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拖油瓶症候群」?3 個具體方法,放下自我質疑|海苔熊為你點歌《瘋人願》
我很心疼,時常在母親受氣之後陪伴著她、承受她的怨氣;而姐姐對童年的我來說就是一隻大怪獸,時常在我犯錯或只是她心情不好時用手捏我,因此,我一直害怕父母離開我身邊。
我很心疼,時常在母親受氣之後陪伴著她、承受她的怨氣;而姐姐對童年的我來說就是一隻大怪獸,時常在我犯錯或只是她心情不好時用手捏我,因此,我一直害怕父母離開我身邊。
「不管有沒有打開那扇門,你都是最勇敢的存在。」今天要跟大家介紹新海誠的全新作品《鈴芽之旅》,從口碑場開始就已經破「你的名字」票房紀錄」,不但在日本引起了一陣轟動,也重新定義了新海誠在動畫界的新高度。今天邀請到和我們一起打開這個心門的夥伴,是過去和我們一起談過許多動畫的御用來賓,讓我們掌聲歡迎Lily!
以前我總覺得很奇怪,如果焦慮依戀和逃避依戀的人個性如此迥異,當初為何會在一起?後來我發現,所謂的「焦逃配」之所以能配成一對,可能來自於下面兩個原因
「如何讓我的伴侶變成安全依戀?」這幾乎是每次我去演講必定會被問的月經題目,通常會問的都是焦慮依戀者*(如果你不知道這是什麼,可以看註解),他們往往有一個逃避依戀的伴侶,這樣的關係讓他們很辛苦,但又放不下,所以想知道該怎麼做才能「讓對方變得安全」。
各位親愛的朋友大家早安大家好,這不是拜票,這是要跟大家推薦一本非常非常非常(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遍)重磅的書籍叫做 《依戀效應》 它有多重要呢,它是我研究所老闆的… Read More »重磅推薦《依戀效應》:一本你值得買來閱讀多次、好好收藏的參考書
這個禮拜很特別,有機會可以跟兩個督導討論,然後看見我的治療當中一直忽略的問題,具體來說,就是看見個案的逃避,以及個案的優勢力量。 督導F:不要讓個案輕易逃走 我… Read More »20191024督導筆記 |看見個案的逃避與優勢
在這個單身月讀了許多單身萬歲、單身無罪的文章之後,或許暫時覺得舒緩、一時覺得溫暖,但是隔了一段時間,你是否一樣會為一個人來的生日、曾經浪漫的聖誕節、以及被朋友逼問的跨年夜、親友提供相親對象的過年等等,默默地擔心難過?
「情人節快樂!」我將我辛辛苦苦準備的禮物遞給她。 「一點都沒有誠意嘛!」沒想到換來的,卻是這句話…… 為什麼有時花費心思送禮物,對方卻不… Read More »七夕的本質
曾有情傷的朋友問我,分手了是否宜複合? 理論上,多年東西方的研究均穩定指出,分手複合還能work(繼續一直走)的機率相當低 感覺大部分都是有一方是焦慮依戀,另一… Read More »社心5/25上課大綱,複合式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