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社會心理學 » 什麼!建立安全感之前居然須先遭逢危機

什麼!建立安全感之前居然須先遭逢危機

#3個危機題測出你的大腦預設模式

測驗開始,想想看下面幾個問題:

  1. 當你看到朋友升遷加薪的貼文,你會:
  • A.羨慕妒恨,自卑落後感激增
  • B.想著自己也正探索人生、朝夢想邁進
    1. 剛進一間新公司,你會:
  • A.仔細觀察同事,小心不要被討厭
  • B.覺得可以大展身手,每個人都可以合作
  1. 主管提出的想法不可行:
  • A.和大家一起閉嘴,明哲保身
  • B.表明觀點

選好了嗎?我要公布答案囉?

 

 

 

 

 

#A多於B 主導你的是 #防禦模式

  • 掃描危險:當你進到一個新環境,你會先「排除地雷」,因為在你過往的經驗當中,處處都可能是危險。你會擔心別人怎麼看你、你很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安全第一。
  • 稀缺心態:你認為這個世界上的資源是有限的,看到同行有不錯的表現,你心裡就不是滋味,其實背後的邏輯是:「我可以賺的錢因此而變少了。」
  • 從眾行為:比起做自己,你可能更仰賴團體。躲在團體裡,就不會被攻擊,但你想抵達的地方和做的事情,也會因而被壓抑。

#B多於A 主導你的是 #探索模式

  • 掃描機會:你就像《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中的林克,降臨海拉魯大陸的時候,會開始採集蘋果、探索世界,你知道這張地圖上面有怪物、你知道手上只有木棍,但這不重要,重點是體驗,反正死了還有重生點。
  • 無限心態:你認為機會是可以創造的、資源是無限的,你的錢並不會「被別人賺走」,因為永遠有各種不同賺錢的方式、永遠有新的市場。
  • 獨立思考:你覺得做自己比起盲從大家更重要,所以你會嘗試新的東西、挑戰權威跟體制,你是這個世界的探險家、革命家。

當然以上這個是很粗略的二分法,而且看起來後面這個好像比較好,不過如果你只有後者,大概很快就會死翹翹。因為世界上不是只有善良可愛的小波,也有一發能斃命你的守護者(逼逼逼~轟!)。

實際上每一個人在大腦裡面都有這兩個模式,探索模式協助我們成長,防禦模式協助我們存活。不幸的是,如果青少年每天使用的時間越多,那麼防禦模式就會不斷主導,就會越活越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上週 說:「恐怕網路社群所給予的社會支持,是一種不足夠的社會支持。(所以焦慮、、空洞感才會不斷地蔓延)」但或許礙於時間,他並沒有仔細說明什麼叫做 #不足夠的社會支持 。

#的建立就是反脆弱

幸好《失控的焦慮世代》 p.93-p.96提到了這個概念,解開我上週的困惑:遭逢危險,是建立安全感的先決條件,然而社群時代讓我們們每天遭逢心靈上的危險,卻缺乏真實的安撫。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在一起孤獨。

分述如下:

  1. 安全感並不是憑空而降的,而是在你每一次出外探索、遇到挫折,然後回過頭來發現還有一個人可以安撫你⋯⋯這個反覆的過程,形成你的
  2. 你在遊樂場跌倒、在學校被同學欺負,家人都還有辦法給你呼呼;但當你在網路上發言被酸爆、因為一則限動跟同學產生誤會、甚至是每一天醒來在社群上看到別人照片比你美覺得好自卑,這個創傷可能是長期的,你不知道如何開口,也沒有人給你安撫。就算你說了,大人也可能會說虛擬世界不需要在意;好一點的大人陪了你一陣子,但他卻不知道,你得暴露在這些壓力當中一輩子。
  3. 於是你就發展出一種技能:每一天開啟防禦模式。表面上看起來你每一天都在網路上面探索,但實際上你是穿著盔甲在閃躲——害怕自己比不上別人、擔心自己說錯話⋯⋯而且以前在公園跟同學打架,知道的人可能只有三個,但現在手機截圖、照片流出,不但幾千、幾萬人會看到,還會永遠會留下紀錄。你甚至不知道誰是可以信任的。

現在很流行講「穩定是被愛出來的」,這讓我們很容易以為,從小家人給你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環境,安全感就會長出來。但其實不是這樣的。

作者Jonathan Haidt 指出,情緒穩定,其實是一個培養「反脆弱」的過程:遭逢挫折,並從挫折中復原。

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塑膠杯或者是玻璃杯,給予探索機會從低處先開始摔、包紮,逐漸能成為有韌性的無敵杯。

然而,社群時代讓孩子更少有機會用肢體去體驗外在世界的危險,但卻讓孩子的心靈在虛擬世界承擔更大的風險;所以你會發現,現在的青少年都非常退縮,因為多作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內心渴望連結,可是卻又與世界失去連結;受傷需要被安撫,但卻又沒有人可以給予真實的安撫,是當今青少年內心最大的苦——看似打開手機就有滿滿社交,但實際上卻經歷了巨大的 #社交剝奪 。

根據書中的整理,2003年的青少年,平均每天跟朋友相處160分鐘;2019年的青少年,平均每天跟朋友相處40分鐘,你現在每天跟朋友相處多久?

好,我知道看貼文的你各位已經不是青少年了,所以跟大家講兩個好消息:

  • 大腦發展是有敏感期的,所以相較於青少年,前面這些對你大腦的影響比較少一些。
  • 現在還來得及改變你的社群使用習慣。你可以安排一週一天 #社群清零 不看社群不回覆訊息,感受一下心裡的變化。

如果你最近覺得生活沒意義,那就減少使用社群的時間。因為研究顯示,當你使用越多的社群,碎片化、社會比較、失去真實世界的體驗,會讓你更覺得不知道自己在幹嘛。

以上只是厚厚的這本書的冰山一角之中最讓我當頭棒喝的一個概念,裡面還有許多令人震驚的科學調查和研究,如果你家有14歲以下的小孩,我強烈建議你要擁有一本;如果你長期因為自己的手機、社群成癮而苦惱,看了相關的書都死性不改,那麼這一本絕對會顛覆你的思考,嚇得你不要不要😁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