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怕老嗎?
前陣子我朋友問我這個問題,我心裡想很久,最後我的答案連我自己也感到驚訝:「與其說我怕老,不如說我怕沒有辦法健康的老,到時候還要麻煩別人照顧。」
活了大半輩子,都沒有想過「老化」的問題,直到這幾年因為耳鳴我才在想,如果這個身體持續使用下去,再過30年之後的我,會是什麼樣子呢?我想到了三個問題(不知道這些問題大家有沒有想過),30年後的你⋯⋯
- 物質生活:還能夠跟現在賺一樣多的錢嗎?
- 身心健康:還能維持現在的身心狀態嗎?
- 社會支持:如果生病或出事,有人可以陪伴或照顧嗎?
恐懼源自於「不確定感」
我發現,對於變老的恐懼很多是來自於「不確定感」:不確定自己到時候的經濟狀況和收入怎麼樣;不確定到時候是不是需要坐輪椅、被推出去曬太陽;不確定到時候身邊還有沒有人陪、擔心孤老終身等等。
如果你也想過這些問題,那麼減少焦慮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增加「對未來的控制感」——
- 關於物質生活與身體的健康,可以透過提前規劃晚年的自我照顧基金、風險控管等等,避免自己老了之後在經濟上造成家人和朋友的負擔。當然,每天鍛鍊身體、運動、飲食上面的調整,也可以減緩老化對生活品質的影響[1]。看到我爸過世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生病,我媽照顧他不但辛苦,經濟壓力也很大,就覺得自己如果老了,也不要造成身邊的人太大的負擔,所以我很早就買了防癌和失能險。
- 關於心靈的健康:透過了解自己、閱讀、累積知識等等,來增加心理韌性(Resilience),在逆境當中可以比較快速的復原。我自己受用很多的是那些童話故事當中所蘊含的象徵與智慧帶來的啟示,比方說:
- 在巨大的改變前,通常會出現重複而漫長的痛苦。就像睡美人沉睡了100年才遇到王子一樣
- 就算旅途充滿風霜,還是可以選擇善良。就像美人魚選擇放下手中匕首,得到了永恆的靈魂。
- 那些令你討厭的人與事,裡面也有你自己。就像美女與野獸,互相為彼此的陰影。
前陣子寫論文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已經在地獄邊緣了,但我想到《十二兄弟》故事當中,七年不能夠講話的妹妹,一直到最後被放上十字架火烤,結局才大逆轉,我安慰自己「關關難過關關過」,總算勉強在地獄邊緣走過。原來故事本身,也蘊藏著療癒的力量。
- 關於人際和情感:這是哈佛大學追蹤75年的幸福感研究當中發現健康老化的關鍵因素。
所以,25歲以後,試著去區分你生命當中的三種人,並且想想哪一種人能夠陪你一起「走到最後」。- 玩伴:總是有很多有趣好玩的想像、相處的時候經常充滿笑聲不無聊,彼此間有做不完的事、聊不完的話題。
- 學伴:和他在一起能夠感覺到成長或啟發,雖然免不了意見不合,但卻在專業、工作、心靈或生活上給你方向。
- 陪伴:他不一定能夠說出最睿智的話,但總是能夠在你跌倒的時候,把你穩穩接住,跟你說沒關係、慢慢來,有我在。
你現在的生活中,是否也擁有這三種朋友呢?(最近生活有感:原來念博士班最重要的不是你存了多少錢,而是你有多少關係支持網絡)
物質生活靠規劃,心靈健康靠啟發,人際關係靠選擇。
增加自己人生風險的承受度
面對未來許多不確定性,如果要能夠增加自己對於人生風險的承受度,那麼提前幫自己「注射疫苗」,選擇留下那些真正重視你的人,雖然不保證沿路都是坦途,但至少在面對顛簸的時候,不會覺得徬徨無助。
人生各階段會有不同的挑戰,而提早意識風險並且做準備,有助於在人生中保有更多的自由與選擇,心理健康的風險也不例外,在人生的每一刻關心自己的心理狀態以及和身邊重要的人的關係,用關心別人的那種力道來關心自己 ,用替別人準備完成任務的那種心情來為自己準備,你會發現當你的選擇變多了,你可以把有限的生活走成無限的可能 。
最後我想要分享多年前老師告訴我的一句話給大家 :
「越是忙碌的時候,越要留時間給吃飯、睡眠和運動。因為你人生的所有任務都會離你而去,但只有你的身體和心靈,會留下來陪著你到你停止呼吸的那一刻。」
PS.一起標記那些陪你走了半輩子的朋友吧,謝謝他們,一路以來,有他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