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與野獸》和脆弱的自己相遇,才能破除詛咒 ft. 星期天
你是這樣的人嗎?曾經因為受傷所以不敢再相信自己可以被愛;心裡面有一道牆,因害怕失望所以不敢再開放;總是把事情想得很糟糕,自我責備是你的城堡;有時候脾氣很差,可是事後又會後悔自己當時這樣說話
《美女與野獸》和脆弱的自己相遇,才能破除詛咒 ft. 星期天 繼續閱讀 »
你是這樣的人嗎?曾經因為受傷所以不敢再相信自己可以被愛;心裡面有一道牆,因害怕失望所以不敢再開放;總是把事情想得很糟糕,自我責備是你的城堡;有時候脾氣很差,可是事後又會後悔自己當時這樣說話
《美女與野獸》和脆弱的自己相遇,才能破除詛咒 ft. 星期天 繼續閱讀 »
這是最近PTT很流行的一張梗圖,它並不是真的叫人自殺(想要自殺的人千萬不要按照圖上的建議去自殺),而是反諷那些一直抱怨但是卻從來沒有改變的人,用抱怨來當作他人生的「燃料」,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色裡面,來逃避自己人生當中本來應該要負起的責任。
讀《受害者情結》|你身邊也有那種一直抱怨,但是卻從未改變的人嗎? 繼續閱讀 »
記得《神隱少女》裡面的白龍嗎?白龍據說是琥珀川的主人,千尋小時候曾經掉到那一條河裡(?),那河就是琥珀川,所以他們兩個人的姻緣,在很久以前就注定在一起。對我來說,這兩個人的故事最讓人不解的幾段如下
解析《神隱少女》千尋與白龍的隱喻:離開回憶,你才能夠找回自己 繼續閱讀 »
今天看完做工的人第六集,真的只能用哭慘來形容。相較於前面幾集的搞笑幽默,這一集展現出一些難以言喻的悲哀,還有親情的力量與無奈。例如生病與死亡。
解析《做工的人》完結篇|世上最無奈之事,是救不了最想救的人 繼續閱讀 »
這世界上有一種懂,叫做你曾經經過我的經過。然而,為什麼明明是當初說你很懂他的那個人,最後卻愛上了別人?其實,這可能跟自信有關,當一個人愛上兩個人,很可能一個是愛上彼此的同病相憐,另外一個,則是滿足了他脆弱的自尊⋯⋯
為什麼當初他說我最懂他,但卻愛上另外一個她?解析《做工的人》ep.3,ep4 繼續閱讀 »
醫師往往是讓大家覺得崇拜、景仰的工作,但你有沒有想過,醫生也有迷茫的時候?在這本書裡面,治療者(蔡伯鑫)和被治療者(張朋城)看似是醫生與患者的關係,但實際上,有時候醫治別人的人,往往也是需要被醫治的人。
讀《空橋上的少年》:當生命陷入徬徨,流浪是一種解方 繼續閱讀 »
今天蛹之生心理諮商所的所長教會了我一件事情,分享給大家:如果你曾經聽一個朋友,和你分享一個與你無關的情緒,或者是他最近發生的讓他很困擾的事,你一邊聽、一邊身體有一些強烈的反應,例如頭痛、耳鳴、全身燥熱、喉頭緊緊的,那麼有幾種可能:
這篇文章我想要談一談關係裡面的一種感覺,叫做「我不配」,這是一種「心理地位的不平等」,來自於社會方面各種的期待跟壓力。不論你和對方的社會地位到底是如何,你在心中就已經預設的某一種不平等、預設的自己不配、預設了對方很可能有一天終究會離開你,去找更好的「歸宿」,這樣的狀況最容易發生在下面幾種關係當中
愛情裡的「我不配」症候群|你真的願意跟這樣的我在一起嗎?(解析《做工的人》ep1-ep2)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