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會尋求一種 #舒適的痛感 。
在生活中試圖去找到一種「不那麼痛苦,但是又稍微接近自己習慣」的環境。例如,找一個會丟掉、拋棄自己的人,來自我驗證 #我果然是值得被拋棄的 這個想法。
人家都說幸運的人被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來治癒童年,小時候你的種種經歷、和爸媽的關係,都很可能形塑現在你對你自己的看法,但是,「就算你有可憐的童年,你也不需要活成可憐的東西。」
不知道你這輩子有沒有聽過家人說過這句話: #我覺得你很棒。
儘管你人生面臨了這麼多挫折,但你還是很努力的養活自己、讓自己畢業拿到學歷、讀了很多心理學的書、甚至尋求諮商的協助,你是很努力、很努力地想要變好,但是「過去的海浪」實在是太大、太大了,所以你不知道要怎麼樣從這個海浪裡面游出來。
但不管你有沒有游出來,我都想說,你很棒,我看見你的努力,可能以前沒有人這麼跟你說過,但是現在我想這樣跟你說。這不妨礙你是一個很棒的人的事實。
你會辛苦不是你的錯,是因為你生長在一個相當艱困的環境。
那該怎麼辦呢?這幾天我偶然發現一本書 #有界線才自由,裡面談到三個步驟,可以協助你從愧疚感當中爬出來。
-
辨識(Recognize)
當你痛苦到想要窒息的時候,稍微把自己往後面退一點看看,問問看自己現在怎麼了,你身體的感受是什麼?你想起了什麼?
-
放下(Release)
試著深呼吸,每次吸氣的時候感覺自己像是一顆氣球,慢慢變大,吐氣的時候像是一顆洩氣的氣球,把氣全部都吐光光,重複幾次。然後問問看自己,過去都是用什麼方法來面對這樣的情況?
比方說,當你覺得很煩的時候,就去喝酒、使用物質,還是去找一個男人,解決內心的空虛?放下你過往習慣回應痛苦的方式,練習用新的方式,來和痛苦相處。
-
回應(respond)
這裡是關鍵!很多時候你的回應不用解決問題,也不一定要十全十美,就只是一個回應而已,甚至什麼都不做也是一種回應。
舉例來說,如果你以前覺得很煩的時候都會去喝酒,現在你「不去喝酒」本身,就已經是一種改變。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痛苦還是在那裡,但你已經改變了。
你值得被愛,就算沒有人相信,你也可以先從自己開始相信;你不需要靠和別人比較才能夠存活,因為你本身就是獨一無二的,常常這樣跟自己說,那個殘破不堪的自己,就會逐漸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