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愛情心理學 » 走出出軌

走出出軌

「當我途經永和的小巷,偶然看見他的內褲晾在別的女生家窗台前,
霎時間,不知是眼淚還是細雨瞬間模糊了視線。
朋友看著我啞然的側臉,當下我第一個反應,竟然是。」

她異常冷靜地一邊捏著兔子玩偶的手,徐徐地說出來。

根據死亡心理學家Elizabeth Kubler Ross(Cable, 1997; Kübler-Ross, 1973)的研究,
通常我們在得知一件非常負面卻又無力控制的事情之後,會經過下面的五部曲(The five steps of dying):

事發->否認->憤怒->退讓式的討價還價->沮喪->接受但是隱隱作痛

面臨伴侶劈腿,或發現自己將要被迫結束一段關係,
就像是得知自己即將死亡一樣,一方面威脅到自己的存在[1],
另一方面卻又不知該如何是好,在錯綜複雜的情緒下,
我們常常會選擇先否認,捏捏臉懷疑自己可能是在做夢。

如果你沒有這樣的經驗,
可以想一想你落榜時是否一直重覆看榜單或成績是否有出錯;

如果你仕途順利,也可以想一下電影中主角得知親人驟逝之後,
他們說的第一個字是什麼
--不論他們是病死或是在眼前被突來的車撞死的。

「但後來我仍舊騙不了我自己--
在我連續幾天都看到同樣的光景之後,腦袋變得很重、很亂、很矛盾。
原來他深夜打給我說他睡不著起來尿尿的時候,實際上竟睡在別的女人家;
原來這些天抱著我的他,只是一個虛假的殼,
而我只是一直被蒙在鼓裡的傻瓜。
心裡有好多問號需要解答,但又擔心揭穿後他會選擇她。」

直到我們發現這似乎已經是不能改變的事實,
熊熊的怒火便像是全台灣的燒烤店失火一般地湧出,
開始怨恨對方、懷疑自己、不再相信愛情。

「雖然已經跟姐妹們約好要離開這個爛人,
真正攤牌之後,我卻開始妥協。
雖然,我心理也清楚這段關係已經出現裂痕,
還是無法自拔地不願離開他。」

如果他還是繼續在偷吃而妳卻又放不下,

便會開始一步步退讓、一邊沮喪一邊裝做不知道,

原先吵得兇的時候不准他接異性電話,
後來漸漸退讓成不要接那女人的電話就好,
又後來變成如果接了讓你知道就好,
再後來變成不要讓妳看到就好…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妳變得好委屈,好悲慘,

好想大聲吶喊:「我先來的耶,為什麼要我讓這麼多?」

殊不知他或她已經開始相信,真正的愛情有時候只是來得晚了些。

 

第一者(元配)的矛盾

關於劈腿或的問題,過去常被討論的有幾個:

  • 他為什麼會出軌?
  • 是我不好嗎?還是他喜新厭舊?
  • 如果這次原諒他,下次他還會再犯嗎?
  • 到底是男性比女性能夠容忍另一半劈腿,還是女性?
  • 我的他劈腿了怎麼辦?是該原諒,還是該放手?

但是「死亡五部曲」仍然無法說明這些問題,
更無法解釋,
為什麼妳就算知道他劈腿了,還是要留在他身邊,
說服自己一切只是他一時衝動、相信他不會再犯呢?

此問題要被切成幾個小題來回答--

  • 劈腿是慣性的嗎?
  • 是不是有某些人比較容易出軌呢?
  • 是不是被劈過的也容易去劈別人?

中國文化大學的蘇巧因(2008)曾經對全台灣的大學生
進行一個大規模的匿名「劈腿調查」(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她從Ptt的multi-lover版、周邊朋友及網路收集到1002筆有效樣本發現,
「出軌率」與性別、年級、學院、父母婚姻狀況、是否住宿等都沒有關係。

 

那麼真正有差別的是什麼呢?

 

首先,北部與中部學校的劈腿率(49.5%, 45.5%)高於南部(38.6%)學校[2]。

再者,戀愛次數在四次以上者相較於其他人有更多的劈腿經驗(58.0% > 41.9%)

那麼,是不是被劈過的也容易去劈別人呢?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需利用卡方檢定,簡單一點說,

我們得先把人分成兩群,一群是「沒被劈過」的人,另一群是「曾被劈過」的人

雖然「沒被劈過」的人,劈腿比例顯著較其他人低(45%),
但「曾被劈過」的人中,還是有一半的人不會劈腿(49%)。

 

於是當你看了這篇文章之後,為了「保險起見」,
就開始找南部、戀愛四次以下又沒被劈過的人交往了,
心想這樣可以高枕無憂,殊不知真正的隱憂仍在背後。

因為我們只有很少的理由可以相信,劈腿與否與這些「外在條件」有關;
畢竟,一個常劈腿的人不會因為轉學到南部就變得像懶懶熊(?)一般乖巧了,

相較於這些,心理學家更相信的是大家熟悉的「人格特質」或是「愛情風格」。

所以真的有所謂的「劈腿性格」嗎?

不幸地是,根據蘇巧因(2008)的這篇研究,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她使用了台灣人格心理學界鼎鼎大名的楊國樞老師所編纂的
大七性格量表(Yang & Bond, 1990),與愛情風格量表(卓紋君, 2004),
發現有劈腿前科者較其他人更為暴躁、懶散、虛偽與悲觀;
在愛情風格方面則呈現較多的保留、使用多重的手段、
注重肉體與感官的享受並且不傾向以婚姻做為目的之交往。

 

看來,劈腿者似乎聚集了許多負面「特質」於一身,不論在性格或愛情風格上。

如果劈腿者那麼糟,那為什麼許多人還會深陷三角關係中無法自拔?

「這種爛人為什麼不分一分就好了?」你的朋友可能替你抱屈,一再跟你勸說。

她說的你明白,
妳也明白,她可能不會明白為何現在的妳無法就這樣理性地離開。

我剛進研究所的時候,

本來想研究這一系列的「劈腿性格」問題,然後興沖沖地去找我老闆。

「關於性格的問題,或許你問葉光輝老師比較清楚。
我們這些搞社心的,還是某種程度上相信人有改變的可能[3]。」我老闆說。

「現在的人格心理學主流阿,都是以一種人與情境的交互作用觀點來看的阿。」
幾天後我果然坐在葉老師桌前,他語重心長地跟我說。

雖然有些人「平均而言」相較於其他人更容易劈腿,
但我們不得不考慮他的感情狀況、伴侶對象與生長環境等等[4]。

講得這麼模糊好像不太負責任,那揪竟是哪些因素造成出軌的呢?

過去許多研究都曾對三角關係產生的原因做深入的探討,
其中以黃貴美(1991a)所整理的最為詳盡,
她統整了過去半世紀以來20筆國內外的研究,發現在「個人因素」方面,
價值觀不合、自我約束力不足、工作上的壓力與對性的觀念等等,
都是造成出軌主因--
但是在這些籠統的分類下,劈腿的原因又是百百款
(那不是跟沒說一樣嗎…)。

Levinger的拉力-推力理論

所幸近年來的研究用一個模型簡單地捕捉了劈腿的現象
(修慧蘭, 1998; 黃貴美, 1991a, 1991b; 蕭英玲, 2003)。

妳是否曾經想過,他為什麼會另覓芳草?

社會心理學家Levinger古時候(1965)就有開示(圖一),

那是因為妳不(再)符合他現在的情感需求,

你的存在形成一種推力(虛線),而她的出現吸引了他的興趣(拉力,細實線)。

 

 

然後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想翻桌,這講來講去,

不就是他不再愛我了,跑去愛別人了,這麼簡單而已嗎?

如果問題如此容易,那他為何不跟你分一分散散去,

還要藕斷絲連、苟延殘喘、拖拖拉拉不放你走?

有趣的是,在這一拉一推之間,還有第三種力量稱為「阻力」(粗實線)。

 

「阻力」是指一個人離開關係後會失去的東西與付出的代價。

不用學過物理你也知道,拉力和推力若是同一方向,
那麼他還遲遲不走,苦苦哀求請你原諒;
或者明明他很壞,你想走卻捨不得,只有一個原因
--就是阻力太大。

對於劈腿的他而言,阻力可能是被你怨恨、良心的譴責、
朋友的責備、家人的期待、一段已經投資的感情以及你的傷心等等。

對於被劈腿的妳而言,
阻力可能是他每次的溫存與道歉、過去美好日子的襲捲、
擔心找不到下一個更好的人等等。

「那為什麼我幾乎都對他ㄘㄟˋ心了,也不打算再相信他,
他也沒有悔改的意思,我卻仍然無法離開他?
不是幾乎所有阻力都消失了嗎?照理說他早就被拉走了啊!」

她一邊說一邊拉扯著兔子的手,
我開始慎重考慮是不是要讓兔子和懶懶熊玩偶輪班。

 

或許你常不解,對他是還有愛或只是習慣
或許你不明白,這樣的關係持續下去有何意義
或許你根本不知道,他心中還有多少的妳生還

但或許,你就是沒有勇氣走
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發現原來愛與不愛都需要勇氣

究竟是什麼,在最後的最後阻撓你?

加拿大溫哥華「夫妻與家庭研究所」的主任Johnson會告訴你,

其實你不是害怕失去他,而是害怕孤單(Johnson, 2009)。

這麼久這麼久以來,
妳快樂的時候跟他分享,
難過的時候跟他哭訴,
夜裡睡不著的時候你可以打去吵他,
他會可愛地揉著睡眼一邊睡覺一邊聽你說話,
他彈琴的時候、打球的時候、騎車的時候好帥好帥,
抱著妳陪妳一起數星星的時候好暖好暖;

 

妳已經習慣有一個人可以放置心靈,已經習慣兩個人的甜蜜,
如果就這樣認輸,豈不是把這樣好的他讓給了另一個她?
如果就這樣離開,會不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空窗?
今後想念的卡片要寄到哪裡?
往後受氣的一天又能跟誰傾訴?
而每個夜晚拿起手機,
想起明明是你先陪他一起走過風風雨雨,為什麼如今要退出的卻是你?

想到這裡,你便不忍,不忍離去,
不是因為你命賤,而是你不甘,不甘就這樣寂寞。
於是,妳壓抑著痛苦,抱著一絲希望期待有天他能改變。

第二者與第三者的糾葛

剛剛大都是從被劈腿者的角度出發,那麼另外兩位苦主呢?

劈腿者(第二者)常產生的矛盾是,
為什麼明明心中抱持著莫大的罪惡感,
為什麼第二者版的版眾的最終建議常常都是「歹路不當再行下去」,
也知道這樣做不對,但自己還是不願意放棄任何一段關係呢?

介入者(第三者)也常詢問自己,
為什麼即使知道這樣的三角習題始終不會有好結果,
卻仍像中了毒癮似地過一天算一天,
甚或傻傻地相信他會與原來的她分手,轉而選擇自己呢?

若結合蕭英玲(2003)改編Levinger (1999)的推拉理論
與Hazan & Shaver(1987)成人依戀的理論,
上面兩個常見的問題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答。

以往有關成人依戀的理論都一致地指出,
我們在中追求的只有一樣東西,就是安全感
(Campbell, Simpson, Kashy, & Rholes, 2001; Cicirelli, 2010; Gillath,
Sesko, Shaver, & Chun, 2010; Hazan & Shaver, 1987; Impett & Gordon;
Mikulincer & Nachshon, 1991; Simpson, Orina, & Ickes, 2003)[5]。

 

Johnson(2009)也認為,過去許多婚姻治療最終仍宣告失敗的原因,
是因為他們並未關注到個案最深層的需求:情感連結(Emotional Bond )。

根據成人依戀理論,我們在戀愛中找尋的,是幼年時未被充分滿足的安全感,

以劈腿者的角度而言,你當初之所以會跟她(元配)在一起,
是因為當時的她(元配)能給你這樣一種安全感,而這樣的一種連結,
即使在新資源出現的此時(如第三者)並未消失。

今天你可能因為她不再在乎你,空虛寂寞覺得冷而另循新歡,
但因為原先連結還在,所以不願意放手,
這樣你既可以保有原先的情感連結,
又能填補元配無法給你的需求--而這時候離開任一個人阻力都相當大。

 

蕭英玲(2003)也指出,劈腿者之所以不願放棄任何一段關係,

是因為他在這種多重關係中滿足與獲得的扣除掉失去的,
遠比單一伴侶來得多(簡單的說就是benefit > cost )

--雖然,這樣的獲得是踩在另外兩個人的傷口上。
(你可以回頭看看劈腿者的特質)

但也為了維持這樣的恐怖平衡,你必須演戲,
在元配面前裝做若無其事,
在新歡耳邊說有一天我會跟她分手,跟你在一起。
只是你自己清楚,好像不會有那麼一天。

 

以第三者的角度而言,一方面形成新的情感連結,另一方面又滿足安全感,

更像是沾了水的樂高積木,一扣上就難以拔開

--即使你知道,你永遠無法在街頭牽他的手,

無法在情人節,聖誕節,跨年跟他一起過,

永遠只能等待他打電話來而不能自己打過去,

你還是只能等待,等待那份安全感會全部屬於你的那一天,

--雖然,那一天看起來好遙遠。

 

出軌的歷程

「老師,我不要聽理論。我只想知道,現在的我,該怎麼做。」

有一次我老闆演講完,一位太太愁著臉說<林以正,2007>。

但是他當時回答是:不知道。

阿咧…講這麼多廢話,還不是不知道。

「因為我不知道他們現在的狀況,感情的階段,所以不能隨意給建議。」
他事後這樣跟大家說(雖然他開玩笑地說他當時真的沒有答案)。

不過如果我也這樣說你應該會拿滑鼠砸我,
為了保護我這顆昨天才跟懶懶熊相撞過的頭,所以我還是簡略地說明一下。

如果這段三角關係始終是個僵局,那該如何走出這個死胡同?
如果想繼續維持與他的關係,又該從哪邊下手?

 

 

過去曾有研究者(蕭英玲, 2003; 簡春安, 1991)
將劈腿的關係區分為幾個不同階段,
每個階段都有需要被面對與處理的問題(表一)。

 

根據先前對Levinger的討論,這些時期的進程,
除了跟時間有關,關係中的三種力量(拉、推、阻)亦扮演重要角色。
以這樣角度來看,利於三種角色之策略如下:

 

1.第三者(介入者) 要「減少推力」:

即不要求扶正、不向對方施加離該關係的壓力,柿子等久了會掉下來。
你或許說這太扯了吧!
為什麼感情要分先來後到?
因為過去的研究顯示,
如果第三者在第二者尚游移不決時強加壓力欲扶正,
通常會形成推力,而造成反效果
(修慧蘭, 1998; 黃貴美, 1991a, 1991b; 蕭英玲, 2003)

所以,你當然可以試,只是要求要扶正或獨佔的風險比較大。

2.第二者(出軌者) 需要「增加阻力」:

使對方了解離開關係將付出的成本,並持續提供情感慰藉與生活支持。
不過此時也應當思考,如果自己真的愛一個人(不論是哪一個,或是兩個都愛),
是不是應該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後面再考慮?

 

因為縱使劈腿的原因有很多(施慧明, 2009; 黃貴美, 1991b; 簡春安, 1991),

但第二者「維持」劈腿現狀的原因總歸只有一個

--愛自己多於另外兩人。

3.第一者(元配)需要「增加吸引力,減少推力」:

改善自己,讓對方發現只有你才有的優點,只有你懂他的地方,
只有你才能跟他一起成長。
並且不苛責他,包容原諒其劈腿行為,不然就離開關係。

你可能會說這更扯了(好吧這次容許你槌鍵盤),

他劈腿錯在先為什麼要我原諒?

 

Bear<2010>曾用一個簡單的「小偷與攤販」(Thieve And Vendor, TAV)的比喻說明這個現象。

試想,如果你是小偷,你也知道偷竊行為是不對的,
如今被攤販老闆抓到,他一邊責備你一邊說要把你扭送警局,你會喜歡他嗎?

還是,他仁慈地將你帶到裡面請你坐,聽你說妳的苦衷,
並給你工作,你比較喜歡他呢?

 

Gordon & Baucom (1998)也支持這樣的說法。
他發現唯有真正能原諒對方的伴侶,才能在婚姻中繼續走下去,
一方面因著這次的經驗讓自己成長,
另一方面也因為原諒讓彼此的關係更緊密[7]。

曾經有人問我說,是不是有一種方法,能扮演好第三者的角色。

當時我說不知道,因為好像不會有一篇文章在研究「稱職的第三者」,

畢竟第三者的存在似乎就註定了對關係的傷害。

直到最近讀到了Hunt 提出的幾種婚外情(1996)分類 才發現,
雖然沒有「比較好」的方式,
但其中「輔助性」婚外情相對於其他關係,是可以持續比較久的[8]。

換言之,除非第二者與第三者的感情不深,
第三者又能「體諒」婚姻(或元配) 角色之重要性時,
這段「三角關係」才能「和諧」地維持一段長時間
(蕭英玲(2003)研究中最長的個案是22年)。

 

 

或許你覺得奇怪,如果愛得這麼辛苦,當初為何要開始?
有趣的是,至少蕭英玲(2003)的研究中,

「沒有」任何一個個案後悔過發生外遇[9]。

在這種背負道德色彩的戀愛中,

三個人最痛苦的部分並不是在新歡舊愛中取捨的痛苦,

而是夾在理性與感情間的自我矛盾與掙扎(施慧明, 2009);

在這段好像看不到明天的關係裡,

三個人最難以忍受的,不是降低自己對關係的要求,

而是自己並非對方心中的唯一(黃維仁, 2002)。

 

 

這些理論與方法,
或許正在迷惘中的妳難以體會或達成;
不過如果在每次生氣、吵架與拉扯的時候,
多想想另外兩個人在關係中所經歷的艱辛,
或許就能些許了解為什麼三個人會以這種方式持續下去。

這篇文章本身,雖然可能沒有辦法造成具體的行為改變
也可能根本幫不上什麼忙,因為每段關係都如此不一樣
但若有人因此在午夜夢迴的時候問自己,
如果重新選擇,當初是否還會開始這段關係,
或許,就能再次提供自己一絲絲堅持下去,或勇敢離開的契機…

 

Reference

  • Cable, D. G. (1997). Dying: Facing the facts, 3rd edition. Omega-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 36(3), 274-282.
  • Campbell, L., Simpson, J. A., Kashy, D. A., & Rholes, W. S. (2001).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dependence, and behavior in a stressful situation: An application of the 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 [Articl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8(6), 821-843.
  • Cicirelli, V. G. (2010).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in old age. [Articl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7(2), 191-199.
    Dailey, R. M., Pfiester, A., Jin, B., Beck, G., & Clark, G. (2009). On-again/off-again dating relationships: How are they different from other dating relationships? [Articl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6(1), 23-47.
  • Gillath, O., Sesko, A. K., Shaver, P. R., & Chun, D. S. (2010). Attachment, Authenticity, and Honesty: Dispositional and Experimentally Induced Security Can Reduce Self- and Other-Deception.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8(5), 841-855.
  • Gordon, K. C., & Baucom, D. H. (1998). Understanding Betrayals in Marriage: A Synthesized Model of Forgiveness. Family Process, 37(4), 425-449.
  • Hazan, C., &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 511-524.
  • Hunt, M. (1996). The affair: A portrait of exteramarital love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于而彥, Trans.). 台北: 張老師文化.
  • Impett, E. A., & Gordon, A. M. Why do people sacrifice to approach rewards versus to avoid costs? Insights from attachment theory.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7(2), 299-315.
  • Johnson, S. (2009). Hold Me Tight:Seven Conversations for Lifetime of Love (劉淑瓊, Trans.). 台北: 張老師文化.
  • Kübler-Ross, E. (1973). On Death and Dying: Routledge.
  • Levinger, G. (1965). MARITAL COHESIVENESS AND DISSOLUTION – AN INTEGRATIVE REVIEW.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27(1), 19-28.
  • Levinger, G. (1999). Duty toward whom? Reconsidering attractions and barriers as determinants of commitment in a relationship. In
  • W. H. J. J. M. Adams (Ed.), Handbook of interpersonal commitment and relationship stability. (pp. 37-52). New York: Plenum.
  • Mikulincer, M., & Nachshon, O.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ND PATTERNS OF SELF-DISCLOSURE.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2), 321-331.
  • Simpson, J. A., Orina, M. M., & Ickes, W. (2003). When accuracy hurts, and when it helps: A test of the empathic accuracy model in marital interactions. [Artic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5), 881-893.
  • Smith, T. W. (1994). American Sexual Behavior: Trends, Socio-Demographic Difference, and risk behavior (GSS Topical Report). Chicago: National Open Research Center.
  • Staheli, L. (1995). Affair-Proof Yur Marriage. NewYork: Holt.
  •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Articl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35.
  • Yang, K. S., & Bond, M. H. (1990). EXPLORING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IES WITH INDIGENOUS OR IMPORTED CONSTRUCTS – THE CHINESE CAS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6), 1087-1095.
  • 呂坤政. (2007). 逝去的愛情-分手失落與悲傷. 諮商與輔導, 262, 56-60.
  • 卓紋君. (2004). 臺灣人愛情風格之分析研究. 中華輔導學報, 16, 71-117.
  • 施慧明. (2009). 涉足婚外情之未婚女性其自我覺醒經驗之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
  • 修慧蘭. (1998). 諮商人員之婚姻信念、角色期望、交換取向對外遇事件之判斷及. 諮商歷程之影響: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黃貴美. (1991a). 外遇問題原因探討. In 黃貴美 (Ed.), 變調的樂章:外遇問題探討 (pp. 31-38). 台北: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 黃貴美. (1991b). 變調的樂章:外遇問題探討. 台北: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 黃維仁. (2002). 活在愛中的秘訣. 愛家, 7(9).
  • 蕭英玲. (2003). 女性外遇:動機,發展與態度。. [研究論文].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5(4), 1-29.
  • 簡春安. (1991). 外遇的分析與處置. 台北: 張老師文化.
  • 蘇巧因. (2008). 劈腿者之人格特質,愛情風格與衝突因應策略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所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註解

[1]擔心自己是不是因為不夠好他才結新歡,自我概念遭動搖(呂坤政, 2007)。
[2]為單一研究,僅供參考,勿戰南北。
另,或許你會覺得哪有那麼高,
提供另一資訊是美國調查的比例亦是差不多(Smith, 1994; Staheli, 1995)
[3]但這並不意味著人格心理學不相信人可以改變
[4]摘錄老師的微言大義
[5]類似的概念也有別的學派稱之為歸屬感(belongingness)
[6]又稱做溜溜球戀愛(Dailey, Pfiester, Jin, Beck, & Clark, 2009)
[7]雖然這有點難,想知道具體達成細節的,請搜尋該文(在上方有ref)或來信
[8]其分類如下--

「輔助性」婚外情:外遇者與第三者均投入不深,在體認到當前婚姻關係仍有其意義時,僅將婚外情當精神慰藉時;
「叛逆性」婚外情:因為一方遠行或長期不在家,某些心理渴求無法被滿足,將理想的對象投射在第三者身上;
「完滿性」婚外情:指相當契合的兩人,兼具愛情三元素(Sternberg, 1986)中的親密與激情,但對原配偶又保持強烈承諾感
(所以這個人愛情三元都被填滿了, 可惜是被兩個人填滿),只是因為相見恨晚,所以只能痛苦的地分手。

[9]當然這也可能跟她使用的樣本特性有關。
[10]文內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
[11]所有研究結果與性別差異均只是描述平均值,尚須注意個別差異
[12]文中他她你妳為行文簡便故,可視為隨機編排
[13]暑假時就想寫一篇相關的文章,無奈文獻不足。
而今文獻還是有限,結果也還有許多討論空間,歡迎各位鄉親共襄盛舉。
[14]此文閱聽人設定為三角關係中的三位主角,
主要探討關係固著的原因與因應方法,
細部的心理歷程與感性的部分並未納入探討。
[15]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順手轉給同樣面臨這些問題的朋友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