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心理圖書館 » 一場思辨之旅2:帝國崛起教會我的5件事

一場思辨之旅2:帝國崛起教會我的5件事

繼上一本「: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之後,呂老師的第二本書談的其實是「秦始皇前傳」,分析秦國興起的過程與衰變,雖然是五千年前的事情了,其中同樣有很多值得深思反饋到現今生活的體會(讀了歷史你會發現,常常只是在不同的時空,重蹈覆轍)。

為了抵抗我微弱的記憶力(其實昨天看的前半本都快忘了),趕快來筆記一下!

1.在世決定你是否能成功的,一半是人,一半是天。」(p.49)

這感覺是一句廢話,我們都知道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不過在繁忙的生活當中,我們往往會淪落到「被生活過」,更不用談韜光養晦了!如果你每天應付的都是反覆的瑣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卻在期待有一天能夠大展宏圖,其實也只是癡人說夢(就像你常常跟說想要、想要減肥是一樣)。

秦孝公因為國內連年的內亂,想要圖強,而且真的有具體的實行:認錯、納才、義無反顧的變法,才有秦帝國後來的一系列崛起。

呂老師說,和妄想是不同的。夢想,是你設立了一個目標,而且有具體的、一步一步的執行方法,而妄想就只是「想」而已,所以,在運氣之外,你還需要自我要求(p.62)!

2.遭逢逆境時,不自欺,雖苦,卻有望;自欺者,雖樂,卻無望!

古今中外,最困難的就是認錯。要看一個領導人是否能成就大業,就要看他是否能夠認錯。秦孝公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承認自己過去祖先所犯下的過錯(王室內鬥、內憂外患、腹地盡失等等)。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在實際操作上非常困難,因為認錯很多時候會「威脅」到自己的自尊[1]

呂老師說:「遇到環境的不如意,你可以選擇不自欺,這條道路的過程十分辛苦,但結局充滿希望;你也可以選擇自欺,這條道路過程十分快樂,但結局沒有希望。請問,你該如何選擇?」(p.190

3. 一個人會被騙,不是因為他笨,而是因為他貪!

秦人從春秋時期就被周天子分到邊境當砲灰,中原大族們都把秦當蠻夷看待,抱著「打贏擴領土,打輸去吃土」的心態,從「純砲灰」到「砲灰大夫」最後「砲灰諸侯」等,一路風雨挑搖、被人看扁,最後終於撐到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然後一統天下。秦人一開始沒錢、又窮、又邊疆、又常常內憂外患,靠的是什麼?一顆「死也要拚」的決心!

呂老師說:「如果你無法和人拚爹、拚娘、拚錢或拚地位,那麼你至少還可以和人拚命。只要你肯拚命改變自己、只要你還沒死,人世間總會有希望的!」(P.243

可惜的是,秦歷代都有一個習慣是:憂患時理智,得志時縱情!越是逆境、他們越拚命,所以總是能起死回生;但一旦安逸,就容易被利、力所誘,做出不理智的決定,也因為這樣,秦人了好幾百年(並錯失很多機會)才統一天下,而且瞬間失去!

4.你選擇的道路,決定了你的命運!

這聽起來也是一句廢話,但是仔細思索之後就會發現,其實我們常常「一邊走偏,一邊不知到自己走向何處」。呂老師說,以治理國家而言,大概可以分成五種途徑與段:

l   帝道:公天下,堯舜時期傳賢不傳子就是「不以私心來治理天下」,問題是人很難沒有私心,所以一般有德者最多做到「王道」!

l   王道:大禹之後就是「家天下」,雖沒有辦法排除無私,但仍然是奉行仁義,只是如果要「建立霸業」,需要很長的時間!

l   霸道:以仁義之名,行利益之時。現今不少政治人物都說得很好聽,但是左手親切問候,右手拿回扣,表面工夫還是有做,該拿的也拿了,這招雖然花的時間較「王道」短,戲也要做足。

l   強道:直接放棄演戲!各種巧詐強取都輪番上陣,也不管什麼仁義道德了,能騙則騙、不能騙就用搶的,不講理的下場是竄起快速,但是晚節不保。

當你選擇了一條道路,幾乎也選擇了你的命運。這點套到現在的網路世代來看依舊是非常貼切!從網路社群經營、內容網站架立、新媒體的興起等等,人人都在衝點擊率,靠著一些聳動標題和圖片吸引人點進去,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如果你真的想要長久,認真做內容才是重要的!

5.不論你現在身處逆境或順境,僅記「物以類聚」(p.246

「你是個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一群相似的人會形成一個團體,或許為非作歹,或許成就事業,或許就飽食終日無所事事,但不論你跟誰在一起,所有的吉凶都跟隨這「這群人」而來。

當年秦孝公用商鞅變法,乃至秦惠文君重用「大間諜」張儀到各國使詐、甚至後來到功高震主,戰場殺人近百萬的白起,每一個都是「強道之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後果,往往都是獲得一時的利益,卻下場淒慘。你知道上面這幾個協助帝國崛起的大功臣最後怎麼了嗎?商鞅被車裂致死、張儀被趕走、白起被定冤罪而死,沒有一個有好下場!就連我們熟知的秦始皇,在好不容易天下一統之後,也只維持了十四年的王朝。

這段歷史告訴我們什麼呢?如果一個主管的成功靠的是「詐」與「力」,你也會吸引和你「志同道合」的人,這樣做或許可以換得瞬間霸業,但在下屬身上的積怨日深,等到有一天勢力衰微,將會搞得自己四面楚歌,沒有人願意跳出來幫你。

,反觀鬼島的民族性

其實,古人就是我們的鏡子。秦人之所以能屢敗屢戰,憑藉的就是他們「拚命」的民族性格,四五百年來如出一轍!但他們勝而驕的心態也一持沒變,所以小小成功之後往往又會大大跌跤,如此反覆。

鬼島島民的民族性是什麼?有人說在荷蘭、西班牙、明鄭、日本、國民政府的統治或殖民下,我們傳承的民族性是富彈性、勇於創新、融合現代與傳統,但有沒有可能是:我們骨子裡面隱含著一種「過動」與「焦躁」,一方面於現狀(所以總是有各種「踢爆」和「打臉」,爆發公共議題時討論熱烈),一方面又怕事盲從(所以總是「各種排隊」、各種「議題健忘」與「鍵盤鄉民」)?

想到這裡就覺得不寒而慄,從食安、學運、空難、氣爆、塵爆、核四、醫療崩壞、到課綱微調[2],我們是不是活在一個,不斷抗爭又不斷忘記的世代裡[2]

或許我們的民族性也像秦人「憂患時理智,得志時縱情」一樣兩極,只是我們是「遇不平時抗議,過一陣子忘記」。或許,這也是我們鬼島島民的,生存之道。

延伸閱讀

[1] 酸世代的網路正義:從亞綸地震到Cindy自戕,我們要的是什麼?

[2] 塵爆效應:為何傷這麼大,還要繼續罵?

[3] 你守護的,是什麼?從紹興、文青看科學研究的意義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