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尤其是社會心理學)是不是科學?在維基百科與我所了解的定義上,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及動物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
但老實說,前幾天我去科教館演講的時候,真的有種「格格不入」的感受,當現場理化老師帶著小朋友做著酸鹼中和的實驗、看著雙氧水變成的「大象牙膏」實驗,我在台上卻只是說幾個研究者的問卷統計,看起來的確滿弱的,畢竟我們無法確定參與研究的人在性別、宗教、文化上對研究結果的影響,社會心理學可以算是科學嗎?
我覺得一個最棒的例子是:「夫婦的上班方向一致,婚姻幸福感更高」。這是2012年發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的研究,聽起來很瞎,但其實心理學有一套檢驗與排除混淆變項的方法(想了解的人可以花六分鐘,點這裡看香港中文大學的影音)1。
社會心理學排除混淆變項的可能方式
我記得第一年在上方法學課程的時候,一個老師也提到了這個困境,社會心理學的應對方式是(我憑印象寫的,如果有錯誤還請大家補充):
- 把一些可能會影響結果的變項納入問卷當中(例如性別、人格等等),只是問題又來了,「哪些」是可能的變項呢?例如宗教算嗎?過去的戀愛經驗算嗎?沒錯,影響人際關係的變項太多了,實在是無法窮盡,所以我們的作法是:如果你覺得某個變項a也很重要,而且可能影響結果,那麼得拿出證據來說明「為什麼a重要到可以影響結果」。當然反過來,研究者如果覺得變項b是主要影響結果的因素,也得提出好的理由與文獻推論來說服審查人員,不能只是光靠結果而已。當然,如果是相關研究也需要類似的步驟與推論,儘管它無法推導到因果。
- 如果將其他變項的效果排除了(利用控制組或是統計排除),我們關心的現象還是存在的話,例如,假設「感恩」行動在排除掉人格、性別等因素之後還是可以增加「正向情緒」,我們會「比較有信心」去相信「感恩可以增加正向情緒」的效果是存在的。
- 但針對這個結果,也只是「比較有信心」而已,所以我們會進行的第三件事情是:重複驗證(像是如果我和你媽跌入海的研究,Susan Cross就做了兩次)。例如這篇文內有提到,之前有些研究發現「欲擒故縱」對把妹有效,但後來又有研究發現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效,而是有一些限制條件,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可能「直來直往」還比較好。那你怎麼能確定當前的結果是對的呢?我們不知道。事實上,在新的研究提出推翻既有論述之前,我們也只能姑且相信這個結果(這點倒是跟物理、化學等科學類似)。
- 所以,一些嚴謹的期刊如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在審稿的時候,會要求要做五到七個實驗,用不同的方法說明同一個現象存在(例如分享好是並給予回饋是不是可以拉近彼此關係)2,如果結果都非常一致,研究者與審稿人心也比較安一些。
- 可是這也只是「比較心安」而已,說不定有一些我們都沒看出的漏洞呀?所以研究者通常在文章的最後會加上許多的研究限制,說明這研究的解釋範圍與未來方向(例如有些前導實驗或是沒經過審核的研究結果,就會特別強調)。
科普文章不等同研究論文
但這些部分在寫成科普文章或演講的時候就比較麻煩了,因為我們比較沒有辦法在一篇文章或一次短講中,交代一大堆的研究限制,甚至有些時候因為行文的關係,只能針對一項研究用一句話摘錄經過(包括許多心理學家寫的實用科普書也是這樣,例如這本、這本、和這本)。所以我自己習慣的折衷作法是附上原文連結或文獻,讓有興趣的人去參考,甚至對論文作者的研究方法,或科普作者自己的引用錯誤提出質疑,雖然這並不見得是最好的作法。
科普寫作其實充滿許多不確定性。我自己覺得「科」跟「普」的平衡是很不容易的,寫得好玩容易讀就很難深入,寫得深入細瑣又很難讓人有耐心看完(大家的注意力有限),但並不代表嚴謹是不重要的。也因為這樣,更需要讀者的討論和監督,也才更能有機會區分那些部份是科普作者自己的過度詮釋,哪些又是研究本身的限制,我自己在讀科普書(甚至是對岸科普第一大站出版的冷浪漫),也是抱持著這樣半質疑心態。但這也並不表示「寫得有趣」不重要,因為無法引起大家興趣的文章,也無法帶動討論(當然討論焦點會在哪裡,實在也無法預期)。
科學最有趣的部份,就是做一些別人還沒有做過的事情。正因為沒有人做過,各種結論和討論才顯得重要,也都可能出錯。
畢竟我們都是在各種不確定當中,找到一些確定的小小星辰,與意義3。
———–
本文感謝網友的一一回覆與意見。
p.s.至於審稿部分,我覺得這提議很棒(其實也是我每次寫文章都在擔心的部分)。目前PANSCI自己作者有一個討論群組,但是的確大家都各有自己的事,很難一一Follow彼此寫的文章,目前只能看看能否至少發表前,請一位同領域的作者看看是否有其他的限制與問題。
註腳
- Huang, Irene Xun, Ping Dong, Xianchi Dai, and Robert S. Wyer (2012), “Going My Way? The Benefits of Traveling in the Same Direc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48 (July), 978-981.
- Reis, H. T., Smith, S. M., Carmichael, C. L., Caprariello, P. A., Tsai, F. F., Rodrigues, A., & Maniaci, M. R. (2010). Are You Happy for Me? How Sharing Positive Events With Others Provides 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Benefi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9(2), 311-329. doi: 10.1037/a0018344
- 像是這種話我也常說,不過如果在後面加上「這尚未驗證」就鳥掉了。所以我的風格是,留在文章裡(如果它真的重要就會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