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愛情心理學 » [講稿]這才是分手の心理學

[講稿]這才是分手の心理學

不會消失的東西

大家好,我是海苔熊,過去我在Pansci寫了許多愛情的回顧文章,可是這幾年寫下來,我才發現我真正有興趣的不是愛情本身,而是失去。

那天,我在他家樓下等了不知道多久,我想知道我們之間,究竟是什麼改變了?我這麼好,為什麼他捨得離開我?終於,她出現在我面前,給我很理性的三個理由。她說:「我想,可能是時間久了,熱情消失了。也有可能是你最近太黏了,我喜歡自由自在的感覺。還有可能是你考上台大,我們相處的時間變少了,距離將我們的心給拉遠了。」那一刻起,我紮實地感覺到,她離我好遠、好遠了。我很難過,卻不知道該怎麼排解這份難過。

 

的機率

人,總是會選擇最擅長的方式,來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問題,於是我躲到圖書館裡,試圖從中找到一點慰藉。我找到的第一個慰藉是分手率,Hill等人1976的一項追蹤研究發現1,情侶在兩年後的分手率是45%,後來我們自己在台灣也做了一項追蹤研究2,數據也相仿。Benjamin等人2010整合33年來137個研究,發現半年平均分手率是42%3,而且一般來說交往越久分手的機率越高<1>。換句話說,等等演講結束後去士林夜市或淡水老街看到牽著手的情侶,有將近一半在半年後將不會再牽手。

分手的類型

知道世界上有40%左右的人和我一樣傷心,並沒有讓我比較好過。我真正想知道的是,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所以她才會離開我?整體來說,心理學上前兩名的分手理由,第一個是感覺沒有了,第二個是出現了<2>。小三出現我們或許無法防範,但感覺為什麼會沒有了呢? 後來我發現,並不是我做錯了什麼,而是我不再能滿足她的需求。當她不再能安心地在這段裡投入情緒、不再能從這裡獲得陪伴與親密,她就會選擇其他可能的替代關係4

分手的症狀

好了,謎底揭曉,她的離開並不是我給的傷害,而是時空分離疏於經營,我不再能給她,她想要的東西。我的理性在這裡找到了出口,但情緒還是很低落,我和所有被甩的人一樣,面臨所有手後的症狀。

研究者Dina M. Battaglia收集了八十位學生的分手經驗指出,這些人在愛與恨之間循環(cycling)5。許多人會對自己、世界、和未來感到失望,反覆翻找過去的傷痕(rumination),一直偷看對方的臉書、網誌(snooping)、把對方帳號刪了又加,昨天還說自己永遠不會原諒他,今天卻又哭著央求他回來。

但對這些人來說,殺傷力最大的是對自己的懷疑。和一個人交往最特別的地方,就是不論兩人是否能長相廝守,有關她的記憶始終伴隨在你左右。他們會問自己,失去了他以後,我是誰(Who Am I Without Him?)6。一般來說,個體的自我清晰度會隨年齡漸增,但在剛分手後的2~3個月,清晰度會驟降,並且持續地下降。換句話說,當你浪漫地用右手輕輕地抬起對方下巴,說「You complete me……」的時候,你同時也將生命中一部分維持自我完整性的權利,交給了對方。

分手的療癒期

事實上,68%的人在分手半年之後,都能漸漸從強烈的傷痛中走出來7,國內的研究也得到相仿的結果8。學者也發現,在的這段時間裡面我們的減少了,療癒和成長增加了9。或許我們永遠也無法擺脫心碎的那種痛楚,但我們變得漸漸可以去、和傷痛共在,並且,不再試圖改變過去,不再讓他或有關他的回憶占據思緒。

謝謝你給我的愛

那麼,我該怎樣走出那段傷痛呢?學者發現有幾件事情,主導著你分手後的心情。Tashiro與Frazier指出,分手是兩面刃10,它雖然讓人心傷,但也可能帶動11。David A. Sbarra與他的夥伴認為,這些回首過去的行為,或許也有一些正面積極的意義,只是需要時間。

所有因應分手的舉動,都只是在調整自己(Dysregulation)12,我們關注對方的消息、得知他已經跟別人在一起、看到他的網誌與生活,發現他就算是沒有自己也能好好的過,透過這樣,我們一步一步地認清彼此的人生軌道已經岔開了的事實。是的,他真的離開了──但是我的世界並沒有因此而毀壞。Davis(1998)則發現,真正能從失去中發現好處,從一段情傷中找到意義13,寬恕那些過去,感恩那些曾經,就是給自己最大的療癒。

前陣子我整理東西的時候,突然翻到我考上研究所時,她送我的無尾熊。我想起推甄繳件的前夕,她犧牲最重視的睡眠,撐著紅通通的眼睛幫我趕資料,凌晨時累倒在沙發上的光景;想起落榜當天的下午,她著比我還要難過的心情,悉心安慰我抑鬱的傷心。她的笑容與關心,都是那麼的鮮明、那麼的真實,真實到不用捏自己的臉頰也願意相信。 想起這些,就能悄悄地證明,愛情不是一場夢境,而是一個美麗的曾經14。這些曾經不會消失,它化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陪伴你走接下來的人生。偶爾想起這些記憶,你會發現,世界上還是存在一些不會消失的東西,那些回憶、那些成長不會消失,而你所熱愛的科學,也不會消失。

或許,你還不能將過去放開,但我們可以一起嘗試,將科學開放。謝謝大家。

[註解]

<1>http://pansci.tw/archives/25987

<2>這是比較通俗的說法,原文是empty-relationship與single-best-alternative[4],引自這裡15

<3>其實這演講是整合我過去幾篇文章的內容,所以講稿部分有引用到不少我之前寫的文章。

註腳

  1. Hill, C.T., Z. Rubin, and L.A. Peplau, BREAKUPS BEFORE MARRIAGE – END OF 103 AFFAIR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1976. 32(1): p. 147-168.
  2. 程威銓、郭姿吟、林佩穎、王雅鈴、林以正, 戰勝遠距離:「改變觀」與「概念複雜度」的角色, in 第四十九屆台灣心理學年會2010: 台灣,嘉義.
  3. Le, B., et al., Predicting nonmarital romantic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A meta-analytic synthesi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0. 17(3): p. 377-390.
  4. Drigotas, S.M. and C.E. Rusbult, 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 A dependence model of breakups.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2. 62(1): p. 62-87.
  5. Battaglia, D.M., et al., Breaking up is (relatively) easy to do: A script for the dissolution of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98. 15(6): p. 829-845.
  6. Slotter, E.B., W.L. Gardner, and E.J. Finkel, Who Am I Without You? The Influence of Romantic Breakup on the Self-Concept.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10. 36(2): p. 147-160.
  7. 倪光夏, Z世代初戀檔案. 張老師月刊, 2012. 九月號.
  8. 劉惠琴, 大學生“分手"行為研究—結構因素與歷程因素。, 1995,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9. Schachner, J., Stress, loss, and grief. 1984, Baltimore: University Park Press
  10. Tashiro, T.Y. and P. Frazier, “I’ll never be in a relationship like that again” – Personal growth following romantic relationship breaku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3. 10(1): p. 113-128.
  11. Hanason. 分手,如何快樂. 2010;
  12. Sbarra, D.A. and C. Hazan, Coregulation, Dysregulation, Self-Regulation: An Integrative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genda for Understanding Adult Attachment, Separation, Loss, and Recover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08. 12(2): p. 141-167.
  13. Davis, C.G., S. Nolen-Hoeksema, and J. Larson, Making sense of loss and benefiting from the experience: Two construals of mean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5(2): p. 561-574.
  14. Hanason. 找回最初的感覺. 2010; Available from: http://www.wretch.cc/blog/hanason/11356053.
  15. 陳月靜, 大學生愛情關係分手的研究. 通識教育年刊, 2001. 3: p. 29-42.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