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起來怎麼辦?一起學會鬆綁焦慮的正念技巧RAIN
「焦慮不會解決明日的煩惱,卻會帶走今日的和平。」——Judson Brewer《鬆綁你的焦慮習慣》我發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好像不太能夠跟自己獨處,有一種寂寞就會常常跑出來,很慌張,然後會在床鋪上面翻來翻去不想起床。不想面對現實生活(我猜是從寫論文開始),有時候真的受不了就會問他我要不要來陪我,通常他的回答是:「靠腰啦,我在打艾爾登法環。」
焦慮起來怎麼辦?一起學會鬆綁焦慮的正念技巧RAIN 繼續閱讀 »
「焦慮不會解決明日的煩惱,卻會帶走今日的和平。」——Judson Brewer《鬆綁你的焦慮習慣》我發現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好像不太能夠跟自己獨處,有一種寂寞就會常常跑出來,很慌張,然後會在床鋪上面翻來翻去不想起床。不想面對現實生活(我猜是從寫論文開始),有時候真的受不了就會問他我要不要來陪我,通常他的回答是:「靠腰啦,我在打艾爾登法環。」
焦慮起來怎麼辦?一起學會鬆綁焦慮的正念技巧RAIN 繼續閱讀 »
以前我聽到這個故事覺得很有道理,但後來才發現這故事有一個bug——這個爸爸有沒有想過,是什麼讓他的小孩重複的、經常地如此憤怒?如果是我生氣,我爸非但不理解我還叫我去釘釘子,我一定會氣到把釘子釘到手指。
你知道你心中住著不同部分的你嗎?看完留佩萱(內在家庭系統IFS Level 1 受訓治療師)的《擁抱你的內在家庭》之後,突然有一股衝動想要把內心當中不同的自己(parts)畫下來。佩萱說她有一個「會照顧人」的自己,我似乎也有,我還有一個總是逼迫自己要做很多事情、很多工作的自己。不過,當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第一個跳到我眼前的,卻是一個「研究生」
看見自己不同「部分」的好,就是生命的解藥:讀留佩萱《擁抱你的內在家庭》 繼續閱讀 »
不知道大家看完《華燈初上》最後一季的感覺是什麼,我在這篇文章總結了三個心得,分享給大家:好人和壞人是相對的:那些你以為是好人的人,從某個角度來看可能是壞人,反之亦然。
《華燈初上》完結:有時你的一句話 就足以把彼此推下懸崖 繼續閱讀 »
「一路上並不都是風景秀麗。」——劉軒《不敗學習力》在劉軒的書當中,談到了恆毅力(Grit)裡面的要素,是兩個「P」:Passion:對長期目標飽涵熱情;Perseverance:有堅持不懈的毅力
今天在讀《諮商心理衡鑑的理論與實務》的時候,看到了這句話,有一種被打到的感覺。有些時候我們並不是感覺不到愛,而是恐懼阻擋了我們和愛之間的路。最常見的形式是,因為害怕麻煩別人、害怕失去,害怕關係會搞砸,害怕衝突等等,所以選擇故作堅強,以為只要不跟別人建立連結就不會失去連結。
前陣子我跟朵朵聊到滑手機成癮這件事,在心理學上好像有不同的看法。網路成癮的研究指出,一個人之所以會成癮其中一個因素是「為了逃避現實生活當中的痛苦,所以遁逃到網路裡面尋找快樂。」
為什麼不停滑手機?網路成癮可能源自社會連結的快樂 繼續閱讀 »
今天晚上咪聽的時候老師跟我分享了這段話,我也想要分享給大家。有些時候,在愛之前我們被恐懼阻擋了。恐懼受傷、恐懼失望、恐懼自己的付出沒有被接住,恐懼過往的事情重新再發生,而這一個又一個的阻擋,成為我們無法去愛的障礙。
這幾天天氣這麼冷,你是否曾經想過「乾脆什麼事都不要做就好了」的念頭呢?躲在家裡,在棉被中翻滾,可是又覺得罪惡感滿滿,有沒有讓自己不焦慮,可是又不用去面對這一切的方法?
想耍廢卻又感到罪惡?有什麼方法能讓自己不焦慮嗎?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