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6新增道歉文回覆留言、還有這幾天的新觀點、想法整理)
https://haitaibear.com/archives/25178/
社群上鋪天蓋地的罵黃子佼 ,我發現這件事情有點危險。
先說這個議題值得重視,4TB影像,裡面還有未成年的少女,想想如果你是其中一個被偷拍的受害者,知道這個判決之後會有多麼的生氣!
但我很想知道為什麼人會做出這樣的事情,所以花了一整天爬論文,學了兩個單字:
- 性訊息(Sexting):傳自己私密照給人。
- 未經同意傳播他人性影像(NCDSI)。
過去許多研究發現,一個人會走到NCDSI,先前通常都有過Sexting的經驗。讀著讀著,我意外發現一篇讓我很困惑的文章(放留言),大意是:
自己私密照未經同意被外流的人,更傾向會未經同意外流別人的私密照;
被霸凌的人,也有可能會霸凌別人!
簡單說就是:加害者和受害者會重疊。好奇怪喔,明明自己曾經身受其害,為什麼還要這樣對待別人?作者推論,這是網路時代常有的報復行為:
- 別人罵你,你會產生負面情緒,進而執行負面行為
- NCDSI是現代人常用的報復手段
- 犯罪者通常自我控制能力低,並希望透過犯行得到掌控感
基於這個原因,我在想,會不會當我們不斷地留言罵行為人的時候,不但無法減少他的行為出現,反而可能會增加他的壓力?
這並不是說大家在罵他就是在霸凌他,而是說,當我們持續在他社群按怒、灌爆留言,可能有反效果——在壓力底下,他(或其他論壇會員)可能會選擇用過往習慣的方式來面對壓力,產生更多的受害者!
當然論文都有限制,相關也不等於因果,但我真的不希望事情這樣發展。雖然我也覺得很無力,可眼前或許,他更需要的是反省、改過和治療,而我們更需要法律和網路安全上的調整。
至於我們可以做什麼?老實說我也不知道,對於先前 #metoo 事件許多的判決結果也感覺到很灰心、總覺得這樣好像好消極⋯⋯我目前只想到兩點:
- 如果你也很想罵,先回頭想想最近你的生活面臨了什麼壓力?
- 如果你看了新聞覺得很受傷,先回來照顧自己的情緒。
我讀了最近有關於網路討論的熱門書籍 #正義中毒 本來想看看有沒有解答,結果發現,最後作者也沒給答案,只是說我們不一定要選擇原諒,但是可以選擇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同一件事情。好像講了一些什麼,又好像沒有講⋯⋯。
雖然我好像沒什麼好答案,不過最後想送給大家我看完新聞之後想到的兩句話:
憤怒代表在乎,而愛能帶來平靜。
不知道大家有什麼好方法?
臉書貼文下面有人討論到「罵」的定義,我覺得我記得貼文沒有說明清楚,是我的疏失🙏。如果以這篇文獻引用的網路霸凌的觀點,與這個「罵」相近的概念大概有下面幾個:
- 人身攻擊:針對身體外貌的攻擊,例如外表、長相、頭髮等等
- 能力攻擊:對於當事人的智力、技能或者是專業能力批評(而且是與事件無關的)。
- 威脅和恐嚇:咒罵對方祖宗十八代、詛咒對方下地獄等等 、傳訊息要讓當事人「睡不著覺」之類的。
- 毀謗:散播不實謠言、或者是沒有證據的訊息。
所以整理了一下,也不是說大家不可以生氣或者是留情緒字眼,而是針對上面這四點在發言的時候要比較注意。
註解與參考文獻
這裡雖然是用「變成」這兩個字,但實際上這個研究做的是量表調查的相關研究,主要的論述是:
(A)如果你的性影像曾經未經同意被散布出去(NCDSI),那麼你也可能會成為(B)「未經別人同意把別人的性影像散佈出去的人」,也可能會連帶有(C)其他形式的犯罪。
簡單地說,這三者之間是有相關的。為什麼明明是受害者,後來會變成加害者呢?研究者主要的推論是,那是因為受害者可能會有報復的心情,而網路是一個相對容易使用、匿名性高的工具。
但研究者畢竟沒有辦法操弄當事人「犯罪」,所以沒有辦法驗證因果。這篇論文雖然主要在談NCDSI,但文獻推論的部分也談到這個狀況同樣也發生在網路霸凌者和被霸凌者身上,並且引用了跟壓力有關的文獻和理論(general strain theory),說明壓力與NCDSI的關係,所以我在寫貼文的時候合併在一起論述。
Van den Eynde, S., Pleysier, S., & Walrave, M. (2023). Non-consensual dissemination of sexual images: The victim-offender overlap. Social Sciences & Humanities Open, 8(1), 1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