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愛情心理學 » 心理師的戀愛法則Ⅳ:我的全部,該放在哪裡?

心理師的戀愛法則Ⅳ:我的全部,該放在哪裡?

「他曾經說我太過自私、都沒改變,所以最後他終於累了、倦了、不想再繼續了。我聽了很難過,天知道我為他犧牲、付出這麼多,他幾乎都要變成我生活的重心了,又怎麼能說出這種話?於是我告訴自己不需要再對他那麼好、想著念著他有沒有吃飽,我開始打扮自己、只為自己而活。有一段時間,我過得很開心;再過一段時間,卻又開始覺得有點空虛,畢竟過去的我其實都習慣了為了他的喜怒哀樂而活,於是我又漸漸開始在乎他太多……」一位朋友跟我蹲在石牌商城的一處雨棚,一邊吃炭烤一邊聊著,她說到後來眼眶都紅了起來。

這陣子我和心理師牧米、雨辰,還有文質彬彬的精神科醫師黑藹一起讀《內在英雄》這本書,有很多感觸。我想,也在某種程度上,消解了我們一直遭遇的一些問題:究竟是愛對方多一點比較好,還是多一點比較好?

愛他還是愛自己?

如果這篇文章是分類在蓄水池,我想我會說:愛自己永遠是第一優先1 2 3
大量研究顯示,喜歡自己的人,比較有可能有幸福的人生。這裡的幸福包括自我覺良好與關係滿意度高。

但是我們畢竟不能一直只愛自己。無限的自我擴張,只會讓對方的自我也被壓縮。相處久了,他很容易感到委屈、難過、不值得。

可是相反地,如果把思考與生活的焦點都放在對方身上,在乎他的感受多過於自己的苦痛,也會讓自己越來越小、越來越看不見。

愛他太多也不對,愛自己太多也不對,那該怎麼辦?
所以,林以正老師從前提出的解套步驟有三個:

  1. 愛他之前先愛自己
  2. 愛自己所以愛他
  3. 愛他才能夠愛自己

不懂嗎?沒錯,當時我也不太懂。
但今天開完讀書會以後,我對於這個問題,有了一些不同的觀點(而不是答案)。

我:「我後來發現女性網站Womany點閱率的第一名文章,是旅行。看起來,女人們好像總是活在一種離開的想像,她們似乎總是告訴自己要離開某些地方、離開某些束縛、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當然這只是我的推論和觀察。」
精神科醫師黑藹:「可是,正因為她們『還感覺被束縛著』,所以才會嚮往旅行。畢竟人們總是期待渴望著自己尚未擁有的東西。」

心理師雨辰:「當她們真正變得自由,就不需要再嚮往旅行和流浪了。」

心理師牧米:「可是我們的本質似乎是反覆的。我們回因為太愛一個人、愛到差點要失去自己,所以去讀了很多『女人,你要好好愛自己』的文章,次次感動、頻頻拭淚,卻仍然不能好好愛自己。當有一天,她們終於變得太過自私,才會認同及反省,是時候來好好愛對方了……,然後又不小心愛對方太多、陷入太深……反覆的迴圈就是這樣形成的。」

我:「旅行和流浪也是一樣的吧?備受控制時嚮往著出走,但真正孑然一身、做了一陣子獨立的女強人以後,卻又懷念起被臂彎摟著的溫柔。」

其實,不只是女人,只要是人類,都是活在「安全感」與「自我成長」的輪迴中。流浪累了想回家,悶得發慌又想出走;

於是我們在人海中尋找一個穩定合適的歸宿,卻又要時時評估著它會不會增值。
於是我們厭倦在同一個地方待太久,卻又怕探索流浪的旅途沒有盡頭。
於是我們離鄉確思鄉,在家卻羨慕外國的月亮
於是我們……
有太多的於是,讓我們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最大的敵人是誰?

黑藹:「可是女人真正需要對抗的,不是男人;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並不是愛他好還是愛自己好,也不是愛誰多一點比較好。」
雨辰:「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自己,而是二元論。當我們不去問『站在哪一邊比較好』的問題時,就是邁向英雄之路的開始。」
牧米:「但很多人都辦不到,我們的大腦喜歡分類、喜歡接受簡單極端的訊息。所以你可以想像,我們還要繼續在愛他與愛自己、在旅行與定居之間,擺盪好多年,甚至是一輩子……」

可是這是很有價值的一種擺盪。
在擺盪之間,我們學會取捨,也學會忍受不確定性,變得更成熟、有彈性。
然後我們漸漸能接受,沒有愛誰多一些是比較對或比較錯。

畢竟最大的敵人不是自己也不是情人,而是對立本身。

輪迴的無終點

「但這樣一來一往之中,我竟然漸漸找到與他之間的一種微妙平衡……他也變得,比較在乎我的感受。雖然,我們爭吵的時間還是很多……」我朋友吃完坐後一口熱狗,跟我坦承他們的近況。

世界上並不存在一套必然能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只能在特定的時候,找到與自己當下心靈狀態有所共鳴的東西,並試著去了解、去實踐、去堅持。即使是幾天、幾週、或幾個月,都是一種很棒的體會,也讓這段生命,有些不同於以往的增添。

自己的全部,可以獻給你在乎的人,也可以保留一部分給自己。

但無論如何只要記得,你永遠都是可選擇的。因為這是你的全部,你的生命。

註腳

  1. Murray, S.L., et al., Becoming irreplaceable: How comparisons to the partner’s alternatives differentially affect low and high self-esteem peopl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9. 45(6): p. 1180-1191.
  2. Murray, S.L., J.G. Holmes, and D.W. Griffin, Self-esteem and the quest for felt security: How perceived regard regulates attachment process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78(3): p. 478-498.
  3. Murray, S.L., et al., The Mismeasure of Love: How Self-Doubt Contaminates Relationship Belief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1. 27(4): p. 423-436.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