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這是不是你的日常寫照:
- 總是很忙,卻不知自己為何而忙
- 老是分心,難以專心
- 說好要運動,只有嘴巴動1
- 不想一直「開機」,卻又無法「關機」
- 等到真的「關機」,卻又無法安心*
這是暢銷書《踏實感的練習》當中,邁向「精疲力盡」之路的人正在做的事情,我把擁有這五個特色的人,叫做「大便人」——你可能always在很忙很累的狀態,抱怨說要離職、每次聚會嚷嚷不想做了,但奇怪的是,每天還是翁嗡嗡,叫你不做你反而會良心不安,就像大便一樣,抱怨成為你的日常,改變卻很難發生。
為什麼我會這麼清楚呢?因為這就是我啊!朋友都已經習慣了我的「慣性抱怨」,通常都是拍拍便過,因為他們心裡早就已經有譜:反正不管我怎麼說,你還是一樣故我。
人生很難,不想做的事情很多,但得做的事情一樣也沒有少,所以重要的並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在做完(或者是沒做完)之後,你的感覺是什麼。
我發現這些內心的矛盾來自於一個關鍵——「自我厭惡」:這是一種特別的感覺,促使你「不管做得好或不好,有做到或沒做到,都覺得自己不好。」
用「我還做不到」取代「我做不到」
那麼,如果你是那個經常抱怨也想改變(可是卻一直沒有改變的人),那該怎麼辦呢?這裡提供三個思考點:
- 在你的不改變裡,有你不想放棄的東西。說穿了,就是舒適圈。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需要的是兩個東西,一個是「足夠的痛苦」另外一個是「社會支持」。俗話說,沒有痛過就不會改過,但痛很苦,所以一定要找人陪你一起抱怨一起哭。這就是為什麼我寫論文的時候一定要有社會支持系統,多虧有身邊一路忍耐我抱怨的好朋朋,百般波折後才能變程博。
- 你給自己的標準太嚴。人生本來是起起落落,就像股票一樣,不需因為一時的失敗,就逼自己去睡公園,把自己活成悲劇人設,戲酬也不會比較多錢。你可以把眼光拉遠來看,你會發現就算遭逢同樣的困境,現在的你還是和過往的你有些不同。這些小小的差異,就是歲月的累積。
- 三個步驟,自我慈悲。如果前面兩個方法都無法說服你(畢竟你和我一樣是自我責備的專家,別人的讚美你都會推開,然後用更多「我不好」來辯駁對方只是眼睛狗丟賽),那麼作者在書裡面提到的這三個步驟你可以試試看:
- 停止斥責自己。把時間省下來,給自己多一點愛。
- 當你面臨失敗,把自己當成一個哭泣的小孩來對待,蹲下來好好安慰他。
- 但這並不是一種擺爛,而是真正的和自己「在一起」。你可以想像自己把這個小孩抱在懷裡,輕輕地跟他說:「沒錯,這是現在的狀況,但我們可以一起想辦法。」
真正擊潰你的不是失敗,而是孤單
早上我讀到《開悟卡》裡面有一張卡片是「犧牲」,解釋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有時候犧牲只是我們逃離親密的一種方式。表面上看起來在建立連結,實際上卻在逃避真實的連結。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你現在握著的手機上。
「社群網站給我們連結的假象,但實際上卻是在侵蝕真正的連結。」2Brad說,但我並不完全同意,反倒是我覺得我們可以靜下心來感受一下:在你使用手機和社群的時間裡,有多少時刻?你是真正的和自己與對方連結在一起?又有多少時刻,你是用一種「虛忙」來逃避內在的焦慮(結果卻越來越焦慮)?如果真的要使用手機,不如聚焦在那些真實連結的時刻,減少虛晃得浪費。
這本書和其他身心自我照顧的書並沒有太大的差別,裡面的招數,你可能大多數你都聽過了,例如呼吸、運動、書寫等等,因為自我療瘉,本來就大同小異,差別只在於,你能不能從閱讀的過程裡,給自己一點點改變的勇氣。
但我還是大力推薦這本書的原因是,我覺得這本書恰好就作到了這一點。你會發現這篇貼文裡面有很多的問句,作者也是一樣,用一個又一個的案例、精心安排的實驗,來邀請你去思考:
什麼是對你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
你生命當中的慌亂,往往來自於那些「其實根本不需要做的必須」所累積。過往,你花太多的時間在抗拒,在腦袋裡反覆芻思那些想破頭也不會有答案的事情。
有句話說,恐懼的背後是渴望。
那些讓你不斷逃跑/討好的日常,當你臨在當下去感受那個恐懼本身,你會看見一種彈性,你會發現就算自己時常被情緒給佔據,還是可以關關難過關關過。
「坦然接受失敗,心情反而美賣*」
如果你也是那個高度自我要求、老是過度努力的人,「我就爛」並不是真的擺爛,而是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找到重新生長的餘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