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你聽我】柯采岑 – 我們都在尚未抵達與正在前進的路上
很多時候我們看見自己失去的東西, 卻很少時候看見我們所擁有的東西。 可是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擁有, 又怎麼能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或能給予什麼? 海苔熊與新生代作家—… Read More »【聽你聽我】柯采岑 – 我們都在尚未抵達與正在前進的路上
很多時候我們看見自己失去的東西, 卻很少時候看見我們所擁有的東西。 可是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擁有, 又怎麼能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或能給予什麼? 海苔熊與新生代作家—… Read More »【聽你聽我】柯采岑 – 我們都在尚未抵達與正在前進的路上
「應該我」:你應該成為的樣子,但不是你想成為的樣子。 「理想我」:喜歡的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你曾經進入「物化的關係」嗎——你覺得你只是一枚棋子,任由他擺布,你覺得痛苦,但是又無力退出,留下雖然沒有比較好,但離開你又有巨大的罪惡,所以只好日日夜夜,變成抖M,繼續順應他的要求,成為他的奴僕⋯⋯
你曾經有這樣的經驗嗎?愛上一個人,為了他你可以奮不顧身,為了他你可以犧牲自己的完成,為了他,你甚至能夠假裝成他喜歡的模樣,只為了他能夠轉過頭來,聞一聞你的芬芳。… Read More »讀《那一天我變成一隻鳥》:當你願意成為真正的自己,別人才可能愛上你
「生日快樂!趕快許願,第三個不可以說出來喔~」從小到大過了這麼多生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件事情:為什麼第三個生日願望都不可以說出來呢?是不是沒有說出口的願望… Read More »心理學解析《想見你》:為什麼生日的第三個願望不可以說出來?
你了解你的父親嗎?或者,你覺得自己根本就是一個沒有父親的人? 前陣子力州導演找我去看他拍了10年的紀錄片《紅盒子》,我從影片中段就開始哭得唏哩嘩啦,儘管我並不特… Read More »解析電影「紅盒子」:一輩子活在父親影子下的人
昨天朋友給了我兩張票,去看了《想飛》一片首映,還遇到《十六個夏天》的阿慶與瑞瑞(也是本片女主角),心理暗自竊喜。一開始我一直以為,這又是一部普通的愛情電影,夾雜… Read More »想飛:給在夢想與愛裡,猶豫不前的人
(本文建議搭配聆聽:那些你很冒險的夢) 「我有一種病,對於他承諾過的夢想,我總無法放下。他曾說他要出國念研究所,連學校和申請函都寫好了,最後卻都沒有勇氣投出去。… Read More »夢想依戀
我們除了比較會引用文獻之外,到底比一般凡人多懂了些什麼?有沒有可能找到一個好的理論來說明什麼是愛情,又有什麼影響愛情最多?畢竟就連提出愛情三因論紅極一時的Sternberg,晚年時也承認,愛情比我們想像中還要複雜,另外寫了一本「愛情是個故事」(Love is a story),重新解構與詮釋愛情。在讀了Brehm (1985)的「親密關係」(intimate relationship)之後,這個問題似乎有比較明朗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