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愛情心理學 » 心靈咖啡網專訪 | 愛情裡的很多想法,都是我們的一廂情願

心靈咖啡網專訪 | 愛情裡的很多想法,都是我們的一廂情願

心靈咖啡網編輯:Wayne

記得女人迷曾在採訪中,邀請海苔熊挑一件東西表徵愛情,他的選擇是一隻毛絨絨的熊。毛絨絨的熊到底有什麼魔力呢?海苔熊解釋:「當你抱著一隻布偶的時候,你可以同時滿足到兩大基本的需求:愛,與被愛。熊總是常常跟溫暖連結在一起,我們在抱熊布偶的時候,很容易感到安全。」

就愛情、婚姻及兩性專家的話題,心靈咖啡網採訪了心理學者海苔熊老師,以饗讀者。對了,用毛絨絨的熊表徵愛情的做法,跟他的名字有什麼關聯嗎?糟糕,採訪時忘記問了!

海苔熊簡介

「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經歷了幾段感情,念了一些書籍,發現了解與頓悟總在分手後,希望藉由文章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與閱讀心得整理,幫助(?)一些跟我一樣曾經或正在感情世界迷惘的伙伴,用更健康的觀點看待愛情,學著從喜歡自己開始,到敏感於周遭的重要他人,最後能用自己的雙手溫暖世界。」——這是程威銓老師做的自我介紹。噢,交代一下:程威銓乃大名,不過他更喜歡大家叫他海苔熊——一種結合了可愛與可口的動物。

海苔熊,台大心理所碩士,研究領域主要在親密關係,包括愛情風格相似性,的可能性等等,著有《在怦然之後:關於愛情的16堂課》。目前為《30雜誌》及諸多網絡媒體專欄作家。

心=心靈咖啡網,海=海苔熊老師

你對愛的想像是否還停留在一開始的心動?

「人生就這麼匆匆幾十載,身邊的人來來去去。有時候夜闌人靜,你坐下來想一想,這輩子到底有什麼是能留下來的呢?我存在與不存在到底有什麼差別?想著想著就覺得寂寞起來。但是如果有一個人能一直在你身邊,凝視著你的生活、你的一舉一動、在你孤單寂寞時陪在你身邊,即使有時候他會摔杯子、發脾氣、誤會你,我們仍需要這樣一個人。因為他見證我們,見證我們曾經活過。」

心:在渡邊淳一看來,如果兩人相愛的結果是最後在一起,過著一種平淡無奇的生活,或者成了一對時有爭吵、常有翻臉的世俗夫妻,那這樣的愛情似乎是要不得的。不知你是如何看待渡邊的觀點?

海:有次上課,我問孩子:「如果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那為什麼大家還要結婚呢?」有個12歲的毛頭小子回答相當有才:「老師,但如果不結婚的話,你連墳墓都沒有了!」語畢哄堂大笑,在大家笑得東倒西歪之餘,我也重新開始思考:對愛,我們要求的究竟是什嗎?

許多人對於愛情都懷抱著一種錯誤的想像。一直以來,我們都以為,要找的是一個可以完整自己、愛得轟轟烈烈的人,我們希望感情是充滿浪漫、時時怦然,像是《步步驚心》裡的四爺與若曦,或是來自星星的都教授與千頌伊,縱使危機四伏,還是能憑藉愛,跨越各種艱難和辛苦。

但事實上,單純憑藉著熱戀(Passion)的感情,是不靠譜的。已經有許多研究都表明了,愛上一個人之後,那種很愛很愛的感覺會隨時間而消退1。換句話說,愛到乏味是必經的路程。但正因為我們對關係的炙熱,會隨著時間走向平淡,才有機會做下面兩件事情:

  1.  :發展事業,支持雙方走向自己的理想。從米開朗基羅效應的觀點,一段良好的關係並非從未有爭執與衝突,而是對方可以看到你的潛能,並支持你,讓你變成更好的人2
  2.  培養彈性:在每一次的衝突和意見不合當中,看見自己與對方的不安、諒解彼此都有在乎的點、也承認雙方都是同樣需要被關照、需要愛。然後從這些看見當中,從「自由獨立」與「依賴支持」當中,找到自己的平衡點。

另外,並非所有的愛情最後都會走向無止盡的翻臉,世俗也未嘗不是一種安定。心理學家Ted Huston曾把戀愛區分成三種類型,發現閃電型(passionate)與動蕩型(rocky and turbulent)的伴侶愛得死去活來,風風雨雨,像是在演電視劇一般,但他們的婚姻卻也充滿坑洞;相反的,那些恬適型(sweet and undramatic)的伴侶,雖然看似感情平淡,卻是真正能將關係走到長遠的人3

如果你想像中的愛情都是四爺和都敏俊,那麼就得接受,這戲劇化的感情總有天會走向結局。

心:對於「婚外情」,渡邊曾語出驚人。他說他筆下的「不倫」之戀,都是純愛。因為平常人結婚,要房子、要家庭、要門當戶對,要有很多附加條件,但是「婚外情,就是結婚之後遇到喜歡的異性,完全是因為性和愛的吸引」,這就是「純愛」。這一觀點是否也會令你訝異呢?在你看來,所謂的「純愛」、「真愛」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海:另一個感情的思考誤區是:我們都以為有一種感情,可以拋下一切、不管對方的身分地位、不看對方的外貌過往,只單單因為對方本身,而墜入愛河。但奇怪的是,我們常常一邊鄙棄那些嘴裡嚷嚷著要找門當戶對、官爹富娘的人,一邊又在擇偶的時候偷偷檢核著對方的高、帥、富、爹、才。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我們遠不需要急著否認,自己在乎對方的外表和身分。Bryan等人進行的一連串研究表明,不論是選擇「短期」或是「長期伴侶」,外貌吸引力與身分地位永遠是最有力的預測因子之一4。不過,如果你想找的是一位能陪你走一輩子的人,你可能會希望他至少能好相處、個性溫和(Agreeableness)。

事實上,有次我們跟北師大許燕老師聊天的過程當中也談到,婚戀網站中大部份成功的配對,首先得門當戶對,而某些伴侶之所以能比其他人走得更久更幸福,並不是因為他們找到了「真愛」,而是因為他們能在這段關係裡展現更多的彈性。

換句話說,真的愛,並不會讓你瞬間變勇敢。即使是在愛裡,我們也一樣會軟弱、會退縮、會想要、會看見自己恐懼的一面,但是一段好的關係會陪我們去面對這些問題,在一旁守候著不離開,然後我們逐漸可以,在各種掙扎與兩難中,發現自己更多的可能。

但是婚外情,就比上面談的都複雜了許多。根據過去的一些研究,婚外情的人可能是下面三種情況:

  1. 逃避依戀者:害怕太過親密,不想要有穩定的感情,所以重複著各種蜻蜓點水的炮友關係5
  2. 猶疑手段型:婚戀風格上可能偏向猶疑手段型,傾向一次與許多人交往6
  3. 在外遇中滿足了另一項需求:會愛上另一人,很有可能並不是真的因為這個新對象比較接近真愛,而是當前的關係已經無法提供你所需要的所有東西78。例如有些人性欲很強,但伴侶對性的需求較低,此時若遇上一個「胃口相同」的對象,很容易爬到對方床上。但這並不代表你會放棄當前的婚姻關係,因為還是能提供一定程度的與支持。

心:如今家庭破裂,提出離婚的一方很有一部分是因為對方有婚外情、花錢買春等行為,在你看來,因這些原因而離婚是因為她們在婚姻中對情感的質量要求高了呢,還是另有原因?

海:一個人之所以離開,往往不會只有單一原因。一段關係之所以走到了盡頭,常常是在更早的時候,已經有一方對彼此感到不滿,卻因為害怕損傷關係,選擇躲藏隱匿。沒想到這份害怕,卻隨著時間漸漸長大。

每次演講,我總會問在場的大家:你理想中的另一半,應該具有什麼樣的特質?最常聽到的答案是「彼此了解」,有心事能互相分享、能給予自己情緒回應與支持。我們之所以會愛一個人越來越深,是因為我們能互相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在這樣的關係裡,我們克服了自己的不安,冒著對方可能會傷害自己的風險,說出自己內心的黑暗與擔憂。

台灣一項研究發現,婚姻內的衝突、暴力與外遇介入是離婚的重要原因9,根據Rusbult的投資模型(Investment Model),關係的崩解(dissolution)通常受到三股力量所影響10

  1. 關係滿意度(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在這段關係中的快樂程度。
  2. 投入程度(Investment):花在這段關係裡的時間、心力與金錢。
  3. 其他可能的關係(Alternative):是否有其他婚外情的對象。

曾幾何時,那些離婚的人將相知相信走成了不問不提,既已經失去了當時的親暱,又如何將當前的感情繼續維繫?可是從上面的理論看來,不快樂的關係並不必然會有外遇,也不必然會離婚。

那些不快樂、投入很多、目前又沒有其他對象的人,往往抱著一份雞肋式的感情;縱使新對象出現了,在當前的關係還沒有失去「利用價值」之前,或是還捨不得自己過去的投資之前,也不會放棄元配,而是選擇兩邊通吃。只有當繼續跟元配在一起獲得的壓力與痛苦大過分開,或是與外遇對象穩定下來獲得的快樂大過於當前的雙頭馬車,才會選擇離婚。

我們之所以會漸漸變得不愛了,不是因為我們對愛的要求提高了,恰相反,而是因為我們對於愛的想像都還停留在一開始的心動與炙熱,而無法接受後來的平淡與摩擦。如果這個時候有另一個新對象出現了,重新打中你的那些心動與炙熱,你可能會以為,這才是自己真正愛的人。可是到了最後,你才發現一切只是一種愚蠢的循環。

 

愛情裡的很多想法,都是我們的一廂情願

那些追求電影般夢幻感情的人,最終會發現那些他們以為的刻骨銘心,只不過是將對方的生命,活成自己的。可是我們終究是兩個人,不論對方走進自己多少的人生,我們總是得保留一些部分、一些空間、一些呼吸,給那個原先就已經足夠好的自己。不是嗎?

心:「又一個好男人倒下了」,自黃海波被拘之後,不少人吐槽,被列為新好男人典範的哥仨,繼文章出軌、黃海波嫖娼,就剩下黃磊了。在你看來,何謂「好男人」?

海:真的有所謂的「好男人」嗎?香港一項研究考查了3,207名中學及大專學生,發現「信任」、「」、「溫柔」、「細心」與「體諒」等,是前幾名最受大家青睞的特質11。這些其實就是先前Bryan研究中所談到的個性溫和(Agreeableness)者,其實,跟這些人在一起,也真的大多會有比較幸福的生活。

但大家都忘了一件事情──正因為這些特色吸引人,所以在感情一開始的時候,我們總會選擇性地注意這些對方身上的「優點」,自己也會表現得溫柔體貼,細心體諒。但在一段時間以後,各種生活瑣事紛沓出現,雙方需求相互交迭,那些原先以為的優點「消失」了,我們才嘆:「說好的好男人呢?」、「為什麼他變了?」。可是、可是,他只是呈現出,最原本的樣子而已。怦然心動並不等同於心靈相通,我們總是要給彼此一點時間,去看見這段關係的真實面。

真愛似乎意味著,我們一生能遇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人。但事實上是,那些原先就過得很快樂的人,往往不論遇上誰都能有很不錯的關係;而那些始終懷抱不安、多慮的人,不論跟誰在一起,常常還是會被這些情緒所困。那些我們想像中的天作之合、命中注定,在婚戀滿意度當中常常只扮演非常小的效果12

所謂完美的情人並不存在,就像完美的自己並不存在一樣。如果你始終都沒開始學會如何愛自己,那麼再多段的感情,都只是反覆重演那些以「害怕」為核心的劇情。

心:記得有一篇文章講的是,從「炮友」到愛人,如何玩笑地開始認真地結束。核心觀點是,「無論因性而情,還是因情而性,如何相識不是一個最重要的部分,重點在於後面兩個人如何相處,彼此去建立和培養信任和良好互動。」你如何看待這樣的說法?

海:交往與否靠吸引,關係長短靠經營。前一陣子我花很多時間研究「似戀關係」,大抵就是在說這種「只要感情不要愛」的人。也在站上發了一篇文章,裡面主要在表明一個事實:「算是性態度開放的人,只要他們在這段關係裡面投入了愛與時間,就會越想跟對方長期在一起,而不是只有一夜」。

很多時候我們會以為,自己能很乾淨地把「感情」與「性」切割開來。但我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是:性滿意度與關係滿意度往往有強烈的關聯13 14。那些能讓你在床上欲仙欲死的人,往往也因為每次的床笫(ㄗˇ )之歡而增加了親密感(Closeness),進而希望與對方維繫穩定的關係。

但是真正的相處,經常是發生在床鋪以外的時間。一段長遠的關係真正需要的不是性,而是情緒的支持15。這點橫跨所有人際關係,包括朋友、家人、或是你的情人,我們都希望他們能分享自己的快樂,分擔自己的憂愁。而當你越能把自己的情緒放心地交付在對方手上,這個人就會變得跟別人不同,而這份不同,也讓他不只是炮友。

心:有關兩性關係的書籍中,在討論經營兩性情感時,常常會提醒讀者什麼什麼比較重要,做什麼什麼很忌諱,可在有一些人看來,「愛情才是生活中唯一能夠、也最應該『隨心所欲』的事情」。你如何看待這種愛情觀?

海:如果只能給一個建議,我希望大家在感情的路上,都能交出自己的真誠。只有在真誠的時候,我們才能顯現出最坦然的自己16。那些你曾經想偽裝的、想刻意調整的、想在衝突時按表操課的,在你認知資源不夠的時候,就沒有辦法再「假裝」了。

愛一個人,就是能接納他的不完整,但並不表示我們得補齊或改變他。記得有個神話故事說,我們人類原先是一對一對的,就像一顆肉球一般,有兩個頭、四隻手、四隻腳(所以前進的時候是用滾的)。直到有天,雷神索爾生氣了把我們劈成兩半,所以我們終其一生都在找那個失落的另一半。於是,我們總是對另一半抱持著互補的想像。

Dijkstra 等人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實驗中問:「你喜歡相似的人,還是互補的人」的時候,86%的人都說他們喜歡互補的人,但心理測驗的結果卻表明,他們真正喜歡的是相似的人17。後續的研究則說明了,真正重要的不是這個人「實際上」跟自己像不像,而是「看起來」和自己像不像18。但這些研究並不表示,我們在愛裡可以隨心所欲。相反地,在每次表現出真誠的時候,更該要「看見」自己的行為是否正在損傷這段關係,並試圖做出一點調整,因為關係是禁不起不斷被傷害的。

「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也設身處地設想對方可能的感受。」許多兩性作家會這樣建議,當然我覺得這樣的建議是好的,但很多時候說得簡單,做起來難。所以通常在大大小小的建議之後,我都會加一個「按部就班條款」──當這項改變無法被完成的時候,可以先退一步,多練習幾次「你可以做到的部分」,這是心理治療中「焦點解決治療」的重要精神之一。

如果你還是無法學會,不在爭吵的時候直接轉身離開,那麼至少在離開之前,告訴對方你需要靜一靜;如果你連說出這段話都覺得困難,至少可以在事後主動跟他修復關係;如果你也沒有辦法做到,至少可以在他來找你和好的時候,不要裝得冷漠、惡言相向;如果你一定要用表現得不在乎來保護自己,那至少可以在兩人狀況都好的時候,坦白自己的不安……總之,訂下一個可達成的「一小步」,就是讓關係推進的一大步。

答案並不能帶我們通往任何地方,但思考可以

心:在我們眼裡,你和很多兩性專家的一大區別就是,你的觀點是建立在心理科學基礎之上的,想問的是,為什麼會這樣呢?除了你是心理學專業出身,還有別的原因嗎?

海:關於愛的一個事實是,當你花越多時間研究、探索、為愛笑過或哭過,反而越會發現愛是不可以掌握的。老實說,我不太把自己定義為兩性專家,或者說,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真正的兩性專家。台灣著名部落客個人意見曾講了一句耐人尋味又笑點滿分的話:「兩性專家儘管人數眾多,但是並沒有人講過什麼新鮮話,應該說兩性專家們神奇的能夠以相同的老梗女生愛自己男生有自信這兩招永續經營下去」

但這也不表示,有心理學基礎就比較厲害、比較高尚。我剛開始研究愛情的第一年,一位說好要一起研究的大學學妹就離我而去了。她說:「我不想研究戀愛了!讀來讀去,我發現這些文章的結論就算是不用讀我也知道,他們的建議,在市面上的兩性書籍就可以找到。」我當時聽了很沮喪,因為自己很喜歡的科目被學妹說得一文不值。但隨著這段時間一直不間斷地書寫,我才發現親密關係心理學在這裡的著力點並不是找到「解答」,因為這世界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答案,而是更多的原因。

舉例來說,你當然知道要愛自己,但你可能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始終無法愛自己,不過關於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能夠給你一些方向,於是你開始清楚自己在愛裡許多非理性的行為,往往源自於那些無底洞般的不安。

為什麼有些女人明明不想要卻仍勉強滿足伴侶19?為什麼有人說男人比較在乎肉體出軌,女人比較在乎精神出軌20?為什麼我們會願意為另一半犧牲21?什麼樣的人在分手之後恢復得比較快22?關於這些問題,依附理論同樣也給了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答案──「安全感」,可是更有趣的不是答案本身,而是這些缺乏安全感的人,在經歷這些掙扎時的心理歷程。

答案並不能帶我們通往任何地方,但思考可以。誰不是在愛裡反覆考察自己行動的理由、一再檢視自己的情緒與糾結,並透過這些,更貼近自己一些?

心:「一分一秒,我也不敢存有愛情可以最終得到解釋的幻想。在我看來,即便是最佳的闡釋嘗試,也不過是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地將愛情轉換成另一種隱喻語言而已。」似乎兩性專家的每一種超越愛情純現象學面向的陳述,都將使自己遭受批評。想問的是,就工作而言你對自己有什麼期望嗎?此外,你期望你的讀者能從你這得到什麼?

海:記得在網絡上看過一個描述兩性專家的趣味段子:「所謂兩性專家,就是自己感情談得很糟糕,用許多故事來包裝、哄騙那些談得比他還要糟糕的人,然後淨是講一些你知道、我知道、但是大家都做不到的事」。

打從一開始,我就只是單純希望分享自己閱讀一些心理學文章,以及零零碎碎的心得筆記而已。所以其實我並沒有特別打算讀者能從文章中獲得什麼。我自己的自我認同是:我並不是什麼教主,在感情的實踐上也沒比一般人高明到哪裡去,有時候我寫的東西,自己也還做不到,大多數的時候,我只是站在一個「大家一起共勉吧」的立場而已。

就像一位諮商心理師所說的:「或許我說的這些,自己並不能完全做到。但是如果至少有一個人讀了,並且真的應用在自己的關係中,那麼我也算功德無量,可以含笑了」!

單純抱著書、拿著手機落淚、感動、留言說「這篇真是講到心坎裡」,並不能讓你的感情變得更為順遂。畢竟真正能改變一個人感情的,並不是他從書中讀到了什麼,而是他嘗試在自己的生活中去練習、去實踐那些什麼。

心:在這並不清楚您當下的情感狀況,但還是想問一下,如果你會單身一輩子或者說可能要單身很久很久,那你會如何安排自己的單身生活呢?另外,對於那些目前單身的適婚女性,你有什麼建議給到她們?

海:一邊寫作一邊工作其實蠻忙碌的,通常沒有時間去思考如何安排單身生活的問題。不過研究心理學的好處是,漸漸可以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以及為什麼會是這樣的人。雖然已經來不及做測驗,但我猜測自己應該是矛盾依戀型的人(Dismissing),這類人的特徵是不信任愛情、不敢邁入一段穩定的關係。因為只要擁有就會有失去,只要付出真心,就得承擔受傷的可能性23。可是我們這樣的人,心裡其實還是渴望著愛的,所以在許多看似蠻不在乎的行為中,還是藏著想愛、也需要愛的衝動。於是這些年來,我一直在學習的三個課題是:

  1. 承認自己也是需要愛的。
  2. 貼近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並誠實地表達它。
  3. 在關係中,試著和自己的不安共處。

這三個看起來很空泛的口號,卻糾結著許多人。因為最簡單的事情,常常是最難做到的。很多時候一度以為自己終於能開始面對恐懼了,下一次卻又開始害怕、逃跑。

順著這樣的脈絡,我給那些晚婚或不婚的男女同樣的建議是:不論你是否計劃踏入婚姻,都該學著和自己的不安共處。倘若你想找一個人陪你走一生,也別忘了讓他「認識」你的不安。因為我們在感情與生活裡面對的許多問題,都和安全感息息相關。

唯有你真正開始一點一點地接觸自己的不安,幸福才會一步一步的靠近。

後記

在一部分人的生活中,愛情是他們汲汲追求的事物,一如追求車子、房子、財富……但在另一部分人眼裡,愛情分明是一種信仰,儼然成了一種哲學式的生活方式。那一種方式更好?這裡真的不能確定。但能確定的是,如果你在感情裡面失去了自己的全部,那麼大概不會太好。

海苔熊就引用了一項研究表明,在關係中自我被對方給吞噬的人,通常不會快樂,關係滿意度也很低24。就像是《神隱少女》裡面不斷提醒我們,不要忘記自己的名字一樣,我們在愛裡也不能失去了自己。

心靈咖啡網獨家專訪 原文刊載於 http://www.psycofe.com/read/readDetail_42787.htm ,現連結已失效。

註腳

  1. Sternberg, R.J.,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1986. 93(2): p. 119-135
  2. Drigotas, S.M., The Michelangelo phenomenon and person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2. 70(1): p. 59-77
  3. Huston, T.L. and H. Melz, The case for (promoting) marriage: 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004. 66(4): p. 943-958
  4. Bryan, A.D., G.D. Webster, and A.L. Mahaffey, The Big, the Rich, and the Powerful: Physical, Financi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of Dominance in Mating and Attrac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11. 37(3): p. 365-382
  5. DeWall, C.N., et al., So far away from one’s partner, yet so close to romantic alternatives: Avoidant attachment, interest in alternatives, and infide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1. 101(6): p. 1302-1316
  6. 蘇巧因, 劈腿者之人格特質,愛情風格與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所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2008
  7. 蕭英玲, 女性外遇:動機,發展與態度。.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2003. 15(4): p. 1-29
  8. 簡春安, 外遇的分析與處置. 1991, 台北: 張老師文化
  9. 徐西森、連廷嘉, 婚變婦女因應婚姻危機歷程之初探研究. 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 2004
  10. Rusbult, C.E., Commitment and satisfaction in romantic associations: a test of the investment mode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80. 16(2): p. 172-186
  11. 基督教協基會社會服務部, 青少年十大戀愛元素, 2011
  12. Orth, U., How Large Are Actor and Partner Effects of Personality on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ling for Shared Method Varianc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13. 39(10): p. 1359-1372
  13. 余沛玲、林燕卿, 性經驗與大學生親密關係相關之研究-以某科技大學為例. 台灣性學學刊, 2005. 11(2): p. 41-59
  14. Kisler, T.S. and F.S. Christopher, Sexual exchanges and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Testing the role of sexual satisfaction as a mediator and gender as a moderator.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8. 25(4): p. 587-602
  15. Markman, H.J., S.M. Stanley, and S.L. Blumberg, 捍衛婚姻,從溝通開始. 2004, Taiwan: 財團法人愛家文化
  16. Kernis, M. and B. Goldman, A Multicomponent Conceptualization of Authenticity: Theory and Research.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006. 38: p. 283-357
  17. Dijkstra, P. and D.P.H. Barelds, Do People Know What They Want: A Similar or Complementary Partner?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2008. 6(4): p. 595-602
  18. Lutz-Zois, C.J., et al., Perceived similarity and relationship success among dating couples: An idiographic approach.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6. 23(6): p. 865-880
  19. Impett, E.A. and L.A. Peplau, Why some women consent to unwanted sex with a dating partner: Insights from attachment theory.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002. 26(4): p. 360-370
  20. Levy, K.N. and K.M. Kelly, Sex Differences in Jealousy: A Contribution From Attachment Theor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9. 21(2): p. 168-173
  21. Impett, E.A. and A.M. Gordon, Why do people sacrifice to approach rewards versus to avoid costs? Insights from attachment theory.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0. 17(2): p. 299-315
  22. Fagundes, C.P., Getting over you: Contributions of attachment theory for postbreakup emotional adjustment.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12. 19(1): p. 37-50
  23. Domingue, R. and D. Mollen, Attachment and conflict communication in adult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9. 26(5): p. 678-696
  24. Kwang, T., L.A. Neff, and W.B. Swann, When two become one:Nature and consequences of three forms of identity merger in couples, in 2011 annual meeting of Society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1, Wendi Gardner: San Antonio, Texas. p. p.97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