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一個學生咚咚咚跑來找我,跟我說他失戀了非常難過,已經哭了三天三夜,問我怎麼辦,我就把我的書給他,跟他說按照這個 #心理位移 照三餐服用,寫完之後就會好了。
沒想到這個學生隔天就沒有來了。
挫賽!
幸好,後天他來了。然後他跟我說了一句「老師,我要的不是這個。」兩行眼淚撲簌簌地掉下來……我問他說他想要的是什麼,他說他只是希望我可以陪他聊聊天,然後我還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陪他一邊聊天一邊寫日記,到後來幾乎連日記也沒有寫了(手抖抖)。
沒想到大約兩個月多過後,他的狀況好轉許多,也能夠正常吃飯和上課了。奇怪了,我什麼也沒做阿!這孩子根本沒按照(我所知道的)研究步驟操作阿!
這個經驗讓我思考兩件重要的事情:
- 第一個是,為什麼心理學家的操作方式和人的距離如此遙遠?有沒有可能用大家習慣的方式,來陪他們走過失戀的過程1?
- 第二個是,如果見一個只能救一個,我又不會影分身之術,有沒有可能有一種方式是可以從幫助一個人,到幫助更多的人?
所以,有了#為你點歌 的idea。
後來,在徵求當事人同意之後,開始分析一部分的點歌資料,結果發現,每一個在生活、感情裡面受苦的人,都有兩個互相矛盾的自己在拔河。
其中一個自己是已經覺醒、很清楚知道怎麼做對自己好的部分,另外一個自己,是深陷其中,還無法放下和脫離的部分。
而痛苦,就來自於這兩個部分的拉扯和斷裂。
例如,其中一個點播者A提到:有一個是決定放手的自己,另外一個是不爭氣又回來的自己;點播者B則直接引用歌詞,一個是相信「你有你的人生,我有我的旅程」的自己,另外一個是「陪伴彼此到永久」的自己⋯⋯
或許其中有些人還在追尋這「兩個我」的平衡,也有一些人正在顛簸地的希望對方還能夠回來,但無論如何,這個看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體會。
那麼你呢,如果你心中有兩個部分,正在互相拉扯,那會是什麼呢?想脫離舒適圈的你/害怕改變的你;想要變成熟的你/抗拒長大的你;追求效率的你/總是拖延的你⋯⋯
黎明前的天空總是特別黑。
其實,斷裂也是鍛鍊,越過這個困難,往往會到達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當你在這個階段感到痛苦的時候,「改變的勇氣」就是通往下一個階段的鑰匙。
#所以我說我的鑰匙呢
#跟草太借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