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4督導筆記 |看見個案的逃避與優勢
這個禮拜很特別,有機會可以跟兩個督導討論,然後看見我的治療當中一直忽略的問題,具體來說,就是看見個案的逃避,以及個案的優勢力量。 督導F:不要讓個案輕易逃走 我… Read More »20191024督導筆記 |看見個案的逃避與優勢
這個禮拜很特別,有機會可以跟兩個督導討論,然後看見我的治療當中一直忽略的問題,具體來說,就是看見個案的逃避,以及個案的優勢力量。 督導F:不要讓個案輕易逃走 我… Read More »20191024督導筆記 |看見個案的逃避與優勢
「祝福你,一直住在愛裡面。」 前幾年大A寫了這句話送我,當年我資質駑鈍,一直沒有參透這句話的意思,說來慚愧,研究愛這麼多年,卻很少有「住在愛裡面」的感覺(逃避依… Read More »受傷的《梅杜莎》:為何你們彼此相愛,卻又互相推開?
最近在上榮格,所以開始看過去的一些童話、神話、還有對我們來說很重要的故事,結果找到了這個!(千奇百怪的世界~藏著太多地奧妙~)
關於這個《新十二生肖》,我以前看都覺得很蠢,貝瑪好不容易收集了12個生肖,沒想到全部被魔王打死了,然後最後她用哪一招「大日如來佛光普照」 就直接幹掉魔王。
那為什麼不早用這一招呢?
其實如果把整個故事看成是一個「大夢」,或許裡面的每一個生肖角色、都代表一個人內在的不同面向,膽小奸詐的自己(耗子)、固執忠心一個極致的啞巴(狗)、驕傲不可一世的龍種等等⋯⋯,甚至連貝瑪都有可能是內在的一種力量(我猜應該是self),她試著讓不同面向的自己可以整合團結起來 — — 其中當然也包含了代表邪惡的蛇姬和魔王。
有一句大家可能都很熟悉的話叫做 「魔王,你贏了!」
現在想想或許有別的意思 — — 當你承認內心黑暗面的存在,並且不再抵抗的時候,這樣的一種允許、反而能夠換來一種自在和坦然,光明的一面就會慢慢長出來,如來就會出現了(無限腦補中XD)。
我記得巴哈上流傳一個結局的詮釋很厲害(這裡),意思是說這些生肖們就像是祭品一樣,全部獻祭出來之後,才能召喚如來佛祖(所以一切都是貝瑪的陰謀啦!)
不過,如果從神話或者是煉金術分析的角度來看,我的想法是,所有的角色都死了(就連貝瑪自己也跳下去洞裏了),卻也因為這樣的死亡,最後才能重生。
寫著寫著突然想到,今天我的心理師跟我討論到改變的困難。圖案裡面的黑色小人是我目前的狀態,還在抗拒改變中。如果要往前進,得突破舊有僵化的狀態,會失去一些東西,但也會昇華成新的東西。
從煉金術[1][2]與英雄之旅[3]的角度來看,改變之所以不容易,是因為當我們要做出改變,勢必內在的某一部分會跟著一起死亡。這個「死亡」可能是某種習慣、可能是某段關係、可能是要離開某個地方、也可能是要放棄某種執著。如果我們逡巡不前,維持現狀,就可以用某一種行屍走肉的方式活著,但就會繼續受到陰影的籠罩支配。
只有經過某種程度的死亡,才能夠召喚新生。
當然,要做出這樣的犧牲,勢必要有非常大的勇氣,所以這一趟旅程,也是貝瑪聚集勇氣和愛的旅程(好啦,這樣想就比較不會那麼腹黑了),換句話說,在改變的過程當中或許我們沒有辦法太急,唯一能夠做的事,就是從身邊的人當中持續獲得支持和關愛。
就像先前大家瘋傳的簡報一樣,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時區,每段故事也有他的自己旅程和時間,沒有人會白白浪費,也沒有哪一個部分的自己,會白白的死去。
你最不敢踏足的洞穴中,藏著你所尋找的寶藏(The cave you fear to enter holds the treasure you seek. )──Joseph Campbell
雖然,也沒有人能夠預料,下一刻會有什麼阻撓,但在極大的痛苦和阻撓之中,或許也蘊藏著機會翻身,向死而生。
你做過考試、落榜、或寫不完考卷的夢嗎? 可能是回到學生時代,考聯考、基測、學測統測等等的考試。奇怪的是,這些考試你明明都考過了,為什麼還會夢到呢? 大陸著名心理… Read More »你做過考試的夢嗎?
「你是豬嗎?你有沒有腦袋呀!」一個孩子似乎不小心把一杯珍珠奶茶弄到了,媽媽氣急敗壞地,還得去找捷運的人員來幫忙清理,旁邊的路人一邊談論,媽媽的眼神多麼的兇狠。 … Read More »留意你的情緒,那是你心所在的地方
我們到底是會跟相似的人在一起,還是和互補的人在一起?這問題就像月經一樣,每次姊妹聚會都要來討論上一回,而且往往都沒有解答。老實說,心理學家針對這一命題也實在蛋疼… Read More »相似好還是互補好?四個相愛與吸引的科學秘密!
繼上一本「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之後,呂老師的第二本書談的其實是「秦始皇前傳」,分析秦國興起的過程與衰變,雖然是五千年前的事情了,其中同樣有很多值得深思反… Read More »一場思辨之旅2:帝國崛起教會我的5件事
設計。插畫/阿呆星球漂流中 玩法/海苔熊 訂購/請來這裡(據說定價365元) 這是一套為你而設計的牌卡。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是不願意面對自己的情緒、不願意觀看自… Read More »心流卡:打開你心中的潛藏
前幾天收到一位在台北車站當名師的朋友的簡訊,希望能推薦一些不錯的心理學參考書籍給那些尚不知民間疾苦,事態險惡(?),又想念心理系的高中生,為方便故,這裡整理了一些入門的心理學書籍,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