脆弱的自尊⋯⋯
為什麼當初他說我最懂他,但卻愛上另外一個她?解析《做工的人》ep.3,ep4 Read More »
你曾經進入「物化的關係」嗎——你覺得你只是一枚棋子,任由他擺布,你覺得痛苦,但是又無力退出,留下雖然沒有比較好,但離開你又有巨大的罪惡,所以只好日日夜夜,變成抖M,繼續順應他的要求,成為他的奴僕⋯⋯
讀《關係物化》:你相信自己什麼都不做,就有價值嗎? Read More »
最近收到一本很可愛的書,輕薄短小,唸起來完全不會有壓力,而且裡面推薦的方法都很容易做到,甚至你只要看兩頁,就會知道這本書大概的內容是什麼——更正,只要看封底就好了。
總是忘東忘西?一個秘方,疼惜你的大腦 Read More »
前幾天和吳東彥心理師在節目「海苔熊心理話」裡面談到了一個有趣的概念,用我的話來說
「都是我害的」症候群:別糾結了,其實你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偉大」 Read More »
其實這本書裡面寫的,都是你我很熟悉的事。但生命當中最恐怖的事情就是「熟悉」。 被
讀《他們都說妳應該》:你是習慣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