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社會心理學 » 對不起,此後定不遺餘力為受害者發聲

對不起,此後定不遺餘力為受害者發聲

對不起,我錯了。

謝謝所有在這個議題上面給我回應的人,理性討論規勸的,我會繼續思考歸納整理出更周延的論述,而那些憤慨的責罵,也謝謝你們讓我經歷了一場震撼教育,讓我重新看見自己在這個事件中,自身的不足與需要改進的地方。

對於因為前文而感到受傷的人,我知道單純的一句對不起並不足以彌補你們所受到的傷害,未來我在各種演講或節目邀約上,只要涉及相關議題,一定會不遺餘力的為發聲。

我覺得我前幾天被自己的給綁架了,看了一篇論文,覺得好可怕,手忙腳亂就趕快跳出來嚷嚷怎麼辦~怎麼辦~

可是卻忽略了這時候跳出來增加,是沒有幫助的。

那時候的我害怕兩件事:

  1. 我擔心這樣的市場依然存在,在我打這些文字的時候,新的影片不斷地再被拍攝、受害者不斷地發生。
  2. 另外一個是我擔心,擁有資源的人依然可以繼續透過網站交易買賣,法律依然無法給予相關的制裁。

但我沒有意識到一件事情:光是跟大家說「責罵本身可能會形成報復」這件事情本身,很可能就助長了權力不對等的循環——這等於是對受害者的、增加受害者的無力感。

受害者可能會覺得:「那我如果不能罵他?我還能夠做什麼?我連的權利都沒有了嗎?」也就是許多人提醒我的,這樣我們等於落入#被噤聲的陷阱 。

老實說在打這些文字的當下,前面兩個恐懼仍然存在、手也還在抖(可能也是因為昨天看了紀錄片《我12歲,你介意嗎?》),但前幾天我讀到的這段文字,整個扭轉了我對「對抗行為人」這件事情的看法:

「光是願意跟加害者針鋒相對,我們就已克服了最嚴重的後果!我們讓加害者知道,他無法再利用恐懼來控制我們⋯⋯我們還沒有被邪惡完全打敗;要懷抱希望,世上一定還找得到愛,能修復自己的創傷。」——《從創傷到復原》p.344

  1. 對,沒錯,加害者有可能會因為我們的憤怒而產生更多的報復,但是在權力不對等的情況下,我應該選擇站在受害者那邊(而不是去設想加害者可能會報復,所以我們要小心)。
    此時扮演中立者是不可能的,那是因為在受害者的世界裡,不公平(信侵害)已經發生過一次(甚至不止一次)了,而中立對他來說就是:我並沒有看見他所感受到的那個不公平。
    我當時沒有想到這一點,這個 #沒想到 是很糟糕的事,因為許多的傷害,都是來自於「沒想到」,真的很對不起,我以後一定盡我所能的試著再想到更多。
  2. 此外,如果行為人真的因為我們開始討論、罵他等等有、進而產生報復,那就代表我們所做的事對他來講是有殺傷力的。這反而是一個很重要的權力反轉跟撼動!
  3. 接著,如果行為人真的因為我們的留言而繼續進行更多犯法的行為,那也應該是「行為人的責任」,而不是我們來承擔這個責任,因為他的犯法行為是「他選擇的」,而不是「我們造成」的。
    這一點是我當初邏輯推論的謬誤,但這也是很致命的一個點——因為這會讓受害者覺得:都是因為我激怒他,所以他才這樣對我,所以是我活該。
    但這並不是事實。
    針對這點我非常抱歉,枉費我唸到博士,推論能力還那麼差。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下次不要在恐懼的時候推論和公開發言,因為這會影響到很多人,甚至會激起更多的無力感。
  4. 最後,縱使留言產生的壓力會讓行為人報復,但完全不吭聲、息事寧人,不就正好讓行為人以為可以再重複做同樣的事情?這樣對整體社會的殺傷力也不會比較小!

所以整體推論起來,儘管我1,2的恐懼是真實的,但因爲ABCD這四點,我現在覺得比較妥當的方式是:

  • 無論如何都站在受害者那邊。因為他們是在權力底下被壓迫的一方。你的任何一個行為或決定,都會影響到他眼前的黑暗或光芒。
  • 除了留言討論這個事件、讓事情更受到重視之外,面對1,2的恐懼,我在想有沒有辦法可以讓網站至少不要被搜尋到(大家可以到留言的連結跟Google檢舉)。如果大家有認識網路工程師朋友歡迎推薦給我。

就像《葬送的芙莉蓮》當中,修塔爾克在面的惡龍的時候雙手拿著斧頭一邊發抖,跟他的師父艾冉一樣,勇氣都是來自於恐懼。面對的議題,我覺得眼前只有一條路:

「怕得要死,但仍選擇繼續前進。」—陳怡彣

非常感謝所有願意在這件事上給我回應的人,謝謝你們讓我可以繼續努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因此感到受傷的人,也歡迎你們用任何方式告訴我,我可以怎麼做來彌補你們所受到的傷害,在我能力範圍內,我一定拼盡全力來做。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