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出征》你對自己批評,但你能對自己慈悲嗎?
今天睡前分享的這個故事叫做《為自己出征》 ,只是我念諮商第一年的時候,我老闆派給大家的作業。那時候我還不懂為什麼作業要用這個名字,在這幾年的時間一邊讀書,才一邊慢慢明白,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的騎士。
《為自己出征》你對自己批評,但你能對自己慈悲嗎? 繼續閱讀 »
今天睡前分享的這個故事叫做《為自己出征》 ,只是我念諮商第一年的時候,我老闆派給大家的作業。那時候我還不懂為什麼作業要用這個名字,在這幾年的時間一邊讀書,才一邊慢慢明白,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的騎士。
《為自己出征》你對自己批評,但你能對自己慈悲嗎? 繼續閱讀 »
前陣子「吉卜力大喜利大賽」當中最熱門的圖片就是神隱少女了,為什麼會這麼多人使用呢?我的猜測是,它點亮了這個時代、下個時代、甚至這20年以來,對我們人類心靈最重要的一件事——痛苦的日子會帶來河神的丸子。
《神隱少女》河神丸子的真實用途與意義?ft. 邱羣倫心理師 繼續閱讀 »
你曾經進入「物化的關係」嗎——你覺得你只是一枚棋子,任由他擺布,你覺得痛苦,但是又無力退出,留下雖然沒有比較好,但離開你又有巨大的罪惡,所以只好日日夜夜,變成抖M,繼續順應他的要求,成為他的奴僕⋯⋯
讀《關係物化》:你相信自己什麼都不做,就有價值嗎? 繼續閱讀 »
正念(mindfulness)[1]在近十年來已經被科學研究證實,可以有效緩解個人的焦慮憂鬱[2]、釋放壓力[3]、增進注意力[4]與幸福感[5]等等。然而大道至簡,知易行難,多數人會覺得坐在那裡什麼都不做、只是呼吸或冥想,是一件非常無聊的事情。所幸,我最近發現了3個非常有趣的App,在這裡可以介紹給大家,這些小小的應用程式,陪你度過防疫期間,焦慮的心情。
邊滑手機邊放鬆:三款免費APP協助你舒緩焦慮,在倉皇的人生當中保持正念與平靜 繼續閱讀 »
上集《拇指姑娘》的故事,其實也是一個「濫好人」的故事,因為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很在意其他人過得好不好,很怕造成別人的麻煩,所以總是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看起來好像很害怕別人過得不好,其實真正害怕的,是自己被討厭。
海苔熊信箱 #11-致濫好人:你的微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 繼續閱讀 »
最近武漢肺炎(2019-nCOV 冠狀病毒)的新聞沸沸揚揚,不少人聞之色變、開始
病毒式焦慮:慢慢走出武漢肺炎(新冠病毒)恐慌的三個方法 繼續閱讀 »
長大以後,雖然我們獲得了很多選擇的權利,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當你有了更多選擇,你不一定會更快樂,反而,更多時候你會期待起小時候那種天真無邪,一張貼紙或者是一個糖果就可以滿足很久的那種快樂。
讀《誰出的題目這麼難》:人生的痛苦和快樂,都來自於選擇 繼續閱讀 »
你曾經有這樣的經驗嗎?愛上一個人,為了他你可以奮不顧身,為了他你可以犧牲自己的完
讀《那一天我變成一隻鳥》:當你願意成為真正的自己,別人才可能愛上你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