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做了一個小調查,我問大家最讓他們感到焦慮的是哪件事情,我舉例了五種煩惱:
- 在意別人怎麼說自己
- 選擇困難
- 自己「比不上同輩」1
- 厭惡自己
- 對世界感到悲觀
結果在373個留言中,有139(37.2%)個留言是關於「在意別人、他人的看法」,24((6.4%)個留言是「選擇障礙、選擇困難」,171個是「對於自己不滿意、擔憂、或徬徨」(45.8%)(因為有人一次提到不同的擔心,所以加起來可能超過100%),可見得「自己比別人過得如何」、「別人怎麼看待自己」與「我會不會被自己與別人討厭」等等,是許多人共同的焦慮與煩惱。
內容大綱
猶豫的「遠古條件」
一個人為什麼會猶豫不決呢、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呢?或許有很多的原因,比方說猶豫可能是我們大腦裡面製造的一個機制,讓我們在判斷的時候,做出減少傷害自己的決定。以前面「怕別人討厭、擔心其他人怎麼看自己」的例子來說,遠古的時候我們是群居的動物,這意味著過「落單」的話,我們就可能會遭受到野獸攻擊或者是餓死的風險,大腦就會盡量做出「不要讓其他人討厭」的決定,減少自己的生命危險。換句話說,我們做一些決定會考慮其他人的想法,某一種程度上面其實是為了保護自己不被孤立。
然而,生於現在這種不出門就可以在家裡面叫外賣、甚至可以在家工作的時代,也沒有野獸侵襲,為什麼我們還是很在意其他人怎麼看我們呢?演化論的觀點會說,那是因為我們頭殼裡面還保有「哺乳類動物的大腦」,所以群居生活、或者是獲得其他人認同,對我們來說一樣很重要——翻譯成容易懂得語言來說,就是我們需要「歸屬感」(belongingness,social connections)2來確保我們在人群當中不孤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黏著在社群網站上)3
選擇的多樣性
當然,在這個資訊爆炸的社會,「選項的數量」也會影響我們的選擇。
舉例來說,當你眼前只有可樂和紅茶兩種選項可以去做決定的時候,可能一兩秒就決定了;但當你站在手搖杯飲料店前、或者是便利商店的飲料冰櫃前,你可能就要花幾分鐘來決定自己到底要喝什麼——畢竟可以選的項目實在是太多了4。
此外,就算是你做完決策之後,還是有可能產生後悔,你可能會想著你沒選的那杯飲料有多好喝(action regret,「做了」某件事情之後產生的後悔),或者原先為了要減肥所以沒有跟風買飲料,可是看著朋友他們人手一杯,就覺得剛剛應該要跟大家一起買的(inaction regret,「沒做」某件事情之後產的後悔)5。怎樣,有沒有覺得人生好難?
選擇困難症的關鍵
其實,縱使有上面種種困難阻擋於你的選擇之前,但我認為「猶豫不決」的最大元兇在於:
你不願意對自己的決定負責,稱之為「為自己的決定做出承諾」(make a commitment for your choice)。
常見的例子是,那些每次聚會嚷嚷著「什麼都好、去哪裡都好、隨便都可以」的人,一方面有可能是因為他們真的沒有意見,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因為,害怕自己做了決定之後,那個決定的地點或餐廳,並沒有想像中的好吃或好玩,而遭到大家的責難(但如果他們是有那種當時不提出意見,事後才在那裡馬後炮的人,同樣也會遭到大家的責難XD)。
每一種決定都會有其攜帶的後果,害怕對後果做出承諾的人,可能是:
- 在過往的人生當中,都按照其他人的期待或者是父母的規定而生活,由於「參考點」都在外面,長久下來,漸漸忘記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
- 曾經有一次做出違抗權威的決定,結果遭受非常悲慘的後果。
- 曾被排擠、在求學過程當中感受到孤獨、沒有人喜歡、大家都討厭的那種淒涼感受。
由於人格是先天因素加上生命經歷所累積而成,當然也有可能有一些其他的過去經驗,讓你慢慢「長成猶豫人」,但不論你過往的創傷是什麼,從今天開始你都有可能過更果斷的人生。該怎麼做呢,同樣是參考別人的看法,顧慮別人的感受,你仍然可以變得更果決一點:
- 想想看你的這個抉擇,一般人會花多少的時間考慮?(例如要買飲料跟買房子,會花的時間當然不同)
- 想想這個決定,最糟糕的後果是什麼?最好的後果又是什麼?然後練習跟自己說:「我願意對我的選擇負責」、「我可以接受我現在猶豫不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6
- 閉上眼睛,用手摸摸自己的胸口,問問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通常浮現的那個答案,就是你內心真正渴望的。
- 思考第三種可能的選擇:如果你在兩個選項當中猶豫不決,你想一想有沒有第三種可能,例如立刻辭職和繼續留下來接受升遷的挑戰,是否有別的可能(例如調職)?詢問前輩或者是相關人士「第三條路」是否存在。
人生在世,經常魚與熊掌不能兼得,每一種選擇都蘊含著一種後果,而每一個後果,選擇的人不論意願與否,都要為其負責。練習接受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情、沒有百分之百正確無害的選擇,你那緊繃的心神,或許有機會可以被鬆開幾分。
註腳
- 達達令(2019)生活沒有變得更好,只是我們變得從容。台灣,台北:時報出版。
- Lee, R. M., & Robbins, S. B. (1995). Measuring belongingness: The social connectedness and the social assurance scal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2(2), 232.
- Gao, W., Liu, Z., & Li, J. (2017). How does social presence influence SNS addiction? A belongingness theory perspectiv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77, 347-355.
- Barry Schwartz(2004)只想買條牛仔褲:選擇的弔詭(The Paradox of Choice : Why More is Less)(劉世南 譯)台灣,台北:天下雜誌。
- Landman, J. (1987). Regret and elation following action and inaction: Affective responses to positive versus negative outcom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3(4), 524-536.
- Hayes, S. C., Strosahl, K. D., & Wilson, K. G. (2009).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