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是一個10歲的孩子,他在學校常常坐不住,經常在課堂上衝動地回答問題,甚至在老師還沒問完問題時就插話。
他的行為導致同學們常常覺得他很討厭;他在實驗課程中也常搞砸,因為他經常在讀完指示之前就開始進行實驗;他經常忘記把作業帶回家,或者在做作業時不能專心,經常在完成一部分作業後就分心做其他事情。
小貓是一個12歲的女孩,在學校裡,她經常發現自己無法專注於課堂上的任務,尤其是在閱讀和寫作任務上。
她有時候會在閱讀中失去專注力,讓思緒飄到其他事情上。在寫作時,她也發現自己很難將想法整理出來,因為她的思緒經常跳躍。同學也不喜歡她,她常常遺忘老師交代的事情,或者在對話中遺漏重要的信息,所以他表面上說說笑笑,實際上是常常感到孤獨和被排斥。
你遇過像這樣的孩子嗎?
ADHD的類型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神經生理疾病,其病因與遺傳、大腦化學物質的失衡,以及大腦結構的差異有關。並非所有患有ADHD的人都會表現出同樣的症狀,
一般可分為三類:
- 注意力不集中型
- 過動/衝動型
- 混合型
由於大眾對ADHD的誤解和刻板印象,許多人將ADHD的症狀誤認為是個人品格的缺陷或故意的行為。然而,ADHD並不是因為孩子不想專心或不聽話,而是他們難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和專注力。
ADHD僅僅是注意力不集中:許多人認為ADHD只是表示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但實際上,ADHD也涉及到「衝動控制」(Impulse Control)和「超活躍」(Hyperactivity)的問題。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ADHD的孩子是「故意」不專心或不聽話,但他們實際上,他們是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和專注力。而且,男孩和女孩都可能有ADHD,只是表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呈現出來的狀況也可能有落差。例如,小明可能在閱讀和寫作方面遇到困難,覺得很焦慮不安,但小美則可能在數學或科學領域遇到挑戰,對自己沒信心、討厭自己等等,但是呢~個別差異還是很大。
關於ADHD,你可能想錯了
-
ADHD的孩子就是「壞孩子」:
大錯、特錯、不要來~(知道哏的都有年紀了)。他們並非「壞孩子」,只是需要更多的支援來管理他們的行為和專注力。
-
長大以後就好了:
一些研究顯示,ADHD與基因有關1,雖然有些孩子的ADHD症狀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善,但許多人的ADHD症狀會持續到成年[2],可能需要長期的支援和治療。
-
ADHD是教養問題: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ADHD是由於父母教養方式不當或孩子缺乏紀律造成的,但實際上,ADHD是一種神經生理疾病,原則上與教養方式「不一定」有關,所以別再怪家長了!不過~家長如果忽略孩子的需求,或是採取不適合孩子的教養方式,會加重外人「看起來」的ADHD症狀,反過來造成他人困擾,再回來怪孩子與家長,形成惡性循環。所以~除了「藥物治療」與「行為管理」,家長的教養態度也很重要。
那如何協助他們?
與ADHD孩子有效的互動需要理解和耐心。例如:
- 在有結構和規劃的環境中活動
- 使用視覺提示來提醒他們的任務和責任
- 任務簡短明確
- 正面獎勵幫助他們掌控自己的行為。
例如,你可以和孩子「共同制定一個一致的行為期待」
「共同制定一個一致的行為期待」這個講起來很玄、很雞湯,且讓我舉個栗子!
想像一下,小明是個快樂的8歲男孩,他剛被診斷出有ADHD,每次他完成一點點作業之後,他就會轉去做其他事情,而他的房間似乎也總是在一片混亂中。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小明家人坐下來和小明一起討論,清楚地告訴他他的職責:每天完成家庭作業,保持房間的整潔。做了幾天又故態復萌,小明抱怨他在完成任務後會感到疲憊,需要在家庭作業的各部分間休息一下,他們心裡雖然覺得他可能在偷懶,但還是試著體諒並接受了這一點。房間整潔也是,小明說他需要更多的幫助才能保持房間整潔,因為他總是不知道該將東西放在哪裡……來來回回(討價還價)之後。他們制定了一個「酷計劃」!
- 完成作業時有時間休息
- 固定時間整理房間
- 設立了一個獎勵制度:只要小明一天的作業完成,或者房間保持整潔,他就可以獲得額外的玩耍時間。
這樣一來,小明的父母不僅和他建立了一致的行為期待,也讓他明白了他的責任。更重要的是,他們讓小明參與到整個過程中,確保他的需求和挑戰都能得到解決。讓孩子知道,他不是一個人面對!此外,你也不用全部自己扛,有很多資源可以利用……
如果你是ADHD孩子的家長,請記得兩件事(1)這不是你的錯(2)你不是一個人!及時尋求專業的醫療或心理資源,陪伴孩子的路上你不孤單!及早的評估和介入,不但可以減少孩子受苦,也可以拉近親子關係。
- 及早的評估介入: 越早開始介入,就越可能改善孩子的症狀,孩子開心,家長放心(什麼幼兒園廣告詞XD)。
- 尋求心理資源:如果你是ADHD孩子的家長,請記得兩件事
(1)這不是你的錯(2)你不是一個人!
及時尋求專業的醫療或心理資源,陪伴孩子的路上你不孤單! - 家庭和學校的合作:家長、導師與輔導老師可以一起瞭解ADHD的症狀,並學會如何與ADHD孩子有效地互動和溝通,共同制定一個一致的行為期待,並給予孩子穩定、結構化且支持性的環境,使用正面的強化策略,並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ADHD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認知行為療法,能夠幫助改善孩子的注意力和控制衝動行為。行為療法則包括教授孩子「時間管理」與「組織技巧」,訓練他們改善社會互動,並學習如何因應情緒怪物!
-
藥物治療:
常見的藥物2包括「刺激劑」與「非刺激劑」——
-
- 刺激劑:常見的是俗稱的「利他能」(Ritalin)、「專思達」(Concerta)等等這類藥物如甲基苯丙胺鹽(Methylphenidate)能幫助改善注意力和減少衝動行為。這些藥物能改變大腦中的化學物質平衡,提高注意力和專注力,降低衝動性。
- 非刺激劑:常見的是俗稱的「思銳」如原酸鹽(Atomoxetine,例如Strattera)是另一類用於治療ADHD的藥物。它們通常在刺激劑無效或副作用太大時使用,對於改善注意力和控制衝動行為也有幫助。
-
認知行為療法:
認知行為療法對於ADHD的治療也很重要,主要包括:
-
- 時間管理與組織技巧:教導孩子如何組織自己的時間和任務,幫助他們提升學習效率和生活管理能力。
- 社會技巧訓練: 透過角色扮演、反饋和實際指導,教導孩子如何與他人正確互動,改善他們的人際關係。
- 自我調適情緒:教導孩子如何辨識和理解自己的情緒,並掌握自我調節情緒的技巧,如深呼吸、緩慢數數字等。
-
提供公平機會:
保障ADHD孩子在各種活動中,得到公平的參與機會,讓他們的需求被理解和接納。
他不壞,他們很可愛
ADHD的孩子就像所有其他的孩子一樣,他們充滿了好奇心,有著無窮無盡的創造力,並且總是滿懷對世界的熱情。他們可能面臨著「特別」的挑戰,但這些挑戰並不能定義他們,也不會影響他們的價值。他們需要的不是批評和指責,而是理解、支持和適應他們需要的教育方式。當我們與他們一起努力,聆聽他們的需求,並提供他們必要的資源,他們就能展現出他們真正的潛力,就像每一個孩子一樣。他們不壞,他們很可愛,他們值得被愛和理解。只有當我們打開心扉,接納他們的不同,我們才能真正幫助他們成長,你會發現,他帶給我們的喜悅和驚喜,比我們所能想像的還要多。
此系列受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邀請,讓阿熊用精心手繪的小動物們帶你一同了解心理健康議題!
▍本圖集感謝 小地瓜協助構圖、 天母愛舒眠心理治療所 臨床心理師提供專業建議
註腳
- 大約是75%,但也有許多ADHD找不到病因。
NIM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Easy-to-Read).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2013 [2016-04-17]. - 感謝秝安藥局藥師提供專業建議。「利他能」(Ritalin)與「專思達」(Concerta)時效不同:Ritalin為短效型藥劑,Concerta則是長效型藥劑。此外,兩者的副作用不同:Ritalin藥效短、釋放速度快產生的副作用較明顯(如:神情呆滯、心悸、嘔吐等);Concerta則是一種延長釋放劑型,藥性較緩和,且不像Ritalin一天需服用多次(血中濃度會呈現忽高忽低變化),因此副作用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