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心理圖書館 » 讀《關係物化》:你相信自己什麼都不做,就有價值嗎?

讀《關係物化》:你相信自己什麼都不做,就有價值嗎?

你曾經進入「物化的關係」嗎——你覺得你只是一枚棋子,任由他擺布,你覺得痛苦,但是又無力退出,留下雖然沒有比較好,但離開你又有巨大的罪惡,所以只好日日夜夜,變成抖M,繼續順應他的要求,成為他的奴僕⋯⋯

這本書的作者是諮商心理師郭彥余探討變質的

  • 戀人成為填補寂寞的工具
  • 子女成為實踐期待的棋子
  • 朋友成為秤斤論兩的人脈

雖然類似的書籍很多,但我覺得這本書是我目前看過提出最「統合」的一種觀點的書——你的人生之所以辛苦,要不就是把別人當成物品,要不就是你把自己當成物品。前者讓你的人際關係充滿壓力,後者讓自己充滿壓力。

這本書談了親子、伴侶、家庭、職場上面的各種物化關係,讓我最有感的是對於「伴侶」和對於「自己」的物化。

對伴侶關係的物化:寧爛勿缺的愛

作者定義物化的感情關係是:「為了維持『有伴』的狀態,刻意忽視對方顯而易見的缺陷,明知道彼此可能有種種的不適合,卻還是忍氣吞聲、委曲求全」,對我來說,最常出現的是「」的人。

這裡的捨不得,可能是:

  • 捨不得回到單身(這樣子自己就變回魯蛇)
  • 捨不得自己沒有人可以陪伴(所以就繼續待在一段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關係中)
  • 捨不得過往曾經美好的回憶(儘管眼前這個人已經不是當初自己愛的那個人)
  • 捨不得最基本安全感(就算他愛你的方式不是你想要的,但至少他「在」總比沒有人可以抓來的好。

當然,還有很多很多的捨不得,但說穿了只是活在自己的謊言裡面,不想面對關係已經不如以往的現實。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經典的現象叫做「玫瑰色眼鏡」(Rose glasses),意思是說「把自己的對象看得比實際的情況更優」(也就是傳說當中的「情人眼裡出西施」),在關係的一開始的時候,對關係滿意度的確是有正向的幫助;但如果是在兩人之間相處已經有些,卻仍然視而不見,那又是另外一種類似「掩耳盜鈴」的狀況了,我們稱之為「盲視」(blindness)——否認當前的問題,繼續裝沒事,為了避免衝突或是怕淪為孤獨,所以選擇問題、維持現狀——直到痛苦無法再忍受的那一天。

很多時候我們會為了一些「不願意承受的後果」而做出「目前只能夠這樣」的決定,只是我們卻不曉得,這樣的一種決定,卻只是飲鴆止渴,讓雙方都「慢性中毒」。在這本書的感情關係裡面,作者提出了幾種慢性中毒的類型

  • 用戀人補足失去的控制感
  • 用戀人證明自己的存在感
  • 用戀人展現自己的價值

看起來是三種類型,但對我來說背後都有同樣的機制——因為在最深層的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價值,才需要透過不斷地控制、不斷刷存在感、來證明自己存在是有價值跟意義的。可是,如果連你都不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那麼再多的探問、再多的需索,到最後只是一場空。你把自己的手放開,會發現裡面什麼都沒有——關係無法控制、未來無法預測、不確定自己的價值、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存在的意義。

就像白雪公主裡面的壞皇后,過度在意自己的美貌、過度在意白雪公主是否比自己漂亮,結果最後輸給自己的嫉妒心,在滾燙的鐵鞋上死去。但對於皇后來說,最讓她感到痛苦的並不是那個最後燒死她的鐵鞋,而是一次又一次在與魔鏡的對話當中,擔心自己「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那種不確定、沒把握、不曉得自己是不是世界第一的焦慮與恐懼感。

把感情物化,其實是一種「將焦點轉移到外在」的「技術」。作者認為,物化關係其實某種程度上面是為了「消除內在與焦慮」,也就是說,你對關係有極大的、你很自己最終會沒有人愛,面對這個失落實在是太痛苦了,所以你選擇用把對方理想化、要求百分之百完美的愛情、幫對方設立非常高的標準,然後關注在「為什麼他沒有辦法達成我的要求、為什麼他沒有辦法像我想像的一樣愛我」,透過這樣的一種「對外在的關注」,你終於可以暫時忘記「我的內在是失落和不安」的痛苦。

對自己的物化:無法放下的偶包

如果說前面的那種物化是「要求對方」,那麼另外一種物化,則是「要求自己」。把自己當成某種物品、一定要達成某些標準、完美主義、在別人面前要保持微笑、不可以給別人帶來困擾、背著偶像包袱天涯浪跡,永遠也不敢卸下臉上的面具,其實也是一種「如果你們看到真正的我,就不會愛我了」的恐懼。

作者認為,「把自己物化」有下面幾種類型:

  • 沒有的成長和進步
  • 靠「優越的表現」貶低他人
  • 利用推卸責任來維持自己的形象

例如,你遇過那種要求自己很嚴格、也要求別人很嚴格的主管或同事嗎?不容許自己出任何一點錯誤、眼睛裡面放不下任何一根針、好像是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情都和他作對,不管別人怎麼做他永遠都不會滿意,頤指氣使一段時間之後,最後丟下一句:「看吧,就還不是要我自己做!」然而,如果他只是沒來由地胡亂指責也就算了,經由他手裡做出來的東西,的確是讓人佩服到沒有話說,只是他給的標準太高了,沒有人能夠達到他那種程度——他是用命來工作的人,可是你還想要活著,所以你不想要過得這麼嚴格、這麼喘不過氣來。

奇怪了,為何要過得那麼辛苦呢?

有非常多的可能,例如從小他就被教養「不成功,便成仁、不努力,就吃屁」所以他在好多好多個瀕臨崩潰的時刻,都咬著牙齒度過了難關,和害怕沒有這些成就、沒有這些外表、沒有這些世俗堆積的東西,自己就什麼也不是了,所以會一直很努力的向前奔跑、一直不敢停下來,只是這樣的速度,卻也拖垮了他自己、和他身邊的人際關係。

如果你也不想要把自己活得像一個物品、那麼你真正該做的其實就是面對內心當中那個最深的恐懼——我真的是一個不做什麼就值得的人嗎?

一個人之所以會活成機器人,是因為他覺得作為一具機器本身,比起做為一個人,更有價值,所以他不只是一個工作機器、也把自己和別人都當成機器。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或者是機器,在於我們彼此之間,擁有連結與感情。整本書說了這麼多,其實真正想說的就是一件事情:如果你想要活出真正的自己、如果你想要建立真正的人際關係,那麼你就必須交出自己的真心,拿真心對待自己、拿真心對待別人,哪怕很可能會、很可能會失望、很可能必須面臨「對方會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好」的恐懼,你都得勇敢的去闖一下。

相信自己什麼都不是的時候,仍然有價值。

相信別人什麼都沒做的時候,仍然有價值。

相信彼此什麼都沒有達成的時候,就是一種達成,懷抱著這樣的相信,對自己慈悲,也對別人慈悲,願意有些時候停下來心疼自己,也心疼別人。或許,那些在你身邊凍結已久的關係,會慢慢出現曙光,溶解成另外一種愛的可能。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