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心理圖書館 » 分心也可以很幸福!讀《胡思亂想的爆發力》

分心也可以很幸福!讀《胡思亂想的爆發力》

你知道嗎,有些時候分心反而讓你更有!這可能會顛覆你的,因為過去的許多書都推崇專心才能夠做滿做好,一心二用反而會把事情變得糟糕,不過你可以思考看看,自己是不是有這個經驗:

在圖書館反而因為太安靜而無法專心、在都是同學或親人的家裡也容易分心,可是在咖啡廳或麥當勞,別人在談著一些無關的事情的時候,這種「不相關的吵雜」反而能夠增進讀書的效率。

倘若你是這樣的人,那麼這本書就成為你救贖的出口——因為我也是這樣的人,我會利用晚上的散步寫稿子(一邊唸一邊寫,例如這篇稿子),會利用騎飛輪的時間來聽電子書,有趣的是當我一邊做一邊閱讀和寫作,反而能夠寫出我平常苦苦坐在電腦前面,完全想不出來的東西。

不專心也能有創造力

老實說我過去看了非常多正念、專心的書籍,可是對於一個喜歡「一次做很多事情」的人來說,我總是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實踐那些書裡面所說的方法(好難啊啊~)。

當然我知道,有些時候專心對我來講有很大的幫助,可是有時往往也覺得,分心反而會讓我們激發更多的創意。

只是大部分的人並不是這麼想的。我們是一個厭惡分心的時代,來診所求助的病人經常會要求要吃「增加注意力的藥物」,來避免自己忘東忘西,或者是無法持續專注在同一件事情上,而搞砸了工作。對於一些真的患有過動的人來說或許是如此,但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事實上是,面對需要高度注意力的工作,專心的確會讓我們有更好的工作效率;可是面對不太需要那麼專心的工作,例如開車或走路,有時候反而會讓我們連結更多意想不到的事物,而達到「創意的爆發」!

曾經有一篇論文1指出專心的人最, 在2010年發表在著名的期刊Science 上面,但後續的研究顯示2,有些時候讓大腦處在分心的狀態(做比較不這麼重要的任務,然後分心去「孵化」別的事情) ,反而能夠增加創造力。這就是為什麼當你有一個問題想破頭想不出來,可是隔幾天去做一些其他事,可能突然有一天就福至心靈,浮現解答。當然,後續的研究對於專心比較好還是不專心比較好各自有不同的,就像作者所說的,其實比較持平而論的觀點是各有各的好處,重點是你該如何調節(self regulation)。可是市面上鼓吹「分心的好處」的書實在是壓倒性的少,所以我覺得這本書可以算是一個「平衡報導」。

選擇你擅長且習慣的路

除此之外,每個人的個性應該都要納入討論,就像作者說的,有些人比較習慣專心的工作模式,而有些人要他專心不如叫他死,他們在「稍微分心」的狀態下,反而比較能夠投入工作,就像前面提到那個圖書館的例子一樣。

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分心或專心,兒在於你是否懂得調配自己的心
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分心或專心,兒在於你是否懂得調配自己的心

這本書雖然是一本書,引用了很多故事和研究,但他同時也把人性考慮進去。以前我總是把科學當成我人生的核心判準,但學習諮商這幾年,我漸漸發現一件事情:不論論文或者是科學說得是什麼,你自己的感覺最重要。研究雖然指出一些「大部分人平均會獲得幫助的」,但每一個研究都有限制、每一個人都有個別差異,你畢竟不是「平均數」,效法任何一本書上面的方式來做,不一定能夠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好過。也因為這樣,選擇你適合而且擅長的路就是很關鍵的一件事情,透過這本書,相信你能夠一邊讀一邊反省,自己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比較容易透過分心得到好處,又有哪些事情需要你全神貫注、全心投入。

成功的關鍵並不在於專心或分心,而在於你知道如何調配自己的心。有句話說,就是你的超能力。本書不但教會你一些「想像」的技巧,也教會你如何去調整專心跟分心的開關,讓你更能夠有效地利用時間,掌握自己。

 


本文原刊載於鍵盤大檸檬海苔熊專欄,可以Facebook、Ingstagram、LINE分享本文連結,請勿直接全文轉載

註腳

  1. Killingsworth, M. A., & Gilbert, D. T. (2010). A wandering mind is an unhappy mind. Science, 330(6006), 932-932[2]Baird, B., Smallwood, J., Mrazek, M. D., Kam, J. W.,
  2. Franklin, M. S., & Schooler, J. W. (2012). Inspired by distraction: Mind wandering facilitates creative incub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10), 1117-1122.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