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所有文章 » 心理圖書館 » 3分鐘搞懂隱形焦慮者:認識焦慮、理解傷痛,讓心慢慢變強

3分鐘搞懂隱形焦慮者:認識焦慮、理解傷痛,讓心慢慢變強

你的心裡曾經出現下面這些聲音嗎(引自[1])

  • 「我什麼事都做不好……」
  • 「事情會這樣,都是我害的。」
  • 「我不可以停止努力,因為停下來,一不小心就會被別人給取代。」
  • 「再這樣下去就完蛋了,我一定要做點什麼才行!」
  • 「這世界上,『果然』沒有人是真的愛我的……」

當你出現這個聲音的時候,你可能會搖搖頭跟自己講說不要想了,你可能轉身立刻就去工作,你可能一直跟自己說不要想,但是還是困在這個漩渦裡面逃不出來。然後朋友就開始問你了:「你怎麼了?有什麼事情說出來,大家一起幫你想辦法?」

「我不知道怎麼說……」你說(引自[1])。

其實,你真正的感覺是「不想說」因為你知道有些事情是「沒有辦法」的,也不是靠「想辦法」,就可以解決的。

上面這樣的經歷熟悉嗎?是什麼讓你變成一個,總是有很多的擔心,卻不知從何說起的人呢?

「人生是一條漫長、面對的過程,當我們好好的理解這些,我們的心也會慢慢地變得強大。」皓宜說。所以,讓我們先來認識這些吧!

什麼是

「我什麼事都做不好……」

「事情會這樣,都是我害的。」

「我不可以停止努力,因為停下來,一不小心就會被別人給取代。」

其實,這些句子都是隱形的焦慮。說到隱形的焦慮,就要不得不談到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根據我的經驗,兩者並沒有任何關係,恭喜你浪費了3秒鐘在這三行(不要打我XD)

好啦,我想你大概早就知道,很多焦慮都是來自於,不過你有沒有想過,這些焦慮是從何而來?讓我們想想下面幾件事(引自[1]):.

  • 「家和」,真的萬事興嗎(本文感謝民視沒有贊助)?那些表面上看起來沒事的夫妻或親子,是真的沒事嗎?
  • 為什麼有些人會對家人失望?
  • 你家裡面有所謂的「好人」嗎?總是事事替其他成員著想的他們,真的過得好嗎?

你家的書櫃大概再也不缺任何一本責怪你爸媽的書了。不過,在了解那麼多原生家庭帶給你的之後,你真的有「變好」嗎?有沒有想過,是什麼讓你知道你自己大大小小的和狀況,但卻還沒有「變好」?

或許,其中一種可能是,你並沒有真的「懂」,那些傷口來自於哪裡。

原生家庭的隕石坑

其中一個原因,是你還不夠「真正」的知道。我記得有一個心理師跟我說,「覺察就像是超商的集點,在你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覺察之下,可以換來更深的覺察。」(好啦雖然聽起來有點悲觀,因為根本就是無盡的任務呀!)

從Klein的客體關係的角度來看,從你開始呼吸的那一刻起,就有了依附需求[2]。可是,既然有需求,就有可能會有需求不被滿足的時候,這個就叫做「失望」。有一天你會發現,人生當中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失望(我在寫這句的時候我女朋友翻了一個 厭世動物園式的白眼,然後說:這不是廢話嗎)。

不過,如果我們真的仔細看這個失望,就會發現他其來有自。很多的失望,是源自於小時候在家裡的不滿足。皓宜認為,對家庭等到失望的,有三種孩子(引自[1]):

需求沒有被父母回應

  • 有些孩子是「再怎麼叫都不會有人聽到」的,也就是Diana Baumrind的漠不關心型[3],他們渴望的東西往往很簡單,但卻總是被「別想太多,乖乖讀書」或「走開啦,沒看到我在忙嗎?」等等忽視的話給跳過[4],在一個空殼子家庭裡長大,外表活得很好,但心理卻很匱乏[5]。

高度敏感的孩子

  • 你一定聽過一種說法是,當家庭衝突不斷的時候,孩子就會過度早熟。但我認為比較貼切的說法是,在高度情緒張力(high emotional expression,High EE)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很容易就感染父母身上的焦慮,或是把原先屬於爸媽的責任,以為是自己的責任[6]。長大之後,心裡面就會內建像開機音樂一樣永久保固的聲音「我們家會這樣,都是我害的……」、「是不是我要求太多?如果我不出生就好了……」、「我得把一切搞定,不然就糟糕了!」。

家庭有災難或創傷

  • 大的創傷如父母離異1、家庭破碎、或是目睹家暴、家內性侵等等,一般的慢性凌遲如重男輕女、以偏概全、偏心手足等等,都會讓孩子懷疑──我真的是值得被愛的嗎?如果我值得,那為何我這麼努力,你們卻不愛我?

當這些孩子長大之後,和家人的關係就會變得非常矛盾,「相愛又相恨,彼此了解卻又寧願陌生」(引自[1]),這種矛盾形成一種「隕石坑」,那些不被滿足的、曾經失去的、沒有被看見的、沒有被好好照顧的,就像是一個洞一樣,而且是具有引力的洞穴,你越是讓自己假裝看不見,眼睛業障重[7],就越是會在你心中的一個角落默默地和你招手。

皓宜說,既然是隕石洞,就代表它是有引力的,那些過去沒有被好好回應的需求,它會吸引各種渴望、你會不知不覺地哀悼過去,掉進思考的漩渦裡。你可能反覆遇人不淑(強迫性重複)、困在同樣的癥結點當中無法脫出,或是可能像扎瓦耶多藍札維耶.多藍(Xavier Dolan)一樣,將自己的痛苦童年拍成一部又一部驚悚又揪心的電影[8] 。

引力蔓延

當然,為了避免隕石洞的引力蔓延,很多時候我們會戴上面具,讓自己能夠好好生活,但畢竟焦慮的洞還在,海浪~法師般的那種壓抑*,反而會讓我們走入更痛苦的地獄。讓我們看看下面的例子:

皓宜在書中引用德國著名戲劇家布萊希特的敘事劇「四川好女人」[11]的故事(以下有雷,下列故事摘述自[1])。沈德是一個「無法拒絕別人」的濫好人,她利用神仙資助的1000元開了一間煙草店舖,沒想到吸引一大多寄生蟲、吸血鬼,仰賴著她過活,她卻越來越不喜歡這樣的自己,最後只好戴上面具易容成她的表哥「水大」(等等,戴面具就可以了?那其他人也太好騙了吧,這跟柯南躲在毛利小五郎背後永遠不會被發現不是一樣嗎?唉呦~戲劇嘛,別要求這麼多~)。

水大剝削刻薄,每當需要「硬」起來的時候,她就讓水大現身,擺平那些欺負自己的人。一開始水大只有在關鍵時刻的出現,但後來越來越多,最後東窗事發,神仙知道水大是沈德假扮的之後,希望水大不要再出現了,畢竟當初那1000元是要資助「好人」的,他們不希望好人(也就是沈德)消失。

「你是好人,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你,多開心阿!」神仙說。

「不,那個壞人其實也是我阿。」沈德說(這裡有榮格陰影的味道)。

「你是好人,我不管我要回天庭交差了。」神仙說,如果神仙回去,沈德就要一直當軟趴趴的濫好人了,她萬般痛苦,只好跟神仙們討價還價水大出現的頻率。

「我需要我的表哥水大!不然一星期一次吧?」(所以你看陰影多重要)

「一個月一次就夠了,不要一直依賴他!」神仙說。

「不要走阿~救命……」神仙走了。

其實,我覺得真正的面具是「沈德」這個角色,因為她扮演好人也扮演的很辛苦。當一個人過度當濫好人的時候,壓抑在內心的黑暗就會越來越大,最後就會生成「水大」(《化身博士》也是類似的劇情[12])。

你當然可以繼續帶著假面具過活(引自[1]),但你可以問問這些帶著面具的日子的你:真的快樂嗎?

由於面對焦慮是痛苦的,所以很多人會選擇麻木,反正看不見,就不痛了。改變的起點就是承認痛苦[7]。當你可以承認痛苦,也才可以享受快樂。問題是,要怎麼才能痛苦呢?首先要先認識痛苦呈現的樣有幾種類型。

根據皓宜的說法,人從出生開始,焦慮就存在了,簡單地說,就是一個沙威核的概念,當你沒有真正面對他,它就會不斷地增長。

焦慮是一種很弔詭的東西,當你越是想要避開他、利用切割、消減的方式讓它消失,只要你沒有觸及那最核心的議題,它就越是會默默的增長,並且影響、擴散到你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而且長出來的肉會爛爛的。

隱性焦慮Online角色創建

J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會咬自己的牙齒。最初只是緊張的時候、要交報告的時候、或者是去見朋友的時候。後來,他發現只要是醒著的時候,他的牙關都是緊緊的。由於害怕失敗、害怕被淘汰,他更努力的工作,可是緊張的狀況還是沒有改善。他也去了精神科,拿了BZD(一種抗焦慮劑),雖然暫時緩解了,但症狀似乎變成胸悶。

「是什麼讓你這麼害怕被淘汰?」我問他。

「我想要我爸以我為榮。」他說,突然一陣鼻酸,膝蓋上還可以看到他的眼淚。一直以來他在乎別人的期待,害怕不被看見、害怕停下來,是因為有一個嚴厲的父親,以及那個「永遠也達不到他們標準」的心情。

「或許,那個讓我緊張的並不是我爸本身,而是那個我心裡面的爸爸。」

「你會希望你心裡面那個爸爸跟你說什麼?」

「我希望他跟我說:就算你無法放鬆,爸爸還是以你為榮。」這句話結果沒說完,他就抱著膝抽抽噎噎地哭了。

奇怪的是,他說當他被自己「允許」不要放鬆以後,反而能夠慢慢地放鬆了。

我們常常以為,焦慮是父母給我們的。但實際上,他有可能是小時候的成長經驗,所形成的一種「內在父母」,並不是父母真正的樣子。我們真正要做的,並不是殺死它,是看見它。

當你開始觀察他,了解他的位置,什麼時候會出現,告訴別人有關他的故事,這樣一次又一次地訴說、一次又一次的看見,只要不要殘忍地一刀戳進核裡,強制他死亡,這樣的溫柔,反而能夠讓你的人生長出肥美的肉。

總而言之,它是一種就算你沒有投資,他也會被預設在左鍵的技能。不過,隨著你慢慢長大,焦慮會「轉職」成各種不同的形式。在《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裡面分成五種不同類型的焦慮:(編按:五種類型說明於本書第二話)

焦慮類型五之一 咒術師:能力有限的焦慮

(哼哼哼,就是不讓狂戰士排第一個~)

「為什麼你無法達成我的要求?」

很多時候我們的焦慮是來自於無法承認自己能力的有限。我們總是希望身邊的人可以完全滿足自己,或者是自己可以滿足其他人的需求,而無法達到的這種挫折,又會讓我們感到焦慮。

》能力天賦

無法接受自己能力有限,所以常常拚命拚到命都快沒了*

無法接受別人能力有限,所以常常逼逼~逼逼逼到別人都瘋了(叫我姐姐~)。

試圖掌控一切,並以為這是一種愛與在乎的方式。

》武器

雙短刀。由於無法接受自己和別人的能力有限,用各種正面、反面、上面、側面、酸面的「咒語」,希望對方填滿自己內心的缺憾。

》必殺技

「黑洞術」,屬Buff技能,在所有詛咒技能上都有+傷的效果,發動後搞得好像全世界都會對不起你一樣。

「為什麼在我最需要你的時候,你都不在我身邊陪我。」Amy說

「我不是跟你說了嗎,今天我要加班。Between 上面有寫啊!」Jerry 回答,這已經是每次加班都會上演的劇本了,他一邊覺得頭很痛很多事情沒做完,一邊還要回他訊息。

「可是我想要你現在陪我嘛!」

「我下班回去再陪你好不好,乖。」

「我不要!我不要!我不要!就是要現在,現在!!」Amy心裡覺得:「你們都故意的!故意不配合我!」搞得兩個人都很難過。這個劇本是怎麼產生的?

其實,你仔細看Amy的那個句子,會發現兩件事情:

  •  Jerry早就寫好行事曆了,所以到底是誰不配合誰?
  • 「你們」是指誰?

有些時候,在感情裡面的那種「不被滿足的難受」,其實是連同過往原生家庭的帳,一起算到頭上。可是,我能不能夠有一種對自己的善待:接受自己和對方,都是有限的。沒有人是超人,當你願意接受身邊的人和自己都是有限的,反而才能夠創造更多無限。

焦慮類型五之二 幻術使:幻想世界的焦慮

有一天,咒術師會發現他的世界還是有極限的。他發現沒有人可以真正滿足他的需求,所以就開始學會二階的技能「幻想」,轉職成幻術使。(好啦我知道你不習慣,狂戰士等等就來惹~)

》能力天賦

當別人不符合自己期待時,用想像解決「需求沒被滿足」的焦慮

當自己不符合自己期待時,用幻想解決「自己不夠好」的焦慮。例如,書中的例子是「媽媽常常忍不著幻想自己要當個好媽媽,卻又忍不住幻想自己在兒女心中不是個好媽媽」。

》武器

幻術之杖。創造出一個亞空間,在想像中殺死自己又愛又恨的人。例如,幻術使可以在腦中想像前男友,將他釘在牆上,千刀萬剮地割他的皮膚,「讓他嚐嚐自己曾經受的苦」。這樣可以兩個願望一次滿足:不真實地傷害到對方,但又可以洩心頭之恨,缺點是夢醒之後,發現還是一樣空虛。

》必殺技

召喚術,當爸媽讓自己失望時,可以在腦中創造出一個可以撫慰自己的爸媽β,自己摸摸自己的頭、胸口,安撫自己。注意:過度施放此招可能會產生「罪惡感反噬」的效果,產生一種焦慮是:如果我真的不需要我爸媽了怎麼辦?。

幻術使的身世是怎麼來的?有一天我們開始發現,原來自己和身邊重要的人,能力都是有限的,這個有限讓我們產生一種焦慮,是我們很早就學會用幻想來排除焦慮,例如透過吸手指頭來撫慰自己沒有辦法獲得媽媽奶水的時候。

我記得小時候,我會和兄弟姐妹們拿著玩具的武士刀,在雙人床裡面跑來跑去,假裝我們是船長正在航海當中,然後假裝有海怪來、假裝快要掉到海裡,抓著雙人床的護欄,很會演──我們四個兄弟姊妹,用想像化解了「爸媽無法帶我們去航海玩」的焦慮。

小幻想怡情,大幻想就不一定了。克萊恩認為,長期幻想是會讓人焦慮的。當父母很忙的時候,你發現可以透過幻想來滿足自己「想要去玩、航海」的需求;又或者,當你很恨父母時,卻又發現自己竟然可以在想像中殺死父母,那種「竟然可以比父母還要強大」、「我竟然可以不需要他們」的焦慮就會油然而生。

焦慮類型五之三 狂戰士:攻擊所愛的焦慮

狂戰士來了來了~從山坡上靜靜地滑下來了。

有些幻術使會發現光是幻想是無效的,就會轉職成具有攻擊敵意的狂戰士。當爸媽不能答應你的要求的時候,他們可能會幻想「我長大以後一定要殺死你」、「我把你打爆、大便塞到你嘴巴裡」(大便表示:我也不想阿),你一方面很渴望這個現象有可能會實現,另外一方面又害怕這種想法會成真,這種矛盾的心情,就讓你產生焦慮的感覺。

》能力天賦

當渴望落空的時候,會升起「想要攻擊對方」的衝動。

當你愛的人並不如期待中一般地愛你時,就會想要乾脆「毀壞一切」、玉石俱焚(玉石表示:無辜)。

》武器

雙向刃。狂戰士的武器是沒有刀柄的雙向刃,攻擊對方時,握著刀的手正在淌著血。他們有一種矛盾的心情,想要攻擊所愛但又不敢攻擊所愛,怨恨深到想要拿刀戳對方把對方殺死,但又被很多聲音綁住自己。

》必殺技

「具象化」,可將幻術使的亞空間進行「半成真」,矛盾地想要攻擊所愛,卻幻想成所愛的人想攻擊自己。例如在桌上把前男友的照片用筆刀用力戳,或用菸頭燒毀他的鼻孔、眼睛等等,卻一邊覺得為何要被前男友如此糟蹋。注意:施放此技能會造成「幻想成真反噬」,每秒損傷100hp,儘管對方並不一定真實受到傷害,但是會有一種「我竟然傷害我愛的人」的罪惡感。

焦慮類型五之四 聖騎士:否認現實的焦慮

從精神分析以降,一個非常經典的防衛機轉就是「否認」[13]。

那些讓你覺得相當痛苦的人,讓你恨之入骨的人、你不願意叫他們爸媽的王八蛋、一輩子都不想見到的廢物等等,你心裡可能對他們有很深的愛的渴望。讓我們看看下面的例子:

  • 有些說不出口的「我恨你」,其實真正想說的是「我愛你」[1]。
  • 「你不會記得我」*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其實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可能是「我希望你能夠記得我⋯⋯」
  • 「我從來不知道你是這種人」他的意思可能是「我本來希望你是那種人」[1]

》能力天賦

拒絕承認失去,當傷害發生的時候,用防衛或否認的盾牌不讓感覺靠近。

例如,有一次我家的貓咪寶走丟了,我女朋友心急如焚,甚至還要請假回家找她,我「知道」我很擔心、「了解」這時候一般人都應該會很緊張、當然我也很愛咪寶,但我心中卻自動播放出另一種聲音是:「你看吧,果然連貓都會背你而去。算了啦~她如果不想要待在家裡,留她也沒用。」我當下意識到自己是用多麼強悍的聖騎士盾牌,在抵擋內心受傷的感覺,甚至後來貓找回來了,好像也沒有太多開心、鬆一口氣的感受。

》武器

盾牌。只是害怕受傷的人,往往也無法真正享受(enjoy)快樂。因為我們無法只關閉一部分的感受,當你關閉受傷的可能,你也關閉了感動的可能[14]。

此盾還可施放分裂術。把「傷害自己的人」分割為二。

例如,在感情裡受傷的異性戀男人,可能會把女人分割成「聖女」(照顧、溫暖、可愛、陪伴、感情忠誠、在乎的是一個男人的內在特質而不是外表)或「巫女」(會劈腿、背叛、欺騙、只愛錢、不計一切獲取自己想要的),在中央召喚巨型防衛之牆,避免「巫女」的黑暗氣息「污染」(客體關係用語)到純潔良善的「巫女」2

》必殺技

「業障盾擊」,否認感覺到、看到、知道的事情,眼睛業障重,反正擋住就不痛,牙一咬就過了。注意:此技能將造成隱性傷害,十回合之後產生反噬效果,每回合損血300,並於七回合後引爆。

然而,否認本身也會有焦慮。

當你長期把那些想說的話壓抑在心裡,就會形成一種蠢蠢欲動的能量,擴散到你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焦慮類型五之五 影射手:A等同於B的焦慮

小時候怨恨媽媽,你不會真的去打媽媽,而會打你的小熊布偶,這其實就是一種A等同於B的技能[1]。這大概是這本書最困難的地方,我反覆看了好多遍還是看不懂。不過,這也無可厚非,因為這技能就是傳說當中的「投射性認同」,就算是不同的學者,也有不同的解釋[18, 19]。

》能力天賦

將過往的經驗和當前經驗做等同,,甚至會操縱眼前的對象去填補過往自己沒有被滿足的需求。

》武器

影之弓箭,可對狙擊目標施行A=B的置換術,不知不覺(不情不願又到巷子口),將過往未滿足的需求投射到對方身上。例如,在皓宜一篇著名的論文中[20],一位有2次外遇經驗的男性受訪者,他身邊產生關聯的所有女性,都是母親(或內心渴望的母親)的投射。由於他小時候母親很少在家,根據客體關係理論,那些沒有被滿足的需求我會重複的出現在往後的關係裡面,藉由投射性認同、控制伴侶、駕馭伴侶的性生活等等方式,來「重現」過往的依附需求(attachment need)。

》必殺技

「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從我的理解來看,投射性認同(A等同於B)幾乎是封頂技能,不信,你可以看看下面這些東西,全部都可以用這個來解釋。

  • —家庭複製:爸媽有一些很討厭的個性,讓你嗤之以鼻。但弔詭的是,你越是不想表現得和爸媽一樣,就越會和他們表現得一樣。
  • —代間傳遞:爸媽之間的關係,讓你覺得很受傷,並且不想要和他們一樣。你討厭像父親一樣酗酒、打老婆、不懂得體貼的男人,但神奇的是,你還是會找到一個父親一樣的人,重複一樣不穩定的婚姻感情關係[21]。還記得前面談到的隕石坑嗎?隕石坑的引力就像是流沙,越是阻抗,越容易被吸引。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痛苦當中,我們往往會獲得某種熟悉的安全感。
  • —強迫性重複。這概念我大概講了100遍有了吧,愛過幾個不同的人之後,都會發現他們身上總是有某一種相似的影子;每次都告訴自己說再也不要愛上這樣的爛人了,卻一直愛上類似的爛人。

凡此種種,都是你將過去沒有解的傷痛,和現在做一等同。所謂長大,就是學會「眼前的對象」,並不等於「以前的對象」。而在這個等同和不的領悟當中,我們慢慢學會和焦慮一起生活。

聽不懂嗎?沒關係,我也不太懂,這部分是不是太複雜了(整個很不負責任XD),光是投射性認同就可以寫好幾本書跟論文了,希望有時間和機會皓宜可以在空中直播時,為大家解答。

那麼該怎麼辦呢

發現了嗎?看似有5種職業,實際上這是一款像 瑪奇 一樣可以自由轉換職業與技能的遊戲──你可能先是咒術師,後來頓悟自己能力有限,轉職成幻術使,卻還是無法洩心頭之恨,所以變身狂戰士,卻發現有些事情看透了會更痛,開始舉盾否認,甚至不知不覺地投射過往的經驗,走進一個自己也沒意識到的迴圈。

一直以來你都以為最後一關的魔王名字叫做「爸媽害的」,打開王房才發現你面鎮守著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的影子(阿阿阿,好中二的劇情阿~)。好啦,與其說魔王是「爸媽」(或早期經驗中的主要照顧者),不如說是你心裡面「映照」出來的爸媽形象(魔王可能還有三段變身:厭惡的父母、匱乏的父母、理想的父母)。

當一個人渴望被理解的時候,有可能會出兩件事情:

  • 戰,拼命把對方抓住
  • 逃,假裝不在乎

當然,有可能是上述兩者的交替反覆出現,呈現矛盾的樣子,或者是雖然想把對方抓住,但幾次嘗試之後習得無助,乾脆就放棄嘗試了。其實,依戀風格(adult attachment style)既然與客體關係理論師出同門[22],談的也是類似的事情。努力逃跑避免衝突(avoidant attachment),極力抓住怕被丟下(anxious attachment),或是兩者的混和,一時跑,一時抓(anxious-avoidant attachment)[23]。

我的想法是,如果你總是把目標放在「對方」身上,大概很難解開這個難題。真正困住你的忘並不是對方的行為,不是對方理你、不理你,而是你心裡面的「應該」(內在江東父老):你心裡面是不是有一些擔心、害怕,自己始終是不被愛的,有可能會被丟棄的?而為了避免這些害怕,你是不是給自己立下了某些規則,要自己一定要做到,不可以休息?

「如果我們重複活在別人的問題當中,就不用冒險去面對自己內心的慾望。」皓宜說,當你不再把矛頭指向那個「對不起你」的對方,不再只覺得「都是他這個人有問題、有錯」,你才有機會可以和內心那種不被滿足的恐懼和解。

心理咒語

我很喜歡《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書裡一句好棒的心理咒語:「是的,也許這世界上永遠沒有人可以像你想要的那樣愛著你了。那麼,你為什麼還不從現在開始,像你想要的那樣愛著自己?」

「那真是太難了!」我在寫這段話的時候我女朋友說。我問他為什麼,她說:「因為我們往往總是需要別人先愛我們,我們才能夠愛自己阿。」

「所以你的邏輯是:『有人先愛我我才能愛自己』這樣嗎?有可能扭轉這樣的邏輯嗎?」雖然,我默默的很想跟她說,這是(irrational belief)。

「當然有可能啊,那就回去處理原生家庭的問題……」天哪結果繞了一圈還是要回到自己的家庭。

其實,也不一定要立刻跳到家庭裡,只要先做到一件事情:心疼和哀悼自己。當你願意為自己心疼,為自己哭泣,才可以真正的接納自己(我竟然可以寫出這麼假掰的句子哈哈哈哈)。

三種認回自己的勇氣

具體來說,和家庭和解,應該具備三種勇氣:

被拒絕的勇氣

  • 如果你小時候做錯事,家人總是第一個跳出來擋刀的人(聖騎士 94 ni der爸媽),你長大之後,往往很難自己面對別人的批評或拒絕。皓宜說,這就是一種「最殘酷的溫柔」,因為過度保護,而讓孩子失去保護自己的能力。如果,你也在這樣的家庭裡長大,那麼請記得去武器舖裡面買可以承擔傷害的盔甲。總是要打怪流血,等級才會提升。

接受傷害的勇氣

  • 話說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既然我們都是在江湖上面走跳,帶著兩、三把刀子也是很合理,很合乎邏輯的。不然怪物出現的時候該怎麼辦呢?因為這樣,即使是你身邊的戰友,有可能會不小心傷害到你,同樣的你也可能會傷害到他們。接納彼此都有可能因為不經意而傷害彼此,才不會讓關係相處起來壓力重重。

看見別人好處的勇氣

  • 為什麼有些人會見不得別人好?因為當他們看到別人好的時候,就會想到原來「還不夠好」的那個自己,而萌生嫉妒、破壞之心[24]。

但根據過去親密關係的研究[25],我們之所以會和一個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就是交出一部分脆弱的自己。既然是交出脆弱,就可能會受傷,但很弔詭的是,當你允許這個受傷的可能,過往的傷口才同時也有痊癒的可能。

換句話說,真的愛你的人(內容農場語氣)並不是永遠不會傷害你的人,而是在你感到受傷的時候,願意而且有能力陪你的人。

終於到技能鋪了

看完這本《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之後我一直在想,講這麼多,所以該怎麼辦呢?後來才發現我根本沒有認真閱讀文本(現象學的老師不要當我),因為其實皓宜在作者序的時候就說了: 表達是所有痛苦的解藥。

好啦,我知道這跟沒講一樣,來個解壓縮版的。具體上來說,皓宜在書的最後,提出三個步驟:覺察、聆聽、表達。

  1. 覺察術:什麼時候你會感覺到焦慮?試著留意你身體或情緒有反應的一些時刻。
  2. 聆聽術:你焦慮的時候,會有哪些反應?特別是和哪些人說話的時候?你的身體或者是情緒想跟你說什麼?
  3. 表達術:你可以利用書寫、日記、或者是和信任的朋友表達的方式,把你的焦慮說出來。

「等等,難道心理師們都沒有新招了嗎?果然是老狗變不出新把戲阿!覺察、訴說寫日記,還要等到你來說嗎?每本書最後都是一樣的哏阿!」如果你跟我有一樣的質疑,我建議你反過來想:這麼多的書,這麼多的心理師都建議類似的事情,那表示什麼呢?如果你早就知道這些事很重要,那為什麼你沒有做呢?

皓宜讓我最佩服的就是──她真的寫了一封信給媽媽,開始練習跟母親修復彼此間的關係。

打敗魔王的武器,往往藏在王房前面的寶箱裡。

「很多事情說出來之後,你就不一定真的要去做了。」皓宜說,畢竟真正痛苦的並不是需求沒被滿足,明明知道自己沒被滿足,卻還要深深地把它壓抑著。當焦慮被說出來之後,他通常有三個效果:

  1. 事情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可怕。
  2. 因為它們被看到了,就不會再默默的騷動著你。
  3. 你不用真正去「做」幻想中的事。

感、聽、說幾乎是每一個人、每天,都可以嘗試的練習。或許,修復家庭的傷口並非一朝一夕,但皓宜認為,當你願意靜下來多聽聽自己的聲音,你就會發現一直以來讓你沮喪的並不是人生本身,而是自己的焦慮。

而當你開始練習表達自己的情緒,你也會慢慢有一種「認了」的體悟:焦慮不會消失,只能共處。

這可能是一輩子的路,但只要開始走了,就不遠。

後記

就我的理解,本書的觀點大多是採Klein的客體關係理論寫成,然而Klein的理論在後代仍有許多更新與批評之處,例如過度強調媽媽的重要(媽媽也太累累)、預設母愛是必要的(男人再度可以消失變成人形看板)、過度強調早期經驗(人總是要往前看阿!)等等。

也因為這樣,有的人讀了會覺得「原來是這樣!我的傷口都是其來有自的!」而感到豁然開朗,但也有人不喜歡這種「預設傷痛」式的理論。甚至,有部分心理學家更認為原因不重要,因為很多人知道原因之後還是一直繞阿繞不出來。像是後現代取向的治療學派會選擇看「亮點」、焦點解決學派重視「可操作的一小步」,正向心理學選擇建立正向的特質、環境與人際關係等等以促成改變等等。

我的感覺是,沒有什麼理論是可以像葉問一樣打十個的。

但當你越了解自己的狀況,選擇靠近而不是疏離自己,那些一直以來困住你的焦慮,也才有可能成為你邁步向前的助力。

P.S. 如果你擔心自己不知道是不是喜歡「這味」的理論,可以參看不才這篇關於各心理治療學派的介紹文喔[26]!

註腳

  1. 離婚常常被污名,但事實是,離婚本身不是造成孩子痛苦的元兇,長期的衝突才是,有些時候甚至不離婚更糟糕[9],真的要說的話,離婚前兩年的壓力反而是最大的[10]。更多正反兩面的精采討論,請見 https://goo.gl/73OrHv
  2. 我認為,除了客體關係之外,榮格心理學、女性主義也討論過男性對女性複雜而矛盾的情緒,以及相關的「獵巫」現象[15-17],如果想知道這種「二分」這現象真實運作起來是怎麼樣的,可以觀察過去許多「網美」被大家擁戴,卻在所謂的「私密照」曝光、刪留言、不守信用等等事件之後「隕落」的事蹟。
返回頂端