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聽到有人問說要怎麼修復跟父母的關係,我的感覺是,有些修復可能是要花一輩子以上的,甚至到家人過世以後。
我爸很愛我,但他的脾氣很大,我在一個驚嚇懼怕的環境長大。到現在你如果叫我的全名,我可能還會跳起來!
小時候我跟他總是有一種恐懼而疏離的感覺——這種感覺,延伸到所有我身邊的男性長輩。或許是因為這樣,我身邊的男性朋友極少,然後跟男性老闆、老師相處的時候,總有一種內在的焦慮感,感覺下1秒就會被罵。
阿爸的領帶
我的領帶是我阿爸教我打的。
他過世之後,留給我各種花花綠綠的領帶,因為他年輕的時候比較胖,再加上當時的流行,所以都是立法委員那種粗粗又寬大的領帶;但近年流行韓版,越窄越瞎趴,所以每次出門要選領帶的時候,還是下意識地挑了我自己的歐巴領帶。
我嬸嬸是巧奪天工的裁縫師,有一陣子我跟嬸嬸說,有沒有可能把一些領帶改成窄版的,嬸嬸二話不說就搞定了,但奇怪的是我還是沒有用這些領帶,每次挑選的時候我猶豫老半天總會跟自己說:花花綠綠的,配韓版西裝好奇怪,所以大概10次上節目當中有9次,都會選用多年前在市集買的 「巴特先生」的領帶(這不是業配)。咖啡色再加上低調的斜紋,觸感摸起來有一點土地的感覺,圈在脖子上,就好像土地公帶你去郊遊。
領帶夾也是,我爸年輕的時候據說很帥,憲兵的軍便服有領帶,他都會拿到一些上面有國徽的,另外也有台鐵送的,一台充滿歲月痕跡的莒光號就這樣子停在銀色的鐵軌上。我不禁想,這些或許對他都有意義,很可能是哪一天民眾衝進總統府,他成功達成任務,長官賞他的;也可能是吃滿100個台鐵便當的集點贈品,不過我實在很難對這些領帶夾產生認同,所以我就在網拍上隨意買了一些「沒什麼故事」的領帶夾——
- 水手的船錨:希望我這個焦慮又不安定的心,有一個地方可以停靠
- OK繃:領帶夾的位置,剛好坐落在劍突之處,夾上去就覺得傷口受到呵護。
- 貓頭鷹:金黃色的有種聰明又有錢的感覺,大概是裡面最俗氣的一個?
直到有一天,我在整理櫃子的時候,發現那幾條被嬸嬸改窄的領帶,靜靜地躺在角落,真的有點醜,但他好像又在說著:「選我!選我!」。
我突然想起我爸去我研究所畢業典禮,勉強從衣櫃裡面撈出這條領帶,彆扭打上去的樣子(當時他已經將近10年沒有穿西裝了),看起來真的有點像皮克斯「天外奇蹟」的那個老爺爺,也帶著一點點時代感的荒謬。
畫面閃現到我國中的時候我去學校,我從後面抱著他,摸到他那一顆像史萊姆一樣大的肚子,快要爆開的襯衫扣子,他用領帶夾固定的囧境。
接著,是我晚回家他暴怒的場景、我衣服沒洗他咆哮的樣子、還有他最常說的那句:「大寶,爸爸很愛你。」
我才明白,或許是我還不想要讓跟他有關的東西靠我身體這麼近。畢竟,他曾經是我恐懼的來源。
那天上節目,我沒選巴特先生,而是戴上了那條改窄的花花綠綠領帶。搭配一個很不搭的OK繃領帶夾,似乎在傷口上面貼了一層療癒。
這一切充滿隱喻。領帶本來只是一條布,但當它繫上脖子的那一刻,過去的拉扯、疼痛、懊悔與愛,忽然變成一個「從爸爸那裡學會,打在自己身體上的結」。(聽得懂的舉手🙋)
常聽雞湯文說,修復關係就是把愛重新找回來。但我覺得,修復更像是一種勇氣——你願不願意,讓曾經讓你受傷的東西,再次貼近你——而此刻的你,已經知道如何自我保護,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受傷了。
我不知道我和我爸的關係,最終有沒有真的修好。但當我喬麥克風,發現領帶穩穩地貼在胸口的時候,我突然覺得——可能這就是一種修復吧?
一種我和我自己的修復。
傷口或許無法弭平,
但靠近,給它帶來新生命。
你的家人也有留過什麼東西給你嗎?
你會把它帶在身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