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理關係之前,要先修理自己。」惠文說。
這不是要你把自己拿去「報修」,而是要「修通內在的衝突」以及「理解自己內在的需求」。
舉個例子來說,朋友Jenny一直跟我抱怨她和媽媽之間的關係,一開始她以為是媽媽不了解她、總是會拿別人的小孩來和她比較,她覺得很煩很掙扎,所以只好不斷疏遠媽媽,沒想到,透過閱讀和自我覺察、尋求協助之後她才發現,原來真正的議題並不在於「她媽媽很煩」,而在於自己內心似乎有一個「想要滿足他人期待」以及「如果沒有滿足別人,我就不會被愛」的非理性信念。所以,在Jenny內心的需求可能是「渴望能夠被母親認同與愛」,但隨之而來的衝突則是「可是我又不想要透過滿足他人的期待而被愛,我也想要做我自己!」
那該怎麼辦呢?
我們經常會把鎂光燈照在「別人讓我多痛苦」上面,而忘了「自己讓自己多痛苦」。在《鄧惠文的自我覺察必修課》的課程介紹當中,惠文舉了幾個例子,都是我們常常會困惑的問題:
- 「他為什麼都不理我?」
- 「他為什麼這樣會生氣?」
但她也表示,在詢問這些問題之前,真正該問的問題應該是以下的這幾個:
- 「我處在什麼樣的困難裡?」
- 「我為什麼想要一個東西?」
- 「某種狀況為什麼讓我痛苦?」
這個練習有兩個幫助:
-
停止反芻推敲對方在想什麼。
因為不管你想得有多麼透徹,對方都不會改變,然後你依然感到痛苦——不對,你可能會因為反覆思索而越想越痛苦。
-
專注在可控的部分。
我常常說「人生苦短,但求控制感。」可是生活當中往往充滿許多不可控的東西,而且當一件事情越無法確定,你就會越想要它確定,這就是為什麼,你總是愛上不愛你的人、總是在意那些別人不是那麼在意的事、總是去想沒有答案的問題。區分你現在關注的點是「自控」、「他控」或「機(運)控」,反而能夠幫你拿回命運的遙控器。
「除了設定界限,還要去面對自己內在的失望。」惠文說這句話的時候,真是令人當頭棒喝。或許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一邊嚷嚷著「設定界限」好難好難,一邊又困在原地不改變——與其說是不願意改變,不如說是「不願意接受改變之後所帶來的失望」,例如,在好不容易畫下界限之後,你可能終究要去面對對於母親的失望、對於情人的失望、還有對於自己的失望。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唐•李賀 x 宋•石延年
人類是感情的動物,為情所困,也為情所長。那些困住自己的人際課題,往往也是打開自我蛻變的鑰匙。
願我們都能夠跟著這堂課與深度心理學的引領,一起實踐如同惠文說的:「認領你要的人生,讓自己慢慢變成一個可愛,也可以去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