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社會心理學 » 吃很快、吃很多的人,想填滿的其實是內心的空虛

吃很快、吃很多的人,想填滿的其實是內心的空虛

你是這樣的人嗎?

  • 大的時候就會,吃到一個美丁美噹?
  • 常常因為工作忙壓力大就不吃東西,回過頭來,一整天可能只喝一杯咖啡
  • 買一個午餐要糾結半小時,選擇障礙發作
  • 總是在節食,斤斤計較食物的卡路里,害怕自己會變胖,但隔一陣子就破功。
  • 有些時候會覺得自己「不配」吃到好的食物,或是刻意「等到別人都吃完了之後、確認每個人都有東西吃之後」再吃

前陣子參加心理治療年會「癮蝕人生」,才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其實選擇食物,某種程度上面也是選擇自己的方式。然後寫這段文字的時候又發現了另外一個雙關,「癮蝕人生」,也是「飲食人生」。我們對待食物的方式,某種程度上面也是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我們覺得自己目前愛與被愛的方式。所以不論是惡性減肥、節食、暴食、、吃超級快、吃超級多、對吃上癮,在底下的都是同一個議題——你,可是又害。

食物,其實就是你和愛的連結

還記得糖果屋的故事嗎?在這個故事裡面,韓賽爾與葛麗特其實一開始就陷入了一個窘境:家裡面的後母沒辦法再給他們滋養,爸爸又是一個「沒有聲音的男人」,所以好順從太太的意見,無奈的把他們丟掉。

這個故事有很多值得分析和玩味的地方12,不過礙於篇幅,我只想談一件事情:這對姐妹一開始就面臨了食物的匱乏,這個匱乏也是隱喻愛的匱乏,所以當他們在森林裡面遇到了糖果屋, 就會像是餓死鬼一樣,不斷地狂吃——直到遇見了巫婆,他們才發現自己是掉入了陷阱。如果你對於食物有某一種成癮、或者是經常情緒性進食,那麼很可能就是你所匱乏的那種愛,被換成這個食物,換句話說,食物就是你的糖果屋3

奇怪了,為什麼自己會有這種「糖果屋性格」呢?對我來說,這一切都和你被家人的「餵養模式」有關。想一下,自己的父母親是不是屬於下面幾種類型之一4

  • 給你你不想要的愛:小時候你的家人總是會幫你準備便當,可是邊裡面都是你不喜歡吃的菜,並且逼迫你一定要吃完。
  • 過度匱乏的愛:其實你很期待能夠為家人準備便當,但每一次家人都是拿錢打發,要你去訂外面的食物。一開始你覺得不錯,可是後來慢慢發現,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自我說服「自我獨立」,是一種很悲哀的救贖。
  • 來不及的愛:你很可能符合上面的任何一種情況,但你印象比較深刻的情況是,每次過年過節回家,你的後車廂或者是手上都會塞滿打給你的食物。你很清楚這是他們愛你的方式,但他們從來不知道,你真正喜歡吃的是什麼。而且更難過的是,其實你看穿了,他們給的這些,是一種補償。

你能夠拒絕「不想吃」的食物嗎?

如果你曾經面臨上面這幾種情況,或許會讓你長大以後的生活,對於「要與不要吃」之間有一些糾結,例如:

  • 同事團購牛軋糖或者是泡芙麻糬的時候,你要不要一起跟。你明明沒什麼興趣,卻不知不覺一起跟了。你的脂肪並不是來自於你的貪吃,可是你害怕,如果拒絕了,就變成「不合群的那個同事」。
  • 同事請吃東西的時候,其實不是你喜歡吃的東西,但你依然不好意思拒絕。想說人家都已經請客了,就算是一塊蛋糕、一杯飲料、甚至是一塊餅乾,都可能讓你非常糾結。上面這兩種情形可能都來自於「對於食物和被愛的難以拒絕」,如果你過去對於家人幫你準備的便當往往都無法拒絕、被逼迫一定要吃完,不然有可能在人際關係當中,你也沒有辦法拿捏被愛的界線,含著眼淚,吞下你不想吞的東西。
  • 伴手禮症候群:這跟前面兩個剛好相反,是一種「給愛的模式」。你或你的朋友曾經有這樣的「症狀」嗎?覺得兩手空空去別人家,就會有罪惡感;每次出國旅遊回來,總是要帶一點東西分給同事,不然就會被同事酸。不過,當你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你有考慮過那些接受食物的人,他們有想要吃這些食物嗎?如果沒有,那麼你和那個硬把食物塞到後車廂的長輩有什麼兩樣呢?

上面這並不是說不要送東西給別人、或者是不要隨便接受同事的東西,而是在說明一件事情:接受食物和拒絕食物,往往也對應到我們接受愛和拒絕愛的能力。你的身體是你的,沒有人可以替你負責,為什麼明明是不想吃的東西,但還要委屈呢?

除了愛與被愛,食物還扮演另外一種角色:

情緒性進食

如果你曾經因為擔心自己太胖而過度節食,或者是在壓力大的情況下情緒性進食,那你就非常明白情緒和食物之間的關聯了。

有個朋友跟我說,她從小學五年級媽媽就幫她買減肥藥,然後從小的教育就讓她知道,女人要有苗條的外表,才會被人愛(當然過程當中她也真的感受到胖和苗條,在人際關係上面有多大的差別)。所以長期下來她都一天吃一餐,過度的營養不良。

另外一個朋友,在非常高壓的公司上班,老闆脾氣相當不好,她白天都沒有正常吃東西,晚上睡覺前才買一大堆消夜來狂嗑,紓解一整天的悶氣跟壓力。一個月下來,肚子胖了一圈,後來她又很厭惡自己這個樣子,就跑去催吐,沒想到這樣竟然就漸漸對「催吐」上癮了。

這兩個朋友有許多不同的遭遇,但有一個共同的地方是,從很小的時候的之後開始,她們的父親就不在了。在母親有許多情緒的狀況下,她們不知不覺成為了母親的情緒配偶5,吸納了過多母親的情緒。可是他們自己的情緒,卻無處可去。她們目前都在找一個可以讓她們有的人、能夠依靠的「家」,可是在這個對象出現之前,她們只能夠靠食物來「調解」他們的情緒。

發現了嗎,你真正缺乏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好好被看見、好好被呵護、好好被放在手心照顧,然後從這一個又一個的「好好」當中,看見自己的值得,而不是只值得那些你不想吃的食物、暴飲暴食、過度節食。你真正想要的不是食物,而是一個家,一個溫暖的家。

當你能夠改變對待食物的方式,你也才能夠慢慢改變對待自己的方式。


本文首發於女人迷海苔熊專欄,未經同意禁止轉載喔!

註腳

  1. 海苔熊、黃宗堅 (2019)。 糖果屋:在匱乏裡的救贖。張老師月刊, 493。
  2. 河合隼雄(2015)。童話心理學。中國,海南:南海出版公司。
  3. 林欣儀 (2010)。 女族「苛」痕:論《烈女圖》、《飢餓的女兒》中多重身體剝削與抵抗[Leaving “Acrimonious” Scars Deeply in Feminine Bloodlines: The argumentation of “Portrait of Female Martyr” and “Daughter of the River” about multi-exploitation and Resistance on Women’s Physical Bodies]。有鳳初鳴年刊(6),頁 185-200。
  4. 細節分析詳見:海苔熊(2019)看《今天也要用便當出擊》: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夠換來你要的愛。
  5. 黃宗堅、李佳儒、張勻銘 (2010)。 代間關係中親職化經驗之發展與自我轉化:以成年初期女性為例[Parentification and Self-Transformation in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A Study of Women in Early Adulthood]。本土心理學研究(33),頁 59-106。 doi: 10.6254/2010.33.59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